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驕
在智能手機同質化的時代,“模塊化”被視為未來發展的新方向。6月9日,聯想在舊金山發布了搭載Moto Mods模塊創新平臺的MotoZ系列智能手機。
在Moto z手機的背面,有16個強磁力小吸點吸附住Moto Mods模塊,通過更換不同模塊可以實現不同功能。如配上JBL Sound Boost音樂模塊,能提升外放效果;配上Insta-Share Projector投影模塊,能在任意平面播放70英寸投影畫面;配上Power Pack電源模塊,則可快速完成無線充電。
當然,聯想并不是第一家應用模塊化概念的廠商。谷歌針對手機模塊化的計劃Project Ara早已開展,可惜雷聲大雨點小。而前不久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2016上,LG G5也可以通過更換“下巴”實現Hifi模塊,手持拍照模塊的切換。
LG和聯想的模塊化“可有可無”?
LG的Hifi模塊實質上就是一個音頻解碼器,與vivoXplay這類產品的內置HIFI模塊類似,只是LG把它做到了外面,還可以通過USB連線應用到其他安卓手機之上。至于LG的手持拍照模塊,也是把一個控制器通過連接做到了外面。值得一提的是,LG的模塊更換是“冷更換”(出于電池原因,LG G5的模塊更換是關機進行的)。
而聯想的Moto Mods主要通過其他無線協議連接手機,磁力點僅是起到一個固定作用。
客觀來講,LG和聯想的模塊化只能稱為“附加性”模塊化。在這兩個品牌的模塊化手機中,手機ScC、屏幕、儲存器、攝像頭這類手機核心部件都是固定的(非模塊化)。換言之,即使沒有那些“附加性”模塊,對于LGG5也好,MotoZ也好,也都是可以正常使用的手機。
筆者認為LG和聯想的兩款模塊化手機的噱頭成份高于實際。一方面是因為這種專用模塊尚未得到市場積極反應而無法大批量生產,所以相比同樣的手機附帶設備要貴一些。另一方面,這些附加功能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實現,實用性不足。
當然,對于不差錢的HIFI愛好者,LG的HIFI模塊值得一試。而對于不愿意攜帶移動電源“打吊瓶”的用戶,聯想的無線充電模塊也可救急。而其它附加模塊并沒有太高的實用價值,不值得為之花費額外費用。
谷歌模塊化:自己搭建手機
按照谷歌的理解。真正的模塊化手機不僅是通過模塊外設來附加功能,而是手機核心部件的模塊化。
Project Ara的原型機中,屏幕與電源開關、基帶通訊、手機應用處理器、攝像頭、揚聲器、電池都是獨立的模塊。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升級不同的模塊,如果追求拍攝效果,可以選用更高規格的攝像頭模塊;同樣,如果追求運行速度,可以選用更快的處理器模塊。
這種設計的優勢在于,用戶可以輕松替換掉單一故障或已經過時的部件,從而減少電子垃圾,并且延長手機的生命周期。
核心部件模塊化仍需“努力”
多部件模塊化手機仍有不少難題有待解決。因為從現有的試驗品來看,模塊化手機的各個模塊都需要外殼,所以手機整體的體積和厚度都會做得比較大,影響了便攜性。
另外,隨著手機集成化程度的提升,手機如何分模塊也成為問題。畢竟如今基帶處理器(管通訊)和應用處理器(管運算)都是一體的。
而攝像頭理論上可以模塊化,但是不同像素的攝像頭體積有差異(都做成大的話恐怕浪費體積,做成小的話又擔心難以滿足高品質攝像頭)。
筆者認為,從目前實用性以及技術趨勢來看,手機模塊化需求最迫切的不是聯想及LG的那種外設功能模塊化,也不是要將所有的部件都模塊化。而是外置電池模塊化和主板模塊化。
外置電池做成模塊化,可以隨時更換,解決現在內置電池續航不足的問題。主板模塊化則可以通過更換主板實現低成本的升級。因為與屏幕、攝像頭技術這類比較成熟的環節相比,主板的更新換代相對較快。
對于消費者來說,目前LG和聯想的外設模塊化手機只是過渡性產品,多少帶有“試水”的性質,有特殊需求的用戶可以選擇。而對于注重實用性的用戶,筆者建議他們等待真正的模塊化手機上市,至少是等待一款能實現主板與外置電源模塊化的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