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慶磊
(武警廣州指揮學院 廣東 廣州 510000)
論精細化管理在部隊的應用
閆慶磊
(武警廣州指揮學院 廣東 廣州 510000)
習主席提出“能打仗、打勝仗”的強軍目標后,粗放式的管理方式已不適應當前管理工作。推進部隊精細化管理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糾正部隊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使全體官兵牢固樹立號令意識和責任意識,以從嚴治軍、依法治軍為根本目的,提升部隊戰斗力。
部隊;精細化管理;部隊管理
精細化管理是信息時代的產物,是現代管理理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種管理思想,不僅廣泛運用于現代企業管理、公共管理,而且對軍事管理活動也產生了深遠影響。貫徹落實習主席關于“要把嚴格管理和科學管理統一起來,增強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的指示精神,借鑒精細化管理理論,創新工作思路,改進管理方法,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我軍正規化建設與管理科學發展。
1.1 管理觀念不夠科學
存在觀念滯后、思維陳舊、視界狹窄等問題。有的精確管理理念不強,管理粗放、工作粗疏,組織不嚴密、指導不到位,遇到事情干部骨干只知道“喊”,對事物發展規律缺少思考;有的存在“以事故定乾坤、論功過”的錯誤做法,不能從部隊戰斗力需要來看待安全工作,不能把經得起實戰檢驗,作為評估安全工作的客觀尺度;有的管理不講效益,重形式輕質量,重過程輕效果;有的缺乏系統管理理念,認識片面,思維單一,方法簡單;有的法制觀念淡薄,制度松弛,紀律松懈,決策隨意,個人凌駕組織之上,不是靠組織抓管理,而是靠能人在治連,“人治”比較突出,還存在連隊主官串休、干部骨干休假時,連隊、班排亂成“一鍋粥”。
1.2 管理方法不夠優化
一些單位缺少層級管理,沒有做到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營連干部骨干缺少把工作落實到一人一事上,導致末端落實不好;缺少把愛護官兵生命與培育戰斗精神統一起來,把關心官兵個人發展與從嚴管理、依法施管統一起來;缺少把教育、訓練、管理捆在一起抓,只是單純地抓好某一方面工作,沒有聚合、缺乏合力;不能把思想、制度、技術、監督、防范形成有機統一整體。
1.3 管理機制不夠完善
管理人員培訓機制不夠完善,考核機制不夠健全等等,影響和制約了部隊管理建設的可持續發展。部隊缺少抓安全穩定的專門機構,沒有充分發揮好營連的安全小組、班的安全員作用,不能很好調動廣大官兵參與安全管理的積極性、主動性,不能做到事故苗頭有人抓、違紀行為有人管、異常行為有人報,缺少群策群力、群防群治的局面,在安全管理人員的選配、培訓、使用、管理上下的功夫不夠。
2.1 突出“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的管理教育核心理念
“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保持我軍革命性的根本原則,是確保我軍“打得贏,不變質”、從勝利不斷走向勝利的制勝法寶,是任何時候都不可動搖的核心理念。在管理教育改革創新中,一方面是要把“黨管組織,組織管人,人人管事”的管理教育文化特色突出出來,另一方面我們還需把人民軍隊的政治堅定性、思想先進性、組織協調性、行政管理的嚴肅性、業務管理的規范性、技術管理的嚴密性等我軍管理的教育文化特性突出出來,做到齊抓共管、層級聯動。
2.2 突出“以人為本”的管理教育治軍理念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也是我軍管理教育長期堅持的治軍理念,集中體現在兩個方面的原則:一是“嚴”,二是“愛”。對部隊建設和官兵的“嚴”,體現在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嚴,治軍管軍嚴,抓戰備、訓練、科研、后勤保障工作嚴,官兵政治信仰嚴、執行條令條例和規章制度嚴、履職盡責嚴、作風紀律嚴、完成使命任務嚴;對部隊發展和官兵的“愛”,體現在政治上愛護、組織上關心、思想上關懷、制度上規范、工作上尊重、生活上照顧、學習上保障、行為上明確、安全上保證。在精細化管理教育改革創新中,需充分體現管理教育“嚴”與“愛”的基本原則,處理好管理教育“嚴”與“愛”的辯證關系,做到持之有度、寬嚴相濟。
2.3 把握好管理干部“管理視角”置換調整的問題
精細化管理教育工作,要求管理干部既是一部高性能的“望遠鏡”,又是一部高性能的“顯微鏡”。即對自身管理工作既能看到“長遠”又能發現“當前”,既能審視“宏觀調控”又能掌握“微觀作用”,既能正確認識“還有看不到的地方”又能理性對待“還有看不見的東西”。管理干部要實現精細化管理教育工作有方法、落實有效果,“視角”必須隨著管理目標和對象在不斷地“置換”、不停地“調整”,在“置換”和“調整”中才能產生行之有效的對策。要具備精細化“管理視角”置換調整能力,首先是“認真”的問題。“認真”就是要求我們無論是對人還是對事,我們的“視角”始終是全方位的、是理論聯系實際的、是符合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是科學的更是實踐的,是態度的更是方法的。其次是“經驗”的問題。“經驗”來自于自身實踐和他人的言傳身教。在具體工作中,只有靈活運用他人的實踐思路和方法,才能體會到“為什么這么干”和“怎么干得更好”;在具體實踐中,對自己與別人所獲取的工作教訓有過比較、分析、歸納和總結,推而廣之避免在其他方面犯類似的錯誤,才能說有“經驗”;有了“經驗”,才能養成從不同“視角”看問題、權衡“人和事”的輕重緩急、理性分析判斷“形勢”進而得出正確結論的習慣。第三是“腦筋”的問題。一方面,“腦筋”,是我們對人和事是否養成了正確的思考“視角”問題。換句話說,就是需要我們養成“抬頭看路、埋頭做事”的“視角”習慣。“抬頭看路”需要我們明確方向、把握大局,會思考、能思考;“埋頭做事”需要我們親歷親為,勤思考、有心得。另一方面,“腦筋”問題,是我們是否掌握了用“換位思考”方式,去分析解決實踐中碰到的問題和現象的方法問題。面對各種具體問題,只有那些經過了多“視角”多“層面”研究和分析后形成的對策和方法,在抓落實中才能“對路子”、有效果。
[1] 王爽.大力推進精細化管理,不斷提高信息化條件下正規化建設水平[J].部隊管理,2014,4
[2] 黃擁軍.精細化管理—管理文化轉型的制勝之道[J]. 政工導刊,2012,3:7-9
[3] 方石平,馮南寧.軍事精細化管理探索[J].訓練與科技,2012,l:11-12
F23
A
1672-5832(2016)11-02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