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凱
鐘山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南京 210049
新時期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
許凱
鐘山職業技術學院江蘇南京210049
當前,隨著部分省份注冊入學制的實施,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有了新的突破。大量“90”后高校畢業生涌入社會,由于當今國際國內經濟和環境的不斷變化,就業問題成為他們亟待解決的問題。這給新時期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和機遇。本文將結合創新創業教育的必要性,分析教育現狀,并進行對策研究。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現狀;教育對策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引導勞動者轉變就業觀念,鼓勵多渠道多形式就業,促進創業帶動就業”。2010年我國頒布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對我國如何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提出了明確要求,由此開啟了我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局面。在高等教育大眾化趨勢下,現階段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性和復雜性,這對新時期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理念、就業策略、就業方式等方面提出新要求,由此,新時期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成為我國高校就業教育問題。
(一)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目標要求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當前各國綜合國力競爭的實質是科技和人才的競爭,而我國創新型國家的建設目標,必然要求培養一批高素質、富有創新精神的高科技人才。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基地,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教育則成為了高校教育的首要任務之一。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一個國家興旺的不竭動力皆在創新二字,大學生作為國家發展的后備力量,其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能夠有效地推動創新型國家的建設進程。
(二)緩解就業壓力,維護社會穩定需要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大眾教育背景下,大學畢業生每年倍增,由此帶來的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凸顯經濟危機了出來。逐年遞增的高校畢業生,源源不斷地涌入市場,給社會的就業帶來巨大的壓力,受“余威”的影響,加之我國經濟轉型的關鍵期,社會和國家無法滿足全部畢業生的就業需求。甚至有些大學生一畢業就面臨著失業的狀況,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不能解決好這種就業矛盾,會給社會帶來許多不安定因素,影響社會的穩定。高校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大力提倡和引導廣大大學生加入到創新創業行列中來,培養他們的創新創業精神,為他們提供能夠正確面對社會現實挑戰的重要途徑,同時有效緩解就業壓力,起到維護社會穩定的效果。
(三)提升新時期大學生就業競爭力,實現其自我發展離不開創新創業教育。當前高校中“90”后是主體,他們的成長環境造就了不同于其他年代的大學生的一些獨特個性。他們充滿激情但缺乏理性,富有理論知識但缺少實踐,追求利益卻又缺少規劃,在某種程度上與用人單位的需要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能夠有效增強大學生職業規劃能力,提高他們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提升他們的創新創業能力,更加輕松地面對社會現實的挑戰。
(一)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存在誤區。雖然幾乎所有高校都開設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設計”,但是在課程設計和課程安排上側重于引導職業生涯規劃,往往忽視了創新創業教育,這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積極性。另外部分教師在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時,更多的是針對創業務實技能上的教育和引導,忽視了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業思維以及創業能力的教育和引導。這種教育理念上的誤區需要在今后的教育活動中進一步完善,將創新創業教育提升到理念教育和素質教育的層面上。
(二)教育師資隊伍不完善。高校大學生生活環境相對比較單一,周圍接觸最多的就是老師和同學,在社會經驗和創業經歷上幾乎是一片空白,急需經驗豐富、引導有方的老師給予幫有效的指導和教育。而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大多是由就業指導中心的老師或輔導員老師負責,而這部分老師雖然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專業基礎,但在實戰經驗和實事案例方面有所欠缺,無法和學生分享。這就迫切地需要建立一支專業化、正規化的創業教育師資隊伍。
(三)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有待完善。創新創業教育起始于歐美發達國家,已有60年的歷史,已逐步形成比較完善的教育理論和結構體系。而我國尚未形成獨立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現有的相關課程大多屬于“職業規劃”,“就業指導”等系列,在教學內容,課程關聯性等方面比較薄弱,對學生學習后的能力和素質提升的目標以及人才培養的目標和缺乏明確的規定。課堂教學大多還是“紙上談兵”,主要側重在單調的理論教學上,缺乏實用性,對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上嚴重缺失。
(一)國家層面上,首先,完善相關制度,加快發展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的建設,為廣大大學生提供更多便利的有效的鍛煉場所。此外,加大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政策扶持,為大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和創業能力的提升提供相關制度保證。
(二)學校層次上,首先,加快大學生創新創業課題的相關研究,借鑒國外的優秀成果,加快建設和完善我國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其次,加大創新創業課程專業教師的培養和培訓力度,可以通過引進國內外相關專業或領域的優秀人才,充實并完善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師資裝備。
(三)學生層面,首先,努力學習理論知識,打下扎實的理論基礎,為以后的創新創業做好知識儲備,增強基本的就業能力;其次,加強自我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心理素質的提升,在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和激烈的社會競爭時,能夠保持積極向上,樂觀開朗、越挫越勇的心態;最后,學習之余要積極關注相關的政策和機遇。一方面要積極關注自身能力的發展,另一方面要關心時事政治,及時了解有利于自己創新創業的政策;還要積極了解市場動態,關注市場需求的變化,抓住一切有利機遇學習并且實踐,不斷積累自我創新創業的能力。
我國創新創業教育遲于歐美發達國家,在發展過程中還面臨著諸多問題和挑戰,但我們要吸取經驗教訓,結合國際國內環境,努力尋求適合我國社會發展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逐步建立起我國自己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1]文青等.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M].北京:研究出版社,2010: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