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志靜
提高電力基建企業經濟效益的有效策略探究
倪志靜
企業為了獲得更好的發展,最直接的方法是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本文筆者重點分析影響企業經濟效益提高的原因,探討分析有效提高電力基建企業經濟效益的有效策略,以求提高電力基建企業的經濟效益,推進企業產業的整體發展。
電力基建企業 經濟效益 有效策略
隨著市場經濟整個大環境的發展,尤其是進入21世紀,我國經濟水平飛速發展,與之相應的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明顯提高。其中電力基建行業更是與人們的生活﹑整個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因此,社會發展中必須高度重視電力基建企業的財務管理問題,而電力基建企業發展經營好壞的一個重要標準為經濟效益。因此本文筆者針對經濟效益問題,分析影響經濟效益的原因提出對應的改善措施,整體提升電力基建行業的發展革新。
(一)經營發展理念相對滯后
效益的獲得來自觀念,而觀念是經濟效益獲得的重要環節,即所謂的認知指導行為。若企業的經營發展中無先進的經營理念,則不能制定先進的經營管理路線,便不能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當前我國電力基建企業發展最薄弱環節就是經營,創新是發展中的短板。若不能實現觀念革新,便不能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更不能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促企業的發展。
(二)創新經營效果不佳
這一問題主要體現在企業的產業結構方面,管理模式傳統。長期以來,基建企業的發展存在的問題就是小而不專﹑大而不強,不同層次類型電力市場的特征不明顯,導致企業市場決策雷同,進而形成電力市場供需失衡﹑競爭加劇,存在嚴重的生產能力過剩情況。企業發展中未充分結合自身的產業特點,并向上下游延伸產業,而是屈從于惡劣的市場環境,在單一模式下經營。再加上多數企業經營過程中過分強調市場以及產值,忽略企業的管理以及經營效益,將企業經營所籌集資金投入到一些難以獲得效益的項目上,而導致企業發展舉步維艱,陷入僵局。
(三)革新速度緩慢
在建設現代企業制度的發展過程中,電力基建企業進行了改革方面的深入探索,且積累了一定經驗﹑獲得一定成效。但并未有實質性變化,仍有許多地方需要改善,需要進一步完善。具體體現為:第一,企業產權不清晰,投資人不到位,對待國家資產是職責不明,誰也不承擔責任。第二, 改制過程中,有關股權設置﹑職工敏感的勞動關系等問題未妥善處理,影響了職工工作積極性,不利于企業發展;第三,改制過程中,投資主體單一,未規范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公司管理高層均由原企業產生,大大削弱了董事會以及監事會代表出資人的決策以及監督功能,存在嚴重的公司內部控制現象。第四,企業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不深入,未真正實現優勝劣汰,不利于企業的改革發展;第五,因未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個別企業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但企業基本上承擔著員工的所有責任,作為市場競爭主體,發展負擔過重。
(一)提高力度控制成本
當前電力基建市場競爭十分激烈,為了提高企業的市場經濟,必須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才能讓企業獲得更長遠的發展。電力基建企業成本控制時,首先需要綜合企業內部各季度工程預算,針對性制定措施降低成本。為了有效控制成本,需要企業財務部門認真分析各部門的費用支出,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實施計劃,控制費用使用,減少財務支出。加大人工費用發放力度,發放超支部分納入到工程利潤分紅中。而且還應狠抓并落實企業的經濟考核指標,結合工程的具體進展,并實時盤點工程中相關費用以及庫房的庫存資料,找出費用應中問題,并針對性解決。還要優化整體施工方案,合理分配生產要素,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減少成本。
(二)高度重視工程造價資料積累工作
只有做好造價資料的積累工作,才能有效提高工程造價水平。所謂工程造價資料是人們從工程建設中所積累以及總結的經驗財富,應當被充分利用。就電力基建施工企業來說,收集并分析﹑處理工程造價資料,這有利于工程報價投標。許多工程招標階段,并未提供詳細的工程量清單,因此投標企業需要根據投標工程規模﹑結構﹑地點,結合之前類似工程造價資料進行投標報價。因此,保證工程造價的精確﹑真實以及合理是施工企業的工作重點。為了實現工程造價資料的價值,造價資料的質量是十分重要的。造價資料的積累首先需要收集原始資料,之后進行加工整理。為了保證搜集的資料真實性,收集工作不應僅關注設計概算﹑施工圖預算,還應考慮到企業曾完成項目的資料信息。為了保證收集資料合理性,需要展開迪比 分析竣工決算工程的價格﹑投標價格﹑合同價格,探求其中最具可靠性數據,讓造價資料真實體現企業的管理水平以及施工能力,之后制定一個具有競爭性定額。總之,通過不斷積累,才能更好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促企業創新以及長遠發展。
(三)增強憂患意識,并不斷拓展市場
市場是一個企業生存以及發展的基本保障,電力基建企業亦是如此。隨著電力市場的發展,凡是規定范圍內工程項目必須到有形電力市場參加公開招標活動,這一定程度上會給企業造成深刻影響。所有電力基建施工企業的競爭包括質量﹑成本﹑市場拓展能力以及施工安全性等一系列問題,因此施工企業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加強企業管理,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修煉企業內功,提高企業市場拓展能力。
(四)結合現代技術,提高科技以及質量水平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現代社會已經逐步從工業時代進入到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技術已經成為一種生產要素具有推進經濟發展的作用,而且科學技術對于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決定作用。電力基建企業必須認知到知識技術已成為當前生產發展的第一 力量,因此要強調科學技術在企業發展的重要性,鼓勵企業員工學習科學,將科學應用到企業生產發展中。為了調動員工的學習積極性,可建立科技風險獎勵基金,充分調動科研人員進行科研的積極性,鼓勵全體職工學習科學技術,嚴格落實科技為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工作中緊緊圍繞著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出臺弄產品這一工作重點,同時可有效改變傳統的生產模式,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作業質量,整體性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針對上述內容可以看出,電力基建企業為了更好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首先應明確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企業發展的具體情況,針對性制定改善措施,加強自我管理,降低企業工程成本,而且要保證各項措施的嚴格貫徹落實,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促企業長遠發展,造福于社會以及人們生活需求。
(作者單位為四川電力建設二公司)
[1] 師佳.淺談提高電力企業經濟效益的管理方法[J].大科技,2013(20):200-201.
[2] 何琳.試析提高電力企業經濟效益的策略[J] .新疆職業大學學報,2005,13(1):84-85.
[3] 糜欣平.淺析電力企業物資采購的經濟效益[J].現代商業,2013(36):138.
[4] 程培軍,何銘.關于國家電力企業經濟效益的動態研究[J].科學中國人,2014(12X):46.
[5] 葉瑾.對標在經濟效益審計中的應用-以電力企業為例[J].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6,24(5):42-43.
[6] 田學琴,楊虔.電力市場條件下電力企業經濟效益評價的指標體系研究[J].科技信息,2009(27):I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