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亮
淺議微(慕)課和傳統課堂教學方式的對比
孟 亮
微課和慕課的出現,是當代信息技術融入教育領域的必然結果,是傳統課堂教育模式從教學流程、教學內容,直至課程體系結構性變革的必經之路。在高等教育的專業課程的教學中,建議采取“半開放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即將微課和慕課與傳統的課題堂講授相結合,采用“傳統課堂為主,微課和慕課自學為輔”的教學形式,來開展教學活動。
微課 慕課 教學方式
(一)實行傳遞——接受的教育方式
傳統課程教學注重傳授系統的科學知識,有助于學生在短時間內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傳統課程教學是以“傳遞——接受”為特征,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當學生在學習中出現問題或發生偏差時,教師能進行有效的控制,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努力,從而避免了走彎路。在傳遞—接受的教育方式下,學生基礎知識普遍比較扎實,學生的學習鉆研精神普遍得到較好培養,學生普遍有著良好的尊師重教以及崇高的道德觀念。
(二)學習氛圍好、效率高、便于管理
課堂教學模式的知識覆蓋面廣、系統性強、講解深入,有助于學生思維的集中,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專業性、綜合性強學科的學習效率;在班集體中學習,學生彼此之間由于共同目的和共同活動集結在一起,有著良好的學習氛圍,相互之間可以觀摩、啟發、切磋、砥礪,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集中在班級內學習,使教師能充分駕馭課堂,便于教師組織、監控整個教學活動的進程。
(三)不便對學生開展個性化教學
封閉式課堂教學的教學內容往往以某一特定的教材為主要依據,老師對全體學生同時采用相同的教學方法,學生面對的教學進度也基本按照老師講課進度進行,使課堂教學具有高度的同一化。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按一個模式培養學生,難以根據不同學生的接受能力、興趣點進行個性化輔導,不能因材施教,壓抑遏制學生個性的創造,不利于打造具有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專業人才。
(一)方便學生對學習的自主控制
由于微課、慕課是以視頻為主要載體發布在網上的一種開放式課程,學生觀看視頻的節奏快慢可以由自己掌握,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簡單的知識點可以快進跳過,較難的知識點可以回放、反復觀看、加深理解,方便學生自己控制學習進程;微課、慕課網上教學資源豐富,方便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所學內容,可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另外,學生的上課地點不局限在課堂內,可以自主控制學習時間,也可以利用零碎的時間來學習,提高時間利用效率。
(二)方便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
微課和慕課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課程容量微小、用時簡短,可以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在網上進行有效的傳播(如網上視頻、微博討論等),使網上課程種類大幅度增加,減少教學資源的浪費,提高利用率;每一個視頻都針對一個特定的問題,有較強的針對性,查找起來比較方便,滿足學生對不同學科、不同知識的學習要求,真正地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
(三)容易出現知識碎片化、講解簡單化
微視頻的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用時短,大多數的視頻都只有幾分鐘的時間,正是由于微課視頻時長的短暫性,使知識點容易出現碎片化的現象,內容講解不夠深刻具體,學生難以形成系統的學習思路,不適合專業性、綜合性強的高等教育的專業課程學習。
(一)課前和課后學生利用微課、慕課資源自主學習
在上課前,學生利用微課、慕課資源預先自學基本的原理、概念等內容,對專業知識有一個整體的初步認知;上課后,學生再次利用網絡資源整理復習知識要點,深化理解和掌握。
(二)課堂上教師注重系統講解和深化指導專業知識及應用
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在學生自主利用微課、慕課學習的基礎上,偏重系統分析、深化應用的專業知識講解,以互動研討式教學方法為主,并且給學生指導具體應用和前沿發展內容,保證學生自主學習的準確性、系統性、深入性、應用性。
(三)注重建設優秀的微課和慕課資源
高校應高度重視微課程的創新教學設計,積極鼓勵和扶持優秀微課程的制作。微課程的設計關鍵是要從教學目標制定、學習者分析、內容需求分析、教學媒體選擇等方面進行設計,這樣才能制作出“讓教師在較短的時間內運用最恰當教學方法和策略講清講透一個知識點,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按自己的學習完全掌握和理解一個有價值的知識點”的微課程,確保微課程能夠滿足學習者的實用、易用和想用的直接需求。
[1]王竹立.微課勿重走”課內整合”老路——對微課應用的再思考[J].遠程教育雜志,2014(5):34.
[2]王靜,劉霜.微課與翻轉課堂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嘗試[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10):165.
(作者單位:遼寧工業大學)
本文系2016年遼寧省教育廳教改課題“應用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培養的特色突破和差異化發展研究”項目部分研究成果。
孟亮(1976-),男,遼寧營口人,國際貿易學碩士,副教授,遼寧工業大學經濟學院,研究方向:國際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