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南
新時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實效性研究
張 南
習革命英雄先進事跡,從而獲得精神養分、心靈震撼和精神啟迪,不僅可以繼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回報化會,增強現代化建設事業的責任感。當前對于廣大青少年學生來說,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就是通過自己刻苦努力的學習。
教育 責任 愛國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越來越重視文化發展。2015年9月11日,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了《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強調要“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激起人民群眾的干勁和斗志,促進社會各個方面的發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愛國主義教育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平臺,也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的有效載體。
(一)繼承傳統,激發中華民族的自豪感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蘊藏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承載著重要的教育資源,擔負著“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的歷史重任。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展現了偉大的民族精神和優秀的文化傳統,縱觀歷史長河中,至高的愛國情感在培育過程中,可以通過教育基地講解員的解說方式,再配備照片、實物、視頻等展示手段學習中華民族的奮斗史,學習革命英雄先進事跡,從而獲得精神養分、心靈震撼和精神啟迪,不僅可以繼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可以激發民族的自豪感,從而激發愛國情感,才能逐漸升華為愛國意識。
(二)樹立理想,培育愛國主義情操的緊迫感
當前,我國青少年的價值觀受多元文化和網絡媒體等的影響,正發生很大的變化表現出對政治信仰的缺失、理想信念的缺乏。因此,我們亟待需要培養青少年愛國主義情操,樹立崇高的理想。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具有導向性功能、激勵性功能,通過樹立典型、示范榜樣,不僅能夠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也能夠激勵青少年也中的精神力量,激發他們的理想。培育青少年理性的愛國情操,運用唯物主義觀點,按照事物發展的規律,用客觀的精神來看待問題,分析問題。
(三)樹立信念,堅定社會主義建設的使命感
當前,由于受到西方社會思潮的影響,我國社會意識形態正面臨嚴峻的挑戰,對廣大青少年的價值觀念和理想信念造成了巨大的沖擊。愛同主義教育基地的內容非常豐富,承載了先烈們的英勇頑強、忠貞堅定,這些優良品質值得我們代代相傳。通過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我們可以看到一代又一代的傳承接力,有苦、有難、有憂、有患,但始終在努力奮斗,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有共同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當自信成為自覺時,就會產生滾滾向前、不懈進取的強大力量。
(四)回報化會,增強現代化建設事業的責任感
當前對于廣大青少年學生來說,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就是通過自己刻苦努力的學習,獲得豐碩的科學文化知識,并將所學的知識用以回報偉大祖國的培育之恩。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愛國主義教育中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是重要的教育資源載體,是青少年學生陶冶情操的重要陣地,要利用好教育基地充分發揮其教育功能,定能將人們的愛國情感轉化成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增強國家綜合國力的偉大動力。
(一)基礎和配套設施仍需進一步完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基礎設施的建設是
基地建設的重要部分,其建設狀況不僅直接影響教育基地的吸引力程度,也間接影響著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教育實效性?;A設施和配套設施的建設,是充分發揮基地教育實效性的重要保障。比如,利用現代化的場館設施和高科技的展示方式,不僅是各省、市、區、縣對外展示自己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吸引廣大人民群眾學習的重要載體。
(二)基地史料的展列方式需進一步改善
史料的展列主題不僅應該與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主題相吻合,而且在展列手段上史應該豐富多彩,比如,文字與圖片,圖片與實物,實物與視頻,視頻與講解等結合更好地相結合,以增加參觀者對史料展列的了解,而不只是需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講解員解說。在史料展示的細節上,比如一些基地的英義介紹上,盡可能減少翻譯上的錯誤,這不僅體現了我們的翻譯水平,也反映了我們的工作態度,同時也能避免給外籍人士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三)基地講解員整體業務水平需進一步提升
首先講解員的講解內容太單一,不管講解的對象是成年人,是青少年學生,也不管參觀者的受教育程度如何,他們的講解內容基本都是統一的形式;其次,講解員在講解過程中有的只是為了完成工作任務的態度,而缺乏服務于人的精神,比如,講解的內容并不多,對于一些展示的歷史事件只是廖廖幾句帶過,參觀者本來是帶著學習的欲望而來,往往對于這樣的情況出現了失望的情緒。
(四)基地的宣傳效果仍然要進一步加強
多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好后,缺乏主動的宣傳,而是等待參觀者,參觀者中大部分也是由學校或單位組織而去,而在平時,所參觀的人次則大大降低。
(五)從教育基地開展的教育活動來看,無論是教育內容和教育形式,缺乏新穎性,有時候也只是更注重形式
沒有采用與時俱進的生動主題和教育形式,勢必影響教育的實效性,不僅對教育基地的宣傳不利,同時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教育功能發揮狀況不利,對參觀者的吸引力也會降低。
(一)增強基地的內涵建設
一是將歷史學習與基地參觀學習有效地結合,如果對于教育基地蘊藏著的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不了解,對于教育基地記錄的民族歷史文化不了解,那么一定程度上會對
教育基地教育功能的發揮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所以要將歷史知識的理論學習與參觀基地的實踐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二是提高教育基地為人民服務的意識,提升教育基地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在服務手段上,也不斷追求創新,才能打造完善的基地服務體系。建議開展服務質量監督活動,通過走訪交談、投訴反饋、參觀者隨機問卷調查等方式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服務質量進行滿意度調查,發揮輿論宣傳和監督作用,大力推動基地服務水平巧上新臺階。三是優先發展社會效益,不斷提高公益性程度。利用歷史事件和紀念日等特殊意義的日子精心設計能夠讓參觀者產生情感共鳴的公益性文化活動。
(二)加強基地設施的建設
根據自身類型并結合自身特點,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盡力為每一位參觀者提供便民服務。在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時,應該為參觀者設置醒目的行程標志,讓參觀者對參觀路線一覽無余。在公共衛生方面,基地應結合現實,在人流量密集的區域多放置垃圾筒,并做到及時清理。在基地的史料展示與陳列形式上,應該用立體的、動感的、藝術的等多種表現形式來代替陳舊的、傳統的、注解式的平面的展列方式,用翔實的事實和生動的語言來增強教育效果,吸引更多的參觀者主動來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接受教育。
(三)打造一支專業化程度高的宣傳隊伍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開展各類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時,直接面對廣大參觀者的是教育基地中承擔講解工作的宣傳工作人員,他們不僅代表著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形象,也是架起廣大參觀者與教育基地之間的一座橋梁。在講解詞方面,應該根據主體差別性原則,設計不同版本的講解詞。愛國主義教育的重點對象是大中小學生,應該針對參觀主體的不同,設計多套講解詞,做到因人施講,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愛國主義教育的教育功能。
(四)加強基地宣傳的建設
利用傳統媒體定期的介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大力宣傳正能量。在宣傳中,不僅只是對基地的基本概況和歷史背景進行宣傳,而且對基地的特色以及對基地開展的成效頗豐的教育活動也要進行著力宣傳,不斷擴大基地的影響力。利用網絡媒體,通過視頻、圖片、藝術等形象化的“立體”方式來宣傳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取代傳統的較單純的照片文字式的宣傳,讓人們更具有—種身臨其境感同身受的感覺。
(五)支持學校教育充分利用基地資源
廣大青少年在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時,其實也就是各級學校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所開展的實踐教學活動,實踐教學活動是可以提升廣大青少年學生愛國情感的有效途徑,將愛國情感內化為愛國意識,進一步通過愛國行動表現出來,是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平臺。教育部門應明確職責任務和考核方法,將愛國主義教育的實踐教學提到教學計劃上來,設立專項經費用以開展教學實踐,鼓勵學校及教育者們充分利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實踐教學活動。
(作者單位:中共長春市委黨校)
本文系2016年度吉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基層服務型團組織陣地建設與功能發揮研究》(2016Q5)階段性成果。
張南(1985-),女,中共長春市委黨校黨建黨史教研部助教,中共黨史碩士,研究方向:中共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