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光
(西安科技大學體育部 陜西西安 710054)
跆拳道運動的教育價值及其在高校體育課堂上的教學開展①
楊曉光
(西安科技大學體育部 陜西西安 710054)
基于跆拳道運動項目的特點和教育價值,建議加大對跆拳道運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宣傳力度和開展力度,以便充分發揮出跆拳道運動在高校體育課堂上的健身價值、健心價值和人文教育價值。對此,將結合高校跆拳道運動的教學實踐,就跆拳道運動在高校體育課堂上的有效開展策略進行研究。
跆拳道運動 高校體育 教育價值
跆拳道運動起源于朝鮮半島,由于格外注重“仁、義、禮、智、信”,所以自傳入中國以來,其綜合教育價值就充分體現出來,受到大學生等青少年一代的廣泛歡迎,跆拳道課程也被適時地導入到大學體育課堂上[1]。但在高校跆拳道教學的具體實踐中,很多教師過分強調跆拳道運動的技擊教學和動作訓練,反而忽略了跆拳道運動對學生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功能,從而限制了高校跆拳道運動項目教學的有效性。該文將會在分析跆拳道運動教育價值的基礎上,就跆拳道運動在高校體育課堂上的教學開展策略進行重點研究。
將跆拳道運動導入體育課堂,不僅有效豐富了高校體育的教學內容,也讓學生有了更多的選擇。跆拳道是一種優秀的傳統體育項目,它體現著優秀的傳統文化,其教育價值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能夠起到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
1.1 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改善
跆拳道作為一項體育運動項目,學習和練習跆拳道對大學生身體素質的改善是顯而易見的。跆拳道的技術動作需要全身各個部位協調配合,具備較好的身體協調性,有一定的身體抵抗力和抗壓力,所以學習和訓練跆拳道,可以很好地增強學生的體質,強健學生的身體,尤其是在長期訓練的情況下,身體素質的改善是顯而易見的。而且,將跆拳道教學與學生的課外活動相結合,通過跆拳道社團、跆拳道俱樂部等形式,可以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跆拳道運動中來,促進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
1.2 增長學生的體育文化和健康知識
跆拳道運動在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中,受到了韓國以及東方傳統文化的熏陶,歷經千年,滋養不斷,跆拳道運動作為韓國的一項傳統運動項目,處處體現著東方的傳統文化與倫理道德的智慧[2]。跆拳道運動的精神中也顯示著現代競技精神與古文化思想的融合,所以讓大學生學習和參與跆拳道運動,可以有效拓展學生的體育文化視野。同時,跆拳道運動不但具備了卓越的技能,而且還蘊涵著力學、醫學等多個方面的知識,所以學生學習和訓練跆拳道運動的過程本身也是學生增長體育健康知識的過程,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健身習慣。
1.3 培養學生德育素質和人文情感
在跆拳道運動的學習、訓練與對抗活動中,不僅要講禮儀、講道德,還會涉及到多種形式的人際交往活動,所以跆拳道教師或教練在教學活動中都會開展一些武德教育和禮儀教育,這對學生德育素質和人文素質的培養將是非常有利的。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繼承和發揚跆拳道運動中講禮儀、講道德等優良傳統,加大學生跆拳道交際活動的開展,讓學生明白做人的道理,提高學生的武學禮儀、武學道德修養,促使學生形成更加健全的性格品質,不斷提高思想道德素質。
1.4 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
基于跆拳道運動的技擊特點和文化內涵,跆拳道運動還可以有效促進學生智力素質的發展。學生在練習跆拳道時,不僅要有效集中個人的精力與注意力,認真做好每個技術動作,還需要在對抗中根據對手的動作做出快速的反應,所以經過長時間的練習,學生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反應能力、思維能力和觀察能力,促進自身智力的開發,進而有效滿足體育教育中培養學生創新、動腦、實踐等多方面素質的教育需求。
1.5 改善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
跆拳道運動項目的教育功能是多方面的,除了基本的健身功能外,還具有顯著的健心功能[3]。學習跆拳道可以使學生的意志品質和心理素質得到良好的發展,這也是學習跆拳道的意義之一。在跆拳道運動中,學生的意志品質參次不齊,心理承受力也不盡相同。學習跆拳道可以形成對學生意志品質的全面鍛煉和培養,使其朝更堅韌,更積極向上的方向發展。跆拳道遵循的精神宗旨是“忍耐克己、百折不屈”,這些精神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會對學生的意志品質產生一定的影響。如跆拳道運動可以有效培養學生忍耐、謙虛、堅毅、頑強、堅強不屈、吃苦耐勞的精神,而這恰恰是很多大學生心理素質中的相對欠缺的。
2.1 加強宣傳,提高認知
跆拳道運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有效開展,必須以有效宣傳為前提,只有讓學生充分了解跆拳道運動的文化內涵、精神內涵、健身價值、娛樂價值、交往功能等教育價值,才能確保學生可以全方位感受跆拳道項目的運動魅力,吸引更多的大學生參與其中,減少體育教師的教學阻力。因此,在選課之前,體育教師應當對跆拳道運動常識、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等進行立體化的宣傳,避免學生體育選課的盲目性[4]。在平時則可以通過體育社團、俱樂部、體育文化節、跆拳道比賽等載體進行傳承教育,讓更多的學生可以認識跆拳道、習慣跆拳道,并最終參與到跆拳道運動的學習活動中來。
2.2 豐富和延伸跆拳道教學途徑
眾所周知,一個體育運動項目,學生選課并進行學習通常只有一個學期的時間,教師在課上往往也只能傳授最基本的體育知識和運動技能。但跆拳道運動是一個非常有文化內涵的體育運動項目,跆拳道運動技能的提升更是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體育教師應當豐富和延伸跆拳道教學途徑,將課內教學與學生的課下訓練進行有機結合,加強對學生課下訓練的自我指導,積極創設跆拳道社團,開展俱樂部教學或跆拳道表演等活動,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讓跆拳道教育活動更具有趣味性、集體性和有效性,這樣才能實現跆拳道教學的事半功倍。
2.3 優化跆拳道教學環境
正規的跆拳道教學與訓練,需要在跆拳道館中進行,但是很多高校現在顯然還不具備這樣的條件。有條件的高校可以通過增加投入的形式創建跆拳道館,組建專門的跆拳道教學場所;短期內沒條件的學校可以通過對體育場館等教學資源的優化與整合,貼近跆拳道教學需要來優化跆拳道教學的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營造出平等、和諧、民主的跆拳道教學氛圍,激發出學生的跆拳道學習潛能與熱情。
2.4 完善跆拳道教學的師資隊伍
為了讓跆拳道運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得以有效實施,高校還必須增強教師培訓的投入,不斷提高體育教師在跆拳道教學上的綜合教育素質和教學引導能力,這樣才能為跆拳道的課上教學與課下引導提供相應的支持。同時,在高校的跆拳道教學實踐中,還應當嚴格要求教師的教學標淮,實施對教師開展教學評估工作,督促教師不斷反思自己、提升自己,以更加積極的職業態度投入到跆拳道教學的實踐活動當中。
總之,跆拳道運動是一項非常適合高校體育課堂教學的運動項目,它不僅可以改善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還可以培養大學生的文化素質、道德素質,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因此,高校體育教育工作者要加大對跆拳道運動的宣傳教育力度,加大跆拳道課程建設的力度,完善跆拳道教學的軟硬件條件,從而為跆拳道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更加堅實的保障。
[1]李大勇.跆拳道運動的教育價值分析[J].體育世界,2012(8):81-82.
[2]任曉鳳.跆拳道禮儀內涵及其價值[J].少林與太極(中州體育),2012(2):18-20.
[3]李軍.普通高校跆拳道俱樂部教學探討——以中國藥科大學跆拳道俱樂部教學為例[J].運動,2010(4):105-106.
[4]滕素革,王雪峰.淺析跆拳道對大學生素質教育的促進作用[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7(5):94-96.
G852.19
A
2095-2813(2016)10(a)-0021-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8.021
①楊曉光(1979,4—),男,漢,吉林伊通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