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琴 陳敏(湖南涉外經濟學院體育學院 湖南長沙 410025)
?
民辦高校體育表演專業學生就業力培養體系研究①
徐曉琴陳敏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體育學院 湖南長沙 410025)
摘 要:中國高校教育不斷發展和改革,高校畢業生問題受到國家高度重視,社會各界更是格外關注民辦高校的就業率。體育表演專業的畢業生形勢并不樂觀,在就業市場競爭中所面臨的挑戰和壓力越來越大,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學生的就業工作開展如何,對體育表演專業的發展將產生極大的影響。該文通過對民辦大學體育表演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現狀進行調查,分析其就業難的原因,對培養相關專業學生就業力提出對策。
關鍵詞:民辦高校 體育表演 專業 就業力 培養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指出“民辦教育是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和促進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民辦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之重要性不言而喻。 隨著民辦教育的迅猛發展,其在社會多個領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體育表演專業是近年來誕生于體育院校的新專業,畢業生面臨的就業形勢也是非常嚴峻,對各大高校尤其是民辦高校而言,該專業學生的就業問題仍是一個瓶頸。
1.1民辦高校大學生的就業現狀
自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民辦高校得到了迅速發展,成為了高等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到目前為止,我國民辦高校已有1 600余所,其中有近200所民辦高校得到國家認可,并頒發了國家認可畢業證書。每年進入民辦高校的學生也不在少數,與普通高校相差無幾。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民辦高校是市場經濟的產物,是以民辦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工作直接影響其健康穩定的發展。
1.1.1優勢
為了促進民辦高校的發展和學生的就業,黨和政府提供強大的支持,已經制定和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文件。對于民辦高校而言,往往最注重的就是學生的就業率,為了及時捕捉人才市場的空缺,很多民辦高校已經采取了切實可行的措施。好多民辦學校是由中專學校轉變而來的,培養應用型人才是他們的辦學理念,注重對理論知識的學以致用是他們對畢業生的要求和目標。同時,民辦高校積極開展職業培訓,提升學生的就業意識。
1.1.2劣勢
與公辦高校相比,民辦院校往往教學管理理念和相應的監督機制欠完善。注重培養畢業生的就業能力本是好事,卻因為忽視了師資力量及后勤保障而對我國未來人才需求的預測出現偏差。通常來講,民辦高校的錄取線偏低,這會導致一個普遍問題,就是人們對民辦高校學生有偏見,對畢業生的文化水平及思想素質會有所懷疑。這就使得民辦高校的畢業生很難往更高的職位發展。另外,很多用人單位在對民辦高校學生的認知上還存在許多誤區。由于對求職者能力無法全面真實地了解,用人單位總是會片面追求畢業生的文憑和學歷,對民辦高校的畢業生往往持觀望態度,甚至直接排除在外。這種對民辦大學生的不公平,加劇了他們的就業難度。
1.2體育表演專業學生的就業現狀
體育表演藝術是一門交叉性學科,它融合了體育和藝術,當今的體育學科早已不僅僅是單純的體育學科了,其中不斷加入了大量的美學因素,而且還有相當多的藝術因素融在其中。比如人們常見的藝術體操,其中不但考慮到美學因素,而且許多藝術因素如音樂、美術、服裝等也被加進來。與此同時,藝術學科中也不斷融入體育因素,很多好的藝術作品是以體育作為題材的,如體育建筑藝術、體育雕塑藝術、體育音樂藝術等。也就是說,體育和美術、音樂以及其他藝術已經能夠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其發展前景應該是可預見的、有光明的。但是體育表演專業畢業生就業之路并不順暢。
1.2.1社會競爭激烈
對于體育藝術類的學生而言,他們的就業路徑十分狹小,因為,首先這個專業與音樂學院和師范類專業就有相通之處,原有這些院校和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就比較困難了,體育表演者就更難。更何況,有些人從小就開始學習體育表演,基本功練得很扎實。也就是說,大部分本專業的學生在專業能力和知識結構上并不是一流的,無形中增大了畢業生的就業壓力。
1.2.2大學生自身存在問題
就目前來講,不管是公辦大學還是民辦高校,大學畢業生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不能正確給自己定位,簡單來說就是心氣高。大部分是達不到用人單位的工作狀態的,學生自己的價值取向和就業觀念卻不同程度地不合時宜。再加上學生在學校普遍缺乏廣泛的知識積累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他們在應聘場合本身就處于劣勢,或者因為語言表達能力不強不能夠充分表現自己。這都是導致他們擇業、就業成功率不大的重要因素。
1.2.3學校培養方案不成熟
體育表演專業的課程設置來其實是存在著某些問題的。首先是課程設置存在重復,培養模式與其他專業沒有太大的區別,使得自身專業特點顯不出來;其次是專業分得過細,這樣一來專業服務面變窄了,學生的學科視野就不會很開闊,看到的不夠多,了解到的也不夠詳盡,這都使得學生就業渠道難以拓寬。學校的培養方案要著重于知識、語言、技能和職業素質和道德,講究實效,才能迎合市場全能型綜合人才的需求。
2.1調整課程結構
目前多數民辦大學的課程設置與市場需求存在差距,學校需要培養的是具有一定技能的有較強就業力的人,包括要有好的心態和積極進取的精神。因此,民辦高校首先要調整專業課程設置,裁剪掉不符合實際的沒有特點的陳舊科目,以市場為導向增設一些對企業項目能有了解和對實際崗位培訓有訓練作用的科目,但要注意科目數量不宜多,要精簡。為了讓學生涉獵領域更廣泛,視野更開闊,學校應該對課程布局重新規劃,增加選修的比重,必修課程可以相對減少一些。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選擇學習內容,更有利于他們發展個性,發揮所長。
2.2建立學生自我測評體系
提升體育表演專業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包括個人特性、工作能力和團隊技能。讓大學生通過自我測評能夠找到自身不足,在選修課程中加強訓練,讓自己各方面變得更優秀。尤其是在求職前,大學生通過自我測評正確認識自己,也正確面對即將面對的就業環境,正確處理好個人志愿與社會需求之間的關系。只有進行最客觀地評價,大學生才能在社會上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2.3借鑒西方國家培育人才的方式
眾所周知,西方國家的學校教育更注重人才培養,民辦高校應該適當借鑒。把體育表演專業學生的培養分成兩個階段:一階段注重學生個人全方面的發展;二階段在尊重學生個人意愿的前提下,根據社會發展趨勢和需求具體培養學生的能力。
2.4開設就業指導和實訓課程
能力是練出來的,學校應該安排一定的課程對學生的就業能力進行訓練和指導,目的是幫助學生根據個人特點選擇合適的職業。積極為學生提供實習和參加活動鍛煉的機會,讓學生對就業方向有親身了解和體驗,合理調整自己的大學生涯規劃。對于體育表演專業的學生,可以建立校園健身房,以校園生活為主題,學生自己實行管理、服務和銷售。一方面為學校的文化產業服務,另一方面學生體驗生活鍛煉了能力。
通過對民辦高校體育表演專業學生就業力培養措施的分析,相信能幫助民辦高校體育表演專業的學生找到正確的就業方向,使他們能調整好心態,積極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做最優秀的自己,實現人生的價值觀。
參考文獻
[1]崇玉萍,吳本連,郝利玲.安徽省高校體育表演專業人才培養及發展策略研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6):595-600.
[2]葉國倉.體育藝術表演專業大學生就業對策的探究[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0(12):69-70.
[3]周平,易清,蔣雄軍.體育表演專業學生就業形勢及對策分析——以湖南農業大學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14(7):138-139,143.
[4]鄭霞,趙康杰.高等體育院校體育藝術類專業培養模式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14(4):61-66.
[5]馬志遠.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民辦高校應用型廣告學人才培養模式[J].教育與職業,2014(29):115-116.
中圖分類號:G807.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6(b)-0070-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7.070
作者簡介:①徐曉琴(1981—),女,漢,山西臨汾人,碩士研究生,湖南涉外經濟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民族傳統體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