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英
[摘要]數學知識的學習幾乎都離不開計算,計算是小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重要基本技能,也是學生后續學習的基礎,同時計算教學也擔負著數學課程所承擔的其他任務。新教材在計算教學的過程中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并使學生逐步形成數感。在小學數學的計算教學中,有很多小學生的數學知識掌握不牢,對計算學習缺乏興趣,也沒有養成良好的計算解題習慣,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計算能力的有效培養。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針對學生在計算學習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對傳統的計算教學策略進行優化和調整,實現小學數學計算教學質量的不斷改進。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教學;計算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的具體實踐中,很多數學教師會對如何提升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感到困惑,這也是小學數學教學中需要重點解決的教學難題,而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僅需要學生牢固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具備基本的數學教學方法和正確的解題思維方式,還要養成認真審題、仔細解題、耐心檢驗的好習慣,所以小學數學教師要把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看成一個系統工程,積極針對學生的個性化特征制定多樣化的計算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計算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潛力。
一、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數學基礎知識不牢固
在數學計算過程中,很多小學生總是感覺無從下手,或者在中途無法進行下去,很多時候都是因為對數學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造成的,這對學生的準確計算、快速計算以及計算能力的系統培養與提高都是不利的。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不僅能接觸到大量的數學概念,還會涉及到運算法則和計算公式,這些基礎知識都是學生準確進行加減乘除運算的基礎,但是由于這些基礎知識點比較分散,小學生的學習和記憶存在很大的難度,加上受到遺忘規律的影響,小學生在數學基礎知識構建上存在缺陷是在所難免的。
2.數學計算興趣不濃厚
如果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上單純開展灌輸性的教學,那么課堂教學氛圍將會比較沉悶,尤其是當學生的聽課思維沒有跟上教學節奏時,教學效果將難以得到保證。具體到小學數學的計算教學環節,很多小學數學教師習慣于采取“題海戰術”,學生在翻來覆去的計算練習中很容易喪失數學學習興趣,甚至會逐漸對數學課程產生抵觸情緒,這對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顯然有百害無一利。同時,由于部分小學數學教師的計算教學思維比較落后,習慣于對學生的數學計算過程進行過多的干預,導致學生的計算過程缺乏獨立性,有些學生甚至因此而養成了“被動學習”的習慣,難以產生數學計算興趣。
3.數學計算習慣不科學
通過對學生在數學計算中所犯錯誤的系統分析發現,數學計算錯誤的出現不僅僅與學生對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有關,還與學生數學計算習慣是否科學有著必然的聯系。按照數學計算的客觀規律,學生對數學題計算的準確性和速度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良好的計算習慣可以幫助學生趨利避害,確保數學計算的準確率和高效性,反之則會嚴重影響學生數學計算的準確性和高效性。
二、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策略的優化措施
1.實施信息化教學,促使學生不斷鞏固計算基礎
針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基礎知識比較分散、記憶難度大等特征,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信息化教學策略的科學組織,讓學生對數學基礎知識進行系統化的掌握,多加強基礎知識記憶、理解、應用的橫向比較和縱向聯系,促進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牢固掌握,這將會對學生計算能力的提升形成有效的促進。以多媒體為代表的信息化教學手段在小學數學課堂上的引入,讓一些原本抽象化的數學基礎知識變得形象和生動,將靜態知識進行動態化呈現,幫助學生降低理解難度,突破數學知識在計算應用中可能遇到的思維障礙,讓學生更好地理清計算思路。在“年、月、日”與“時、分、秒”的計算教學中,由于這與普通的十位數、百位數計算存在很大的不同,學生在計算過程中很容易遇到思維障礙,出現計算上的錯誤,此時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對多種運算關系進行橫向比對,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運算法則,這樣能有效降低學生在計算解題過程中基礎知識的應用錯誤。
2.實施快樂化教學,促使學生不斷提升計算興趣
傳統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模式是非常枯燥的,“題海戰術”的落后教學思想必須徹底摒棄,在快樂數學教學理念的指導下,組織和實施快樂化教學,這樣可以有效豐富學生在數學計算課堂上的學習體驗,促使學生數學計算興趣的形成。同時,實施快樂化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可以很好地貼近學生好奇、貪玩的天性,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讓教師與學生的關系變得更加和諧,幫助學生以更加輕松的心態投入到數學計算學習活動中。例如,在小學數學加法和減法的教學中,為了有效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教師可以把學生合理劃分為若干小組,然后組織口算接力賽跑、奪紅旗、對口令等多種數學游戲和競賽活動,在數學計算教學中營造出“寓教于樂”的良好課堂氛圍。比如,在口算接力賽跑的游戲組織中,將學生按照10人分一個小組,計算“1,2,3,4,5,6,7,8,9,10”這10個數之和,但是不同小組之間的數字順序要打亂,看哪個小組在口算接力中最快得出正確答案,這樣可以讓學生邊學邊玩,從而有效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實現數學計算教學的快樂化,讓小學生在數學計算學習中收獲更多的成功與快樂,這對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和計算能力的培養都是非常有利的。
教師在數學學習中,只有做到“心中有學生”,保證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愛學;善于創造條件,讓教學準備的預設更加多元、富有彈性,保證課堂教學有效性,使學生能學;改進數學教學方法,不斷加強教與學的反思,使學生會學。
3.實施生活化教學,培養學生計算應用的意識
數學課程的知識性、應用性比較強,但有些教師在數學計算教學中容易陷入應試教育的誤區,沒有實現小學數學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的有效聯系,限制了學生知識應用意識和知識應用能力的提高。實施生活化教學,可以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實踐中導入更多真實化的計算題目,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意識,真正感受到提升計算能力的價值和意義。對此,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創設生活化的計算場景和情境,讓小學數學計算教學變得更加輕松和愉快,減少學生在計算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思維障礙,降低學生計算學習與理解的難度。例如,在《認識人民幣》的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要多結合小學生的購買行為、購買習慣創設購物生活情境,多涉及一些與人民幣使用相關的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人民幣的使用技能,提高相應的計算能力。有的教師在課前準備了“班級幣”這一虛擬貨幣,然后讓學生分別扮演售貨員和購物者的角色,引導學生利用班級幣在教學過程中模擬開展虛擬性的買賣活動:小明向小王買一支鉛筆,價格是6角錢,小學現在有1元2角錢(一張1元的和兩張1角的),問小明該用哪個人民幣進行付款,小王需要給小明找回多少錢?在這樣真實化的生活情境下,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于人民幣相關知識的學習與計算興趣,便于學生對人民幣相關知識的學習、理解、記憶和應用。
4.實施錯題化教學,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小學生在計算過程中難免犯錯,如何避免重復犯錯才是最重要的。對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對學生犯錯的原因進行認真調查,在充分了解學情的基礎上指導小學生建立錯題集,對自己所犯的錯誤進行反思,如果是因為自己的基礎知識掌握不牢,那么就需要進行及時的查漏補缺,完善知識結構;如果是因為自己審題不仔細,那么就要提醒自己在日后的解題中不要盲目求快,解題后要多進行檢查和驗證;如果學生的做題成功率較高,但是做題速度比較慢,那么就重點提升學生的解題速度,強化學生解題思維的訓練。例:從甲地開往乙地,客車要10小時,貨車要15小時,貨車與客車花費的時間之比是多少?該題的正確答案是3:2,但是大部分學生會認為是2:3,學生犯錯的原因顯而易見,主要是因為審題不仔細,因為在題目中是先表述客車條件,再表述貨車條件,但最終題目問的是貨車與客車花費的時間之比,如果學生在計算中不夠仔細,就非常容易犯錯,數學教師可以將這一錯題資源作為錯題教學的典型案例,強調計算審題的重要性。
總之,對于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小學數學教師應給予足夠的重視,積極轉變傳統計算教學思維,對計算教學策略進行進一步的優化和調整,徹底從過去的“題海戰術”教學中擺脫出來,實現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趣味化,幫助學生掌握多樣化的數學解題方法,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實現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持續提升。
參考文獻:
[1]王鳳琳.基于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研究[J].今日中國論壇,2013(21).
[2]李平.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探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2(03).
[3]鄒志紅.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策略[J].海峽教育研究,2012(01).
(責任編輯 馮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