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華
(迪慶州香格里拉中學 云南迪慶 674400)
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對策研究
李桂華
(迪慶州香格里拉中學 云南迪慶 674400)
交通運輸的迅猛發展,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出行,如今人們都喜歡以車代步,加之體育鍛煉的缺乏,導致一系列健康問題的出現。隨著素質教育的改革,各個高校對體育課程日漸重視,并為學生引進了一批先進的體育運動設備,用于豐富學生的體育活動,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基于此,該文就以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對策研究為論文課題,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高中體育教學 終身體育意識 對策
對高中學生而言,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除了能培養和提升其個人的身體素質之外,還能鍛煉人的意志力,使其在踏入大學乃至社會后,不會因為一時的挫折而退縮。如今高考項目中,體育課程的分數幾乎不占據任何比重,很多高中體育教師也將體育課當作學生的減壓舒緩課,久而久之,高中體育課程逐漸被“廢置”。隨著終身體育鍛煉思想風潮的崛起,越來越多的高中學校開始意識到終身體育意識的重要性,從而積極改善體育課程。
1.1 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意義
高中體育教學最初的目的是強健學生體魄,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使其有個積極陽光的心態迎接高中3年繁重的學業壓力。高中體育教學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目的在于讓學生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好習慣。據有關記載:終身體育意識的思想風潮最初誕生于20世紀60年代,主張體育應該貫穿于人的整個生命,不應該有任何局域、時間和年齡限制,終身體育的提出,是需要人們終身進行體育鍛煉,掌握體育能力,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隨著社會的發展,終身體育的認知范圍也隨之不斷擴大,還增設了很多相關因素,比如興趣、毅力、體育技術等。
1.2 高中體育教學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教學現狀
1.2.1 高中體育教學存在局限性
我國高中體育教學中,普通高中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存在嚴重的缺乏,首先高中體育教學在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認知上存在局限性,認為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僅僅是讓學生進行體育學習和鍛煉。基于此認知背景下,高中體育教學多數以體育基礎講解和體育活動鍛煉為主,授課內容枯燥無味,顯然提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長此以往容易讓學生產生抵觸情緒[1]。
1.2.2 高中體育考試對學生要求較低
一些高中學校因體育成績不列入最終的高考成績,所以在課程教授上,也秉承著讓學生多休息的原則,盡量選擇一些體育考試測評的項目讓學生進行鍛煉,一來怕耽誤學生的上課訓練,二來擔心學生身體受到傷害。如今體育考試總成績是百分制,主要考試內容包括身體素質和專項技術兩個部分,身體素質占據60%,分為4個項目(百米賽跑、立定跳遠、原地擲鉛球以及800m賽跑),專項技術練習則是一個項目總分按照40分計算,學生所選擇的體育項目眾多包括籃球、武術、足球、游泳等[2]。一般情況下,高中生體育考試都只是為了應付,所以體育考試中的成績多數只需要通過及格線即可,并沒有對其進行特殊的要求,即便沒有通過測試體育教師也會篡改學生的成績,讓其合格。
1.2.3 很多高中生缺乏體育鍛煉意識
除了以上高中體育教學問題之外,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問題還出現在學生個人身上。從整體的高考視角看,學生面臨著繁重的升學壓力,即便是課余休息時間都用于各科輔導學習,個人休閑時間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學生并沒有充足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因而,很多高中生會放棄體育鍛煉,尤其是女學生,本身就對體育鍛煉有所抵觸,一旦時間調整不開,很容易放棄體育鍛煉。
缺乏毅力也是讓高中生中途放棄體育鍛煉的原因之一。高中階段,本身就面臨繁重的生活壓力,所以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即便是一些喜愛體育鍛煉的學生,在繁重的課業壓力和不良天氣面前也會出現望而卻步的現象[3]。根據一項調查報告顯示,高中學校中經常進行體育鍛煉的人數為12.5%,每周鍛煉1~2次的學生人數為23%,基本不鍛煉的人數高達65%。從這些調查數據可以獲知,高中生除了缺乏終身體育意識之外,還沒有形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嚴重缺乏體育意識。
1.2.4 應付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測試
國家新修訂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適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學、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普通高等學校的學生,將學生按照年級劃分為不同組別,身體形態類中的身高、體重,身體機能類中的肺活量,以及身體素質類中的50m跑、坐位體前屈為各年級學生的共性指標。一般而言,高中生體育健康測試都是為了應付,所以在真實的健康測試中,會有老師負責檢測,并私自修改檢測數據,讓高中生能符合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
2.1 改善體育教學內容,激發學生興趣
平心而論,高中體育教學課程新課改的目的是促進學生對體育活動的熱愛,進而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因而,在高中體育教學原有課程內容上還增設了羽毛球、乒乓球、跆拳道、游泳、瑜伽等契合新時代氣息的體育運動,給予學生更多的體育選擇,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4]。除了高中體育教學內容的改變外,高中體育教學也由原本的單向教學,變為互動式的雙向教學,一方面,讓教師可以多多聽從學生的意見,更加深入地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另一方面,讓學生深入了解體育課程的學習內容,對終身體育意識有一個全面系統化的認知和了解。
2.2 增加體育鍛煉課時并增設體育設備
高中體育教學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首先要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并借助學習環境的帶入,讓學生自覺投入體育鍛煉之中。良好的體育教學環境,既需要體育教師根據高中生的需求進行課程內容改善外,還需要給學生提供其所需要的鍛煉器材,給予學生更多的運動選擇[5]。比如,高中學校可以開展跆拳道館、瑜伽練習室以及游泳池等體育活動項目館,并舉辦體育節、運動會,讓學生可以將自己所學的項目進行展示,并給予一定的嘉獎以示獎勵。此外,為了讓學生有更多的體育運動時間,學校可以根據現有的課時安排,每一周或是每兩周增設一節體育課,讓學生充分得到鍛煉和發展。
2.3 監督學生的體育鍛煉,培養其忍耐力
高中體育教學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此期間,單靠學生個人的毅力堅持是萬萬達不到終身體育鍛煉的目標的,因而還需要體育任課教師對學生日常體育訓練項目的監督和看管[6]。俗話說,“90天可以養成一個穩定習慣”,在高中學校允許的情況下,學校可以集體組織長跑運動,并讓任課教師予以監督,讓學生能在教師的監管下,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地完成此次的體育訓練目標。
綜上所述,高中體育教學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是一個長期的訓練過程,在此期間,需要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鑒于目前高中學校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忽視以及體育鍛煉項目的匱乏,使得高中體育教學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對此,還需要校方積極進行高中體育教學的課程改革,進而達到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目的。
[1]才俊.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對策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32):37,38.
[2]王益.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體育教學創新思維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3,3(7):69,71.
[3]王明清.探討如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J].速讀(中旬),2015(11):5.
[4]雷錫偉.新課程背景下高中體育教學整合信息技術的實踐與建議[J].中國電化教育,2015(z1):252-254.
[5]肖前鑫.基于高中體育教學中體育游戲的運用研究[J].亞太教育,2015(26):234.
[6]何美娥.誘趣教學法視閾下的高中體育教學創新路徑探究[J].才智,2015(8):254.
G807
A
2095-2813(2016)10(a)-0061-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8.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