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摘 要 財務管理工作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而組建一支優秀的財務隊伍對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從企業財務隊伍建設的意義出發,提出基層企業財務隊伍建設目標,針對基層企業在財務隊伍建設中的問題進行總結,提出相關建議和措施,以期提高基層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
關鍵詞 基層企業;財務隊伍;建設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與完善,財務管理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財務管理手段的不斷發展進步,國家財稅法律法規的不斷更新完善,這些工作中的現實問題都給財務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往往財務人員卻由于各種原因忽視了對自身素質的提高,因此,組建一支高素質的財務隊伍是企業迫切需求的,在基層企業則顯得尤為突出。
一、企業財務隊伍建設的意義
(一)促進企業財務戰略目標的達成,為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財務管理是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的核心內容之一,財務戰略是關乎企業生存發展的核心戰略,要實現企業財務戰略的目標,圓滿完成企業各方面的財務管理工作,需要一只優秀的財務隊伍。一只優秀財務隊伍不僅具備扎實的財會知識和財會實操能力,熟練掌握相關財稅法律法規,還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協作能力、執行能力及職業道德素養,在貫徹執行企業財務戰略目標的過程中,不折不扣的完成其工作職責,為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二)防止會計信息失真,保護企業資產安全,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建議,降低企業經營風險
企業的財務人員如果素質相對較低,對會計核算準則、財稅法律法規等不熟悉,則容易造成企業財務信息失真等問題,進而可能影響數據使用者決策失誤,更嚴重者可能產生誤導性影響,造成重大經濟損失,不利于企業可持續發展。同時,現代企業的財務管理要求財務人員從后端的“賬房先生”轉移向前端,更多的參與到企業的經營決策當中,通過前瞻性的財務規劃降低經營風險,保護企業的資產安全。這就要求財務人員除具備完成本職工作的能力外,還應具備經濟、法律、外語、計算機等知識儲備。因此,企業加大財務隊伍建設力度,提升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能夠有效防止會計信息失真造成的損害,保護企業資產安全,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具有建設性的建議,降低企業經營風險。
二、基層企業財務隊伍建設的目標
在企業集團中,制定財務戰略、資本運營、建設財務及內控制度、信息系統構建等較高層級的全局性工作通常由企業總部完成,其基層企業財務部門的主要工作是負責日常的財務核算、納稅申報、成本控制等。因此,要求其基層企業財務人員全部都掌握扎實的專業財務理論知識和實操能力,熟悉財稅法律法規,還要具備經濟、法律、外語、計算機等知識儲備,能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有益建議等優秀素質是不現實的。由此,基層企業財務隊伍建設的首要目標應是培養一支滿足日常財務核算任務的財務隊伍,并注重培訓骨干人員的財務分析、稅務籌劃、職業判斷、團隊溝通與協作能力,在此基礎上培養一批優秀的中級財務人才。
三、基層企業財務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層重視程度不夠
部分基層企業的領導人員往往認為財務部門的作用就是當當“賬房先生”,而忽視了財務部門在風險管控、運營分析與預測、資產監管、業務前端咨詢等方面的作用,更有甚者認為財務部門規矩太多,經常認為業務部門這也不符合規定、那也不符合制度,是對業務部門的刁難,由此忽視財務隊伍建設的重要性。
(二)人才引進困難
基層企業通常是制造型企業,在區位條件上往往存在先天劣勢,加之企業薪酬體系等條件的限制,導致基層企業往往不具備吸引力,財會人才引進困難,甚至出現人員流失大于人員引進的情況。
(三)人員結構不合理
基層企業財務人員配備不足,年齡結構不理想,工作壓力大,往往需要加班加點才能完成本職工作。
(四)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基層企業財務人員往往學歷偏低,取得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少,知識結構單一,缺乏自我提升意識,后續教育跟不上,在處理復雜財務問題上缺乏思考,通常依賴以往的傳統經驗,綜合素質亟待提高。
(五)職業道德素質有待提高
部分財務人員法律意識淡薄,責任心缺失,面對舞弊現象不能堅持原則,抵制舞弊行為,而是采取明哲保身,屈服于壓力,甚至與舞弊人同流合污,其職業操守亟待提高。
四、加強基層企業財務隊伍建設的建議和措施
(一)建立財務業務垂直管理模式,完善基層企業財務負責人委派制度
由企業總部制定適用于全集團的統一的財務管理制度,對各基層企業的財務業務實行垂直管理,基層企業財務部門在其專業業務管理上聽從上級單位的指令,同時對基層企業財務負責人實行委派制,保證財務部門的相對獨立性,降低財務人員屈服壓力的可能性,減少發生舞弊行為的機率。
(二)建立財會人員引進及培養機制,改善財務隊伍結構
1.基層企業普通財務人員的引進應注重對本地及周邊地區人才的吸收。本地及周邊地區人才流動性相對較低,對穩定財務隊伍,防止人員大量流失起到積極作用。當然,對優秀的且愿意到基層企業服務的異地人才,也不能一概拒絕,而應保持積極吸納的態度,往往這部分人員通過企業的培養及自身的提高能成為業務骨干。
2.注重應屆財會專業畢業生的引進。與大中專院校(尤其是財經專業院校)合作,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對優秀實習生可給予畢業后優先聘用的條件;另外,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以采用委托培養方式委托大中專院校定向培養企業所需人才。
3.注重對存量人才的挖掘培訓,甚至基層企業之間可以建立人才互補機制,鼓勵人才的橫向流動。
(三)合理設置財務崗位,建立“AB崗”和定期輪崗制度
基層企業財務部門應理順業務流程,根據企業業務特點合理設置財務崗位,還應采用“AB崗”和定期輪崗制度,既保證崗位工作不會因人員暫離而停頓又鍛煉財務人員全面處理業務的能力,加強財務人員之間的團隊協作能力。還應注意對定期輪崗設定合理的輪換時間,不宜過短或過長。
(四)努力提升財務人員綜合素質
1.建立財務檢查機制。由企業總部牽頭組織,對下屬基層企業定期開展財務檢查,對檢查出的問題形成整改建議報告并要求基層企業限期整改,通過不斷的檢查、整改達到提升基層財務人員業務實操能力的目的。
2.鼓勵財務人員自我提升。除組織財務人員完成每年的法定后續教育外,還應鼓勵其積極參加社會學歷教育、專業技術職稱考試、注冊會計師等職業資格考試,通過以考促學的方式提高基層財務人員的財務理論水平。建立獎勵機制,對取得職稱資格、CPA等職業資格和自學學歷的人員給予一定的物質或精神獎勵,營造鼓勵學習的氛圍。
3.建立企業內部財務培訓制度。企業總部可以定期舉行財務工作總結及培訓會議,召集基層財務骨干參加,通過聘請外部專家或內部專業人才授課、內部研討溝通等方式進行培訓,其培訓內容不局限于財稅知識,更應包括經濟法律法規、計算機操作、行政管理、企業文化、團隊拓展培訓等,以達到拓展基層財務人員知識層面,提升綜合素質的目的。
(五)努力提升財務人員職業操守
企業應注重提升財務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可采用加大法制宣傳力度、警示教育、表彰優秀財務工作者等方式對財務人員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同時建立良好的監督機制,配套完善的獎懲機制,促進財務人員的自律。
(六)建立崗位責任制
企業總部應指導基層企業建立崗位責任制度,明確各財務崗位職責。建立崗位責任制應遵循合法性、全員性、全流程覆蓋、不相容崗位分離、成本效益顯著等原則。其中:合法性原則要求崗位設置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內控制度的要求;全員性原則要求崗位責任制對企業全部財會人員均具有約束力,防止特權行為;全流程覆蓋原則要求崗位責任制對財會工作的各環節,尤其是關鍵控制點具有明確指導作用;不相容崗位分離原則要求崗位之間權責分明、相互制約、相互監督;成本效益原則要求合理設置崗位,既要避免人浮于事,又要避免職責不清,相互推諉的現象。
(七)建立財務人員績效考核機制
以“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為原則建立完善的財務人員績效考核機制,具體可采用結合崗位責任制下達年度管理任務書,年終以自我評價、主管領導評價和跨部門互相評價相結合的考評方法對財務人員進行績效考核,做到獎優懲劣。
總之,一支優秀的財務隊伍對企業的財務管理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目前財稅法律法規不斷變化更新的時期,企業更應以持之以恒的態度重視財務隊伍的建設,以達到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明東, 陳傳東.企業集團加強財會隊伍建設的思考[J].會計之友,2007,8:93-94.
[2]陳立海,簡猛.淺談如何加強企業財務團隊建設[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5,26.
[3]張祖武.關于企業基層財務隊伍建設的若干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2015,24:107-108.
[4]苑學興,路玲華,段艷芹.新形勢下縣級供電企業財務隊伍建設研究[J].中國市場,2015,28:156-157.
[5]陳玉瓊.加強農業科研單位財務隊伍建設的思考[J].中國農業會計,2015,08: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