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月清
包頭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內蒙古包頭 014030
內蒙古地區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開發研究
韓月清
包頭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內蒙古包頭 014030
依據《全民健身條例》的要求,探討內蒙古地區高校體育資源進行社會化進程的必要性,分析內蒙古地區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的可行性,構想內蒙古地區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模式,構建,內蒙古地區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互動平臺。發揮高校體育資源優勢,促進社會體育發展。
內蒙古;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
隨著《體育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和2010年《全民健身條例》等文件的頒布實施,以及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后,我國的體育重心逐步向全民健身轉移,鼓勵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全民健身運動,提升全民的身心健康水平,全民健身服務體系成為我國重要的工作任務,而學校體育是全民健身的重點、起點和基礎,且以群眾體育需求為導向。本文主要對內蒙古地區高校體育資源開發進行研究,充分利用本地區高校的資源優勢,積極主動地與社會體育互動,構建一套科學合理的互動平臺,為今后高校體育的教學、訓練、科研服務。在合理安排高校體育的前提下,更好地為社會體育服務,從而實現共同發展的雙贏模式。
2010年《全民健身計劃條例》的修改頒布,內蒙古地區全民健身計劃也全面貫徹并且大力實施,廣大人民群眾的健身意識逐步提高,“健康第一”、“崇尚體育運動”逐步深入廣大人民群眾的心中,全民健身已經發展成為體育文化建設。內蒙古地區的全面健身發展受限于體育專業健身教練缺乏、體育器材不充足、健身場地不足等多個方面因素,導致全民健身開展受限。然而,在內蒙古地區高校體育資源較為豐富,不僅擁有標準的體育運動場地,還有符合標準的體育設施以及專業的教師隊伍。因此,加快地區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構建高校體育資源與社會體育共享的平臺具有雙重價值。
高校有著優美的校園環境與標準的體育場館以及專業的健身教練,建立高校體育資源與社會需求互動的平臺,不僅能緩解社會公共體育場館設施不足的情況,還能充分利用空閑時間的高校體育資源,實現高校體育資源與社會共享,讓高校體育資源服務廣大人民群眾的體育需求,滿足廣大人民群眾體育文化需求。
(一)高校擁有標準的體育場地與體育設施
內蒙古地區高校體育場館資源豐富,擁有標準的體育場地和體育設施,另外,高校內除了資源豐富的體育場館資源外,還有一些非體育專用的場地也較多,用于健身也是不錯的選擇。在確保滿足在校師生體育鍛煉的情況下,還會有一些場館閑置的情況。所以,內蒙古地區高校豐富的體育場館資源,對地區全民體育建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
(二)有效利用高校體育資源
一般來講,內蒙古地區高校體育場館的教學使用都是集中在上午8點—12點,下午2點30—6點,而早晚的使用效能比較低,寒暑假、節假日的使用率不高,而這些時間完全可以向社會開放。所以,將高校體育場館資源對社會公眾開放,供社會大眾使用,從時間方面來講,既能確保正常的教學和訓練,又可以為社會提供健身的場所,這能充分提升體育場館的使用率,加快體育場館資源科學合理利用的社會化進程。
(三)專業的體育人才資源
高校內有高素質的專業的體育教師隊伍,不僅掌握專業的體育理論知識,更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還擁有較高的體育專業素養,良好的體育活動實踐經驗,具有較好的管理能力與組織能力,尤其是他們擁有扎實的體育知識、先進的體育理念和科學的健身方法,可以滿足地區群眾的健身需要。
(四)提高高校的社會影響力
開展內蒙古地區高校體育資源的社會化,實現高校和社會共享體育資源,不僅能加強社會和高校之間的聯系,有效融合區域環境下的體育文化生活,而且還能促進當地廣大人民群眾的體育文化建設,構建高校與當地之間的有效互助與溝通機制。能夠讓更多的人民群眾或者社會團體到高校來參加體育鍛煉,可以塑造高校的良好社會形象,獲得良好的社會聲譽,提高在社會中的影響力。
(一)開發高校體育資源要堅持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結合的原則
內蒙古地區高校所在地區均處于城區,受生活環境和文化層次的影響,消費觀念、健身意識較強,近年來人們生活基本的消費需求得到滿足之后,人們便把健康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要想健康水平提升體育鍛煉是人們的首選,在高校校園健身人群相對集中,高校體育資源具備了人流量多,服務半徑大,周邊居民消費水平較高的地理環境優勢,同時也具備了良好的開發優勢。
(二)要建立科學的管理系統,推動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進程。
內蒙古高校體育場館管理方面,已經建立合理的委托管理,正常的教學之外的場館設施進行委托管理,這樣是高校體育資源合理利用的重要保障,在開發中建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運行,這種機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最終表現為利益的合理分配,委托代理機制和激勵、約束機制協調起來,是實現高校體育資源效益最大化的保證。
針對當前經濟全球化的深入和高校體育資源不斷發展壯大的新形勢,為了更好建立一套高校體育資源與社會體育互動的平臺,本文對高校體育資源與社會體育的共享做了分析研究,本著內蒙古地區高校擁有豐富的體育資源,面對社區居民對學校體育資源的迫切需求,通過高校體育資源合理開發服務社會體育發展,建立社會體育與高校體育的互動平臺,彌補社會體育場地設施資源匱乏、健身指導員不足和社區居民體育文化意識淡薄等問題,借助高校體育發揮高校體育場地資源、人力資源和文化信息資源優勢,只有高校體育融入到社會體育中才能真正實現終身體育培養的目標,才能進一步深化高校體育改革,加快高校體育社會化進程,開創高校體育資源互動的新局面。
[1]國家體育總局.2001—2010年體育改革與發展綱要[J].體育科學,2001,21(3).
內蒙古教育廳高等學校科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NJSY13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