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敏
?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大學生性道德教育的方法
吳麗敏
摘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學生性道德教育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二者之間有密切的聯系。主要表現在:二者具有一致性的教育目標,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了性道德教育,而性道德教育對于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又具有推動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開展大學生性道德教育,是對大學生健全人格進行培育的需要,是高校普及性教育科學的需要,同時更是構建健康的社會倫理的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開展大學生性道德教育,應注重把握性道德教育的內在規律,同時積極探索實施性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性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方法;手段
伴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大學生的心理和生理也趨向成熟。而大學階段,是形成性道德觀念的轉型時期,也是培養大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引導大學生自覺遵守“敬業奉獻、勤儉自強”的基本道德規范,并在此基礎上,深入開展公民道德教育。所以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對大學生性道德教育的方法進行研究,對于促進大學生自身健康的發展,實現中國夢的偉大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
1、性道德觀念嚴重缺失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中西方文化的不斷交融和碰撞,傳統的性道德觀念受到強烈的沖擊。未婚先孕,性行為增加、性觀念開放,是主要的表現。而這些行為,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對大學生開展性道德教育,能夠對他們的行為動機進行規范,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當代很多大學生在性教育上,奉行“無師自通”的原則,這樣導致高校性道德教育還處于一片空白的狀態。
2、性道德教育相對滯后
受傳統封建思想的影響,很多人認為性教育登不了“大雅之堂”,常常是“談”性色變。我國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開始在全國中小學中,開設生理知識課程。而事實上,生理學知識卻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對于性道德和性知識的講授,很多教師更是諱莫如深,導致很多學校的性教育處于空白狀態。大學教育有效的延續了中小學教育,同時也嚴重缺失性道德及性知識的教育。而相比于日益開放的性觀念,學生所接受的性道德教育和性知識嚴重滯后。
1、構建性道德教育的和諧機制
大學生形成個體的性道德教育,有其內在的規律。一般都要經歷性道德的他律、自律和價值目標形成時期。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規律。因此,高校應對性道德教育的內在規律充分把握。在不同時期,采取不同的方法。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是高校的目標。因此,高校在加強對大學生的性道德教育時,應有機的結合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美育、德育教育。通過智育,可使大學生認識客觀事物規律的能力進一步提高。而通過美育,可使大學生鑒賞美丑的能力進一步提高,能自覺地對色情文化的侵蝕進行抵御,進而培養高尚的性審美觀。通過法制教育,能使學生法制意識進一步增強,對行為的違法性充分掌握。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其解決心理上的困惑,促進身心健康的成長。同時,性道德教育還會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并能使二者達到和諧和統一。
2、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聯動機制
對于大學生的性道德教育,高校應高度重視,并在整個大道德體系中納入性道德教育。通過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如舉辦講座、開設選修課等,對性道德教育進行有計劃、有目的的實施。加強教育者的專業指導和培訓學習,使其能夠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和系統的教育理論。同時,要使教師自身的道德風范和修養得到進一步的提升。要充分發揮家庭的基礎作用,在對大學生進行性道德教育過程中,家庭應和學校協同一致,及時提醒大學生注意在同居、戀愛等方面的問題,杜絕婚前性行為的發生。同時,還應加強對性教育和性科學的普及和宣傳工作,取得社會各界的支持。嚴格把好精神文化產品入口關,形成網絡、媒體、教育等整體聯動機制。齊抓共管,將學校、社會和家庭三維一體的合力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構建和諧文明的、充滿活力的性道德教育網絡。
1、利用課堂教學的主渠道,積極開展性道德教育
由于學生的主要精力都是放在課程學習上,所以學校應以教學為主,利用課堂教學實施性道德教育,使性道德教育更加系統化和科學化。首先,改革課程教學體系。專門開展性法律、性倫理、性心理等課程,對于性道德教育,能夠系統和集中的開展;其次,將性道德教育的內容,有效滲透到其他學科的教學中。通過有機的融合各種教學內容,在對各類科學文化知識進行傳授的同時,使學生潛移默化的接受性道德教育。將課堂作為實施性教育的主要陣地,應著重解決以下問題:一對教學計劃科學合理的安排,詳細調查學生的性道德水平,進行摸底分析之后,立足于不同的情況,制定教學計劃,要與學生的實際相符合;第二,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教育部門應對教材認真研究,依據學生的不同層次,來編寫教材。同時在開展教學時,可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使教學效果進一步提升;第三,運用“雙邊”教學方法,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教學實踐活動,廣泛進行參觀訪問和社會調查等;最后,有效提高師資質量。高校之所以缺失性道德教育,師資力量的匱乏,是一個主要的原因。為此,應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
2、利用心理咨詢與輔導的輔助手段,實施性道德教育
大學生心理健康程度和性道德教育的時效性密不可分。而性道德教育的開展,可有效借助心理教育,以促進大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要提高性道德教育的實效,應采用對大學生個別的輔導和心理教育的方法,了解大學生的心理特征。使其能夠通過自身努力,對自身正常的性需求進行調節。同時規范自己的行為和心理,與社會道德規范相符合。心理輔導可包括兩種形式,即個別輔導和層面輔導。層面輔導是以講座和報告的形式,主要針對某個層面的學生開展輔導。為此教師應事先做好深入調查工作,使輔導工作有的放矢。個別輔導是針對個體進行的一種心理輔導方式,這種輔導方式更為具體,也具有較大的工作難度。輔導對象往往具有一定的心理問題,如心理輔導不及時,或效果不好,會使學生產生不良的道德行為,甚至會導致性犯罪和性偏差。目前,各個高校心理輔導機制還較為薄弱。究其原因,是沒有建立健全的輔導制度和機制,人員配置不合理,人手緊缺,教師工作缺乏主動性。為此,學校應設立心理輔導咨詢中心,經常對大學生開展心理調研,采用多種方法,將更好的服務提供給大學生。
總之,為了更好地解決高校性道德教育的缺失,高校應立足于思想道德教育視域下,采用多方聯動機制對大學生進行性道德教育。充分發揮學校和家庭的作用,利用課堂的主陣地,采用多層次、多方式和多渠道的教育方法,將宣傳和引導滲透到教育過程中,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的性道德觀念,并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湯曉穎.新時期女大學生戀愛觀探析[J].神州,2014(06)
[2]張光閃.論大學生性倫理與家庭性教育[J].經濟研究導刊,2013(30)
[3]趙冬鳴,夏鑫,卞穎桃.高校道德教育問題淺析[J].中國電力教育,2010(24)
[4]范小西,劉會可,寇譽元.高校女大學生戀愛觀存在問題的社會化因素探析[J].經濟與社會發展,2010 (01)
[5]張光閃.關于大學生性道德的幾點思考[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09(07)
[6]黃桂鴻,周耿民,王錦祥,彭林,蔡春花,龍文玲,辛崗.當代大學生性心理調查與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09(04)
[7]周玉珍,黃巧.湖南省部分高校大學生性現狀的調查與反思[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07(05)
課題項目:我國大學生性道德教育研究,課題編號:hnjm2015102。
作者單位:(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57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