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長征 (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教師培訓與科研中心,210009)
利用場地器材落實“立德樹人”任務
高長征 (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教師培訓與科研中心,210009)
在場地器材布置、管理中,要體現規則意識,培養愛護器材和自覺參與力所能及的勞動習慣。《浙江省中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建議》的第5條指出:課前,按課時計劃完成場地布置和器材準備,進行安全檢查,要充分利用場地和器材,防止相互干擾;提倡讓學生搬運器材并建立輪流值日制度。有目的地組織學生布置、收拾器材,保養場地設備,以加強熱愛勞動、愛護公共財物的教育。在《技巧:多種形式的直體滾動練習方法》一課中,充分發揮學生體育骨干作用,引導學生相互幫助,順利完成每次練習變換中的場地器材布置工作,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積極主動精神,增強組織性、紀律性,從而培養團結友愛和互相協作的優良品質。
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器材輔助教學已被很多教師接受與采納,有效使用多媒體器材圖像、聲音或音樂節奏提高教學效果被廣泛認同。
音樂的節奏、歌詞內容也是落實“立德樹人”的有效載體。在《跑:直線跑的練習方法》一課中,利用音樂歌曲《清晨》——“清晨聽到公雞叫,喔噢!推開窗門迎接晨曦到,花香鳥語春光好,喔噢!今天又是一個艷陽照,早起運動身體好,喔噢!身強體健智慧也增高,奉勸大家要起早,喔噢!美好時光不要辜負了……”這些歌詞與歡快節奏的配合,可以讓學生更加投入地參與游戲,升華情感。這些都能讓學生體會體育運動快樂和表達“幸福”的方式。因此,利用好這些教具、器材的特點,傳播運動的正能量與養成鍛煉習慣的重要意義,能起到潤物細無聲效果。
在許多運動項目中,通過合作使用器材,能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思想,打造團隊合作精神。在體育運動中,很多項目是依靠團體內成員之間的密切配合的,除了球類運動之外,其他運動項目也可以有效利用這一形式。如《技巧:多種形式的直體滾動練習方法》教學中,執教教師利用廢舊瓦倫紙箱和膠帶紙制造了“傳送帶”,能容納5~6位學生在合作中練習直立“滾翻”前進比賽,這項運動需要集體之間的密切配合。對于這些運動,學生會在實際訓練時深刻地體會到,要想在比賽中取得勝利,成員之間的密切配合、優勢互補是關鍵,而要做到這一點,就要互相信任、溝通順暢。
在體育課堂教學的準備階段,教師還可以和學生一起自制器材,以此開展動手、動腦、創新活動,進行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熱愛勞動等優良品德教育,還可以倡導低碳、環保的行動。特別是在體育器材不足或教學需要的情況下,要發動學生制作或修理簡單的器材,如縫制小沙包、做毯子等。
在《跑:直線跑的練習方法》一課中,利用飲料瓶和一些柔軟的塑料材料制作器材,變廢為寶,向學生滲透環保理念的同時,還有效地兼具了美觀性和安全性,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弘揚了艱苦樸素、不畏困難的精神,充分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從課后學生爭相要求把它當成紀念品收藏的程度,足可見自制器材“金箍棒”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