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藝煒
以“兩學一做”為契機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發(fā)展
李藝煒
針對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諸多問題,全面認識和準確把握“兩學一做”的科學內涵,對于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chuàng)新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兩學一做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時效性低。由于理念滯后,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銜接不當,灌輸填鴨式教育模式下缺乏教學模式與教學手段創(chuàng)新意識,致使理論教育的時效性偏低。
其次,外來文化與日俱增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造成沖擊。在多元文化的沖擊下,當前高校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取向會受到影響,發(fā)生動搖,政治立場不堅定。
最后,網絡的開放性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難度。網絡時代下,信息的溝通打破了空間與時間的束縛,言論更加自由,致使網絡輿論難以得到有效把控。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面向的是廣大黨員群體,但同時也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些新思路、新方法。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從“學”與“做”全面抓起,既從理論知識方面學習,也在實踐能力方面提升,從而真正提高廣大學生群體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
“兩學一做”,基礎在學。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仍然要將大學生對于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和科學發(fā)展觀等內容的學習擺在十分重要基礎的位置。扎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是大學生思想政治品德與素質提升的堅實基礎。
“兩學一做”,關鍵在做。就是要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以學促做、知行合一,做“四講四有”合格黨員。這不僅明確了學習教育的根本方法和著眼點、落腳點,而且明確了新的歷史條件下合格黨員的要求和標準,不僅為廣大黨員,也為廣大群眾指明了行為規(guī)范和行動指南,
“兩學一做”,融入日常。這次學習教育不是一次活動,而是推動黨內教育從“關鍵少數(shù)”向廣大黨員拓展、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舉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應如此,要突出經常性教育的特點,把黨的思想政治建設抓在日常、嚴在經常。
(一)強化理論學習,進一步夯實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根基
學生在黨的建設、社會主義建設相關理論方面存在不足,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礎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論方面缺少了解,導致對于黨的由來及未來發(fā)展認識不足,對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長遠發(fā)展不能提出自己的想法。這就需要高校通過本次“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進一步加強基礎理論學習,深入貫徹“三會一課”制度,并結合學校、院系特點開展符合學生黨員,符合學生群體實際的理論學習教育活動,促進學生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
(二)注重隊伍建設,進一步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組織保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發(fā)展,需要一支強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骨干隊伍。這一隊伍當中不僅包含思想政治理論課專任教師,也包括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輔導員教師群體。因此,在選拔、聘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隊伍時,要重點考察,精心選拔,重點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引領能力,使這支教師隊伍能夠真正成為學生思想政治素養(yǎng)提升的指引者。
(三)創(chuàng)新學習方式,進一步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平臺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學生自身的年齡特點,高校開展學習教育活動在沿用原有較好的方式的同時,應該根據(jù)高校所在地域、高校整體情況、學生專業(yè)特點等創(chuàng)新學習教育的方式,根據(jù)學生不同的需求及特點,開展不同的活動,與學生日常的教學、科研和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不占用太多額外的時間,采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開展學習教育活動,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四)強調“關鍵在做”,進一步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實際成效
高校思想政治對于大學生群體的教育不能僅停留在理論層面,更應該實踐層面,通過搭建實踐平臺,創(chuàng)造實踐崗位等方式,使大學生將理論學習的知識內容轉化為實踐行動,真正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成效。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在更新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的基礎上,在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將現(xiàn)行教育與隱性教育相融合,實現(xiàn)教育內容與教育手段的創(chuàng)新,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實質內涵與要求體現(xiàn)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與實踐的教育中,為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價值,并為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yè)接班人奠定基礎。
[1]王邵霞.大數(shù)據(jù)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時效性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5(23).
[2]譚江林,吳玉梅.大數(shù)據(jù)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探究[J].思想理論教育,2016(3).
(作者單位;天津工業(yè)大學人文與法學院)
李藝煒(1988-),女,黑龍江大慶人,社會學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青年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