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惠敏
?
畢業生就業實習基地建設對畢業生就業率的影響
曾惠敏
【摘 要】大學是一個國家人才培養的主要基地,大學生質量的好壞影響著國家的前途和命運。但是現在大學剛畢業的學生總會經歷一段迷茫的時期,不能準確得對自己進行定位找到一個合適的工作,或者是找不到工作,造成這種現象不僅有社會的原因,還有學生自己的原因。要想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就業基地的建設是一個很好的途徑,但是現在各高校的就業基地狀況不容樂觀,存在著很多問題。為了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本文就這些問題,對如何建設好畢業生就業基地提出幾點可行性的建議。
【關鍵詞】畢業生 實習基地 結業率
大學不僅要教導學生理論知識,更要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這不僅是現在這個越來越發展的社會的要求,也是家長和學生自身的渴求。剛畢業的學生沒有社會經驗,不知道如何才能快速得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來適應這個社會,因此,學校在完成必要教學任務的同時,也要指導學生畢業之后如何找到工作的經驗。具體可以有實習基地的建設,提前讓學生們體驗社會上的工作,使得學生更加的了解自己的能力,再真正畢業之前可以有所補救,為畢業后的工作做出準備[1]。
大學生雖然在學校經過了專業教育,但是真正處于社會上的時候還是會迷茫,對工作的迷茫、對生活的迷茫、對以后自己人生的迷茫,這段迷茫的時期幾乎是每一個畢業生都經受過或者是正在經受的,而且這段時間長短不一,所以造成了現在剛畢業學生的就業率普遍不高。造成畢業生就業率低下不僅有社會的原因還有學生自身的原因。
(一)學生自身的原因
剛畢業的學生都存在著一定的雄心壯志,想在社會上好好地闖蕩一番,有的有很詳盡的計劃,畢業一年要達到什么目標、畢業五年要達到什么目標、畢業十年要達到什么目標,有的雖然沒有很詳細的計劃但也確實有著滿腔的熱情。但是真正畢業面臨這個社會的時候都會受到不小的沖擊,甚至完全否定自己,這就是沒有對自己定位準確,剛畢業就一帆順水得實現一番事業是根本不可能的,哪有一帆風順的成功,所以對自己期望過高是造成畢業率低下的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就業觀念的問題,傳統的就業觀念很深入人心,事業單位、公務員這樣的“鐵飯碗”還是畢業生的首要選擇,不考這些的學生也會選擇大城市、工資高、待遇好的白領工作,這樣的就業觀念已經造成了國考熱、省考熱、北上廣就業飽和等現象,很多人選擇一條路往往成功的就只有幾個個,所以就業觀念問題也是影響畢業生就業率低下的一個原因。
(二)社會的原因
造成畢業生就業率低下還要社會的原因。首先是高校教育問題,學校的擴招雖然擴大了招生的人數但卻忽視了教育的質量,造成了畢業生的工作不能達不到企業的要求,還有的是專業過于飽和,社會已經不需要這方面的人才了但這個專業學生依然還有很多。除此之外,就是就業崗位的問題每年都有一批學生畢業,而且還呈每年遞增的趨勢,但是社會上的就業崗位卻沒有增加,而且還有很多原來的畢業生沒有工作,畢業崗位的缺少,也是造成畢業生就業率低下的一個原因。
畢業生實習基地的作用是加強學生和企業之間的聯系,提高學生的工作能力,為企業輸送人才,但是現在的實習基地不僅數量不多,而且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首先是學校的意識問題,雖然學校社會和用人單位之間已經達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就業基地的建設很重要,但是他們僅僅認為就業基地僅僅起的是一個紐帶的作用,其實就業基地完全可以當成和畢業生就業渠道相等價的一個途徑,但是學校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的作用,所以對就業基地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都不是很大[2]。還有就是就業基地的作用被單一化,就業基地不僅起著聯系學校和用人單位之間作用,還起著一定的教育作用,學生在里面可以學到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實習基地存在最普遍的問題就是管理松散,很多學生去實習只是去走一個過場,白天在實習的地方簽下到,就該干什么干什么去了,有的僅僅是實習的第一天去露個面,就又返回去做自己的事情去了,這種松散不正式的管理,根本起不到實習基地的作用,不僅浪費時間,還浪費資源。但這種現象在高校的實習基地卻是非常普遍的。
首先,實習基地的建設是社會賦予各高校的意義,社會需要動手能力強的綜合素質專業人才,需要學生在就職之前有一定的實習經驗。同時,就業基地也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最好的地方,學校里雖然有實驗室,但實驗室的設置更多的是為了加深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而就業基地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才是最符合真正的社會的,學生可以在實習基地里真正的發揮自己的能力并找出自己的不足,為以后的真正就業做準備。同時,就業基地的建設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社會不僅需要專一型人才,還需要全面型的人才,實習基地可以培養學生的感知能力、設計能力、創新能力,這些能力對以后的工作都有很積極的影響力。就業基地的建設可以增加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經過實習基地的學習,學會更加了解自己的實力,對于真正的社會也有一定的了解,就可以在畢業的時候對自己進行精準的定位,不高估自己也不會輕易地妄自菲薄,同時經過實習基地的學習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到了一定的培養,也有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和沒有經過實習基地學習的學生相比,在找工作的時候就有了競爭的優勢。
(一)改變學生的就業觀念
有的學生一直想從事的是帶有編制的工作,或者想去那些工作環境好、薪資高、待遇好的工作,有些不想去基層體驗,但是這種觀念往往就是導致學生找不到工作迷茫的癥結所在。實習基地的建設根本不可能達到社會上環境好薪資高的標準,而且這種觀念本來就是錯誤的,真正的工作觀念應該是從基層做起,踏實耐心,可以以就業指導課為依托來改變學生的就業觀念,在實習基地體驗基層的工作,真正的讓學生了解社會,只有真切的體驗到,才能有所改變,只有讓學生明白真正的成功不是大談空話,不切實際的幻想,而是應該腳踏實地的做起。
(二)學校要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
實習基地的建設不能只是存在于表面上的工作,為了完成任務而完任務。學校要意識到就業基地全方面的作用,不僅只是起到學生和就業單位之間的連接作用,還能夠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增加其就業競爭力。而且可以將基業基地當成正規的就業渠道,學生通過就業基地的學習之后能夠直接和用人單位簽訂就業合同[3]。這些都是就業基地的作用。學校意識到之后,就要加大對就業基地的建設力度,使就業基地的設備更完善,更加接近真正的社會,除了加大財力物力的投入,還要加大管理的力度。建設好實習基地不投入實施和沒有實習基地是一個樣的,因此要保證實習基地里有學生進行實習,在學生實習的時候還要加大監督力度,不能出現那些一簽到就離開的情況,也不能出現是在混日子的情況,去了不實習而是在放空或者是做其他的事情。同時,也要人性化靈活的管理,有的學生想繼續深造,考研考博,時間寶貴,短時期內還不想參加就業,所以可以放寬實習的政策,免去這類寫生實習的機會,可以將資源分給其他的學生,不僅沒有浪費他們的學習時間,也使得資源得到了合理的利用。
(三)和用人單位相結合
學校除了建設自己的實習基地,還可以和用人單位加強聯系,尤其是那些具有實力和名氣的用人單位,和他們簽約實習的合同,為學生提供實習崗位,這種實質性的實習工作會更加吸引學生的興趣,而且學生在真正的用人單位實習,可以認識到真正的工作環境,學到很多寶貴的工作經驗,比如如何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如何和領導同事相處,這些實際的經驗都是非常寶貴的,可以為以后的工作積累寶貴的經驗。而且這樣在用人單位里直接實習,如果學生表現的出色,受到老板的賞識,就有可能被直接簽約到這家公司,增大就業率。
畢業生的就業問題由來已久,每年的畢業季都會成為熱門話題,而且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找到心儀工作的學生自然是很開心的,而沒有找到工作的學生不僅焦躁而且迷茫,為了增大畢業生的就業率,要重視實習基地的建設和管理,除了通過實習基地培養學生的工作能力之外,還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創業,這也是一個提高就業率的方法。
參考文獻:
[1]周純先,王春華,程先進,江城梅,張月英,孟莉,孔剛.預防醫學專業實習基地建設對畢業生就業的影響[J].蚌埠醫學院學報,2008,06(7):683~686.
[2]鄒團.加強校外實習基地建設提高畢業生就業質量[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22(6):181~183.
[3]齊春艷.加強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對提高大學畢業生就業率的分析與研究—以內蒙古民族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為例[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4,05(8):80~83.
作者單位:(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課題,課題批準號: XJK014CZY025.
作者簡介:曾惠敏(1972-),女,湖南祁東人,本科,高級工程師,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