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鳴

摘 要 質量創新是制造企業創新的核心內容。在梳理了質量創新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分析了互聯網思維對傳統制造企業質量創新的影響,提出了互聯網思維模式下制造企業質量創新的路徑,為制造企業轉型過程中如何質量創新引入了新思路和觀點。
關鍵詞 互聯網思維 制造企業 質量創新 路徑
互聯網經濟時代,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制造企業生產的各個環節,信息化正成為制造企業經營管理的常規手段。另一方面,消費需求呈現出多樣化、定制化,傳統的規模性生產條件下以產品供給為中心的企業內部控制環節的質量創新方式已無法適應新常態下的異質性需求的市場環境。互聯網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更是一次社會的變革,中國制造企業的升級轉型必須將互聯網思維與企業發展創新相結合。
一、相關文獻評述
學界從不同的維度對于質量創新進行了研究。一是對質量創新理論框架的研究。解析了企業質量創新的概念、內涵及特點,[1]指出質量創新以滿足顧客要求為出發點,以“原創性”創新為重點,以質量經營為管理模式,以5S構筑企業文化,將質量經營信息可視化。[2]二是對質量創新影響因素的研究。李衛紅應用博弈理論對制造型企業有質量創新的影響因素進行研究。[3]為了更好地滿足于顧客的個性化需求,學者們通過數學模型分析了供應鏈中廠商產品質量策略對質量創新的影響。[4]三是對質量創新理論機制的研究。李唐從質量創新目標、方式、策略、信息渠道等四個維度探究了微時代企業質量創新機制與途徑的轉型問題。[5]豐佳棟以云計算為切入點,研究了第三方物流企業服務質量管理機制,運用云計算手段構建質量創新模型。[6]
伴隨互聯網、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互聯網思維應運而生。在已有的研究中鮮有運用互聯網思維來指導制造企業的質量創新。本文基于互聯網思維,分析質量創新活動路徑,對促進我國制造企業的轉型升級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互聯網思維對制造企業質量的影響
互聯網正在重塑社會和人類行為,改變了學習、分享和交流的方式。互聯網思維是互聯網精神、互聯網理念在互聯網經濟中的普遍應用。[7]互聯網思維下,質量創新被賦予新的內涵。首先,質量創新的核心發生改變。傳統的“全面質量管理”方法如六西格瑪管理、卓越績效管理等,側重于規模性生產條件下功能性需求的穩定供給,[5]質量大數據背景下,質量創新的核心是用戶體驗。其次,質量創新的范圍擴大。質量創新范圍從制造企業內控環節轉向涵蓋產品設計、材料采購、生產制造、售后服務、營銷和渠道等各環節的全產業鏈質量創新。最后,質量創新的方式呈現多樣化。我們生活在用電子設備和網絡服務來定義個性的時代,依靠外形或者功能讓顧客做購買決策的時代已經結束。以降低缺陷品率和實現功能性需求的穩定供給的方式無法適應互聯網下的質量創新,個性化定制、極簡主義設計、敏捷開發、體驗營銷等創新方式,讓用戶在滿足基本功能性需求的同時獲得最佳的體驗。互聯網經濟下,制造企業如希望接觸到永遠在線的消費者,就不能再以以往的思維方式指導質量創新。
三、互聯網思維下制造企業質量創新路徑
制造企業的質量創新是伴隨著產品生命周期的全過程。將消費者的共享經驗融入質量創新的全過程(如圖1),制造企業將打造出招募品牌擁護者及提高品牌忠誠度的平臺。
制造企業的質量創新圍繞用戶體驗展開。基于質量環,質量創新從市場研究開始,經歷設計、采購、生產制造、檢驗、銷售、安裝與運行、技術服務于維修到用后處置,這是一個循環的質量創新過程。由于各制造企業特點、生產性質和產品類型的不同,質量創新包括的階段或活動是有差異的。同時質量創新各個階段的活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促進的。決策環是對互聯網消費者消費過程的研究總結,消費者會頻繁地接觸他們發現的信息,隨之采取行動,然后分享或好或壞的體驗。制造企業的質量創新過程中必須與用戶決策環建立起正向的影響圈,獲得、創造、引導用戶體驗。影響圈在互聯網思維指導下,運用互聯網技術手段,將制造企業與消費者有效地關聯起來。每個涉及創新業務的部門需要改變原有的工作方式,直接參與到用戶所在社區中去,并提供相關服務。制造企業在質量創新過程中應該遵循兩個原則:一是傾聽,企業與消費者之間存在認知上的鴻溝,認真傾聽是制造企業質量創新的第一步。在傾聽之后,保證相關的用戶都能及時得到企業的直接支持和反饋。二是互動參與,企業需要密切留意技術發展與消費者的行為變遷,在合適的情況下采用合適的技術或手段來引導消費者。
四、結論與展望
本文以互聯網思維為指導,提出了一種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適合于制造企業的質量創新路徑,為制造企業的質量創新提供了一個初步思路。未來的商業社會中,制造企業質量創新能否成功取決于企業能否以互聯網中的消費者為中心來進行創新。為了使制造企業質量創新更加有效,應該針對制造企業的相應質量創新支持體系的設立、運營的模式進行研究。
(作者單位為福建師范大學經濟學院)
參考文獻
[1] 楊幽紅.創新質量理論框架:概念、內涵和特點[J].科研管理,2013,34(12):320-325.
[2] 那寶魁.探討質量創新的重點[J].冶金標準與質量,2011(1):12-14.
[3] 李衛紅.質量創新中制造企業與顧客的進化博弈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5(16):119-122+135.
[4] 李凱,劉智慧,蘇慧清,陳安平.買方抗衡勢力對上游企業質量創新的影響——基于零售商Stackelberg競爭的分析[J].運籌與管理,2014,23(6):274-280.
[5] 李唐,余紅偉,王曉璐,等.微時代企業質量創新的機制與途徑[J].宏觀質量研究,2015,3(1):10-21.
[6] 豐佳棟.云計算視角下的第三方物流服務質量創新模型[J].中國流通經濟,2015(2):33-38.
[7] 李冠藝.互聯網思維下電商物流創新與傳統物流轉型[J].商業研究,2014,468(4):187-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