閆朝暉
摘 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網絡消費也從無到有慢慢變得壯大。人們可以足不出戶在網上買到自己所需的東西,小到一件飾品,大到一輛汽車。網絡機制的不斷完善已經對傳統的購物方式造成很大的影響。那么,實體店如何在當前狀況下更好的生存,成為許多人關心的話題。
關鍵詞:網絡消費;實體店;應對策略
如今很多網民已經養成了網購消費習慣,僅在2015年上半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就7.63萬億元,同比增長30.4%。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1.61萬億元,同比增長48.7%,漲幅更加明顯。并且,這個數字還會增長。
網絡消費也可簡稱為網購,它可以使買賣雙方通過互聯網達成交易,從而滿足各自需求。人們的消費觀念、方式和消費者的地位也隨著網購的出現發生了重要的變化。這一方面使得消費者地位不斷提高,另一方面,借助網絡消費者挑選商品的空間變得更大,這使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更便捷。
網購離不開網店,網店能讓人們在線瀏覽的同時進行購買,并且通過在線支付手段進行支付完成交易。網店不用租賃店鋪,不需要雇用各種人員,也不用必須在工商局進行注冊,因此網店的經營成本較低,很適合資金和經驗不足的人經營。很多店主在家進行網店管理和操作,理論上講網店可以為顧客24h提供服務。這樣使經營時間最大化,在方便客戶的同時自己也獲得了更多的生意機會。
實體店是網絡購物后出現的名詞,通常我們所逛的街就是逛實體店,它是真實存在的店鋪,地點基本是固定的,實體店的目的也是為了贏利,它的商品通常是實物但也可以是充值卡、翻譯服務等虛擬商品。
由于網購與實體消費的經營模式不同,網購有它獨特的優勢:1.方便快捷,不用裝修采購等店鋪必須要經過的過程。2.交易迅速,在線支付形式便捷多樣,大量的網上交易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完成,然后借助物流買家就可以收到商品。3.不易壓貨,不需要開實體店鋪,開一個網絡店鋪就能把寶貝賣到全國。4.打理方便,一切都在網上進行,省去了雇傭員工看店上貨等的費用。5.種類豐富,很多東西都可以找到,人們能在網上買到稱心如意的商品。6.對于很多傳統企業而言,若是想將企業的銷售渠道完全打開,在今天通過傳統的營銷手段已經很難做到,為此企業必需要采用新的思維和方法,網絡購物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與平臺,通過借助第三方平臺和構建合理的自有購物平臺,就可以整合銷售渠道,完善產業布局。廠商在網絡上收集評價,及時了解消費者的意見和建議,過通計算機的分析、歸納,迅速找出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來優化現有的方式,改進產品的性能,從而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7.互動功能滿足網民多種需求,網民需要能真實了解產品實際情況的信息渠道和平臺。網購時可以看到別人的評價,能更了解產品。
從消費者看,網購可以在家“逛商店”,不用受時間和地點的約束,就能瀏覽到大量的商品,能買到世界各地的商品。并且現金支付有時候會遇到現金丟失或遭到搶劫的情況,而網上支付就避免了此類問題,可以說既省時又省力。對商家來說,網店省了租賃房屋、招收員工及儲存貨物等的費用,使得商品價格更低,在競爭中更具有優勢。并且網上銷售有庫存壓力小、經營成本低、經營規模不受場地約束等的優勢,在將來會有更多企業選擇網上銷售,通過互聯網及時了解市場調整經營,以增加企業的收入和增強競爭優勢。對于市場經濟來說,這樣的購物方式可在更大的范圍內、更廣的層面上以更高的效率實現資源配置。
網購打破了傳統商務的障礙,無論是消費者、企業還是市場都對這種購物模式很感興趣,這無疑可以達到“多贏”的理想經營模式。但是網購也有缺點,由于當前國內法律和產業結構不平衡,網購存在著大量的問題,例如質量問題,國家工商總局就在2015年1月公布了2014年下半年網絡交易商品定向監測結果,希望引起人們對網絡購物的違法違規問題的注意。此次抽樣檢測了淘寶網、京東商城、天貓、聚美優品等平臺的產品,重點監測對象是電子產品、兒童用品、服裝、化妝品等,以高知名度、涉外商標等為重點取樣商品品牌。通過對92批次的樣品采樣,發現54個批次的樣品為正品,正品率為58.7%,由此可以看出網購的非正品率并不低。非正品包括假冒偽劣產品、翻新產品、含量與宣傳不符產品、無3C認證及不符合法律規定要求產品等各類情況。該結果顯示,手機行業正品率僅為28.57%;淘寶網正品率最低,僅為37.25%。另外,信息泄露、發貨慢、網絡詐騙、退換貨難、退款難、圖貨不符、價格不實、態度欠佳等問題也常被消費者投訴。
網絡消費的發展使許多大型零售企業都受到了巨大影響。據了解,中國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在2015年達16140億元,同比增長48.7%。并且據調查了解,開業至今盈利狀況一直不是很理想的蚌埠萬達百貨也在今年開始撤柜。放眼全國,多地的萬達百貨因為虧損嚴重而關門。資料顯示,萬達百貨去年完成收入154.9億元,同比增長了39%,只完成計劃的91%,沒有達到預期收入。此外,萬達百貨凈利潤虧損7%,并且不斷擴大,因此關掉了虧損嚴重的店。在2015年上半年,國內主要零售企業就關閉了121家,百貨業態關閉26家,其中萬達百貨10家,位居第一。現在已經過了缺什么再去買的年代,而是隨機性購買,再加上移動端消費所占比重越來越大,對實體店商業都提出了新考驗。
經過在蚌埠市的走訪調查,我們了解到,在消費者看來,網購物品繁多,價格多樣,方便省事,可以滿足各種需求,但是由于網購的眾多優點,消費者在不知不覺中便增加了消費,尤其在“雙十一”此類的購物狂歡節上,低廉的價格使得消費者購物多了幾分沖動而少了理性,常常是買回來才發現其實根本用不著。“剁手黨”一詞也是從這里誕生的。因此,網購在給消費者帶來方便的同時也造成了煩惱。但是普遍消費者認為如果是在實體店,他們會更加耐心考慮是否需要,從而降低了不必要的開支,并且有急需物品時快遞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此時消費者便更傾向選擇實體店,這是網購不如實體店的地方。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實體店如何更好的盈利呢?首先,要抓住五一、雙十一等的節日,或者是換季的時候,進行一系列的促銷打折活動,適當降低一些價格,薄利多銷,在價格差不多的情況下人們當然更傾向于在能切實感受到產品的實體店購買商品;其次,對于品牌專賣店來說,實體店的產品更新應快于網店,并且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使消費者在實體店購買活動成為一種享受;第三,商場應該擺脫單一產品形式,形成更加綜合的布局,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服務,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體驗、娛樂、休閑、培訓等消費比重。
在蚌埠當地,當地很多商場經營者已經認識到了實體店的優缺點,他們不斷的進行整改,實施很多刺激消費者購物的措施,效果很明顯。在2016年的五一三天小長假,蚌埠消費市場就迎來了火熱的購銷旺季,全市12家大型商場、超市、餐飲企業銷售額都在假期三天突破了1億元,同比增長18.9%。其中大型商場、超市銷售增長強勁。監測顯示,百大集團蚌埠百貨大樓、家樂福等9家主要商場、超市小長假3天累計實現銷售額9965萬元,同比增長19%。假日市場消費熱點頻現。高檔服裝、休閑食品、奶制品、飲品等消費品銷售上升幅度較大。其中華運超市奶制品類、飲料銷售同比增長69%。天洋集團新世紀購物中心服裝類銷售同比增長35%,百大集團蚌埠合家福超市食品類銷售同比增長22.1%。
總之,雖然網絡消費對實體店造成了很大的沖擊,但是它還不能取代實體店,實體店應該認清自己的優勢劣勢,緊跟時代潮流,轉變經營方式,給消費者更好的體驗,從而開拓自己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