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洪濤
(貴州省黔西縣長堰中學,貴州 黔西 551518)
初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處理方法的探析
史洪濤
(貴州省黔西縣長堰中學,貴州 黔西 551518)
本文對初中英語教學進行探究法分析,闡述了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關處理方法,以此來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量。
初中英語;問題;處理方法
在英語教學中發現,大部分學生能苦學但興趣不濃或不能持久,整天相當部分時間忙于英語學習,但效率比較低。部分教師與學生關系比較緊張,師生不能形成合力,教師教的苦,學生學的累,付出與收獲不成正比,造成這種現狀的既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為此,要探討解決英語教學中存在問題的策略。
(一)語言知識與運用語言的關系。衡量一個人外語水平的高低,其標準是看他運用外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如何。語言知識是為交際能力服務的,語言知識也只有通過言語交際活動才能得到鞏固和被牢固地掌握。語音、詞匯、語法等知識中只要缺一,語言的信息交際就會中斷。語言知識的重要性,由此可見。另外,語言知識的掌握不是靠講,而是靠練,它只有進行言語操練,在情景中加以運用才能被理解和掌握。英語課是實踐課,它必須要通過聽說讀寫的反復操練才能形成自動化的習慣。語言形成習慣,也僅僅是掌握運用外語的一個條件,并不等于掌握了語言運用能力。掌握語言知識是外圍,形成語言習慣是中圍,培養創造性的言語交際能力是核心。
(二)如何克服聽說讀寫脫節的問題。有人形象化地把聽說讀寫脫節的現象稱之為“文盲英語”,聽說能力似乎尚可,然一旦動手就錯誤百出,患了一種“半身不遂”病。就是這種所謂“還可以”的聽說能力也是一派虛假的繁榮。究其原因,其一是基礎知識未過關;其二是聽說讀寫技能訓練各環節側重不一,很多因時間分配不夠而忽略了讀寫這一環節,時間一久,也就自然形成了幾種技能的相互脫節。聽說讀寫幾種技能本是互為依存,相互促進的,由于相互之間的脫節,從而導致了作用于彼此之間的能量浪費。那種以整體結構發生作用的能量往往大于個體相加的和的能量。要想使學生的四種技能發揮最大的整體效應,使學生的知識向運用能力轉化,這就要做到語言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有機統一。聽說讀寫幾種能力既是教學的目的,同時又是教學的手段。語言基礎知識的傳授必須通過四種技能得以實現。深刻理解和領會外語教學原則。這些外語教學的基本原則是管小道理的大道理。只有明悟這些大道理,才有可能使外語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高屋建瓴,站在宏觀的角度來俯視教學中的問題。教師可適當的增加抄寫、聽寫和一定量的語法練習,以解決文字讀寫能力差的問題。
(一)傳統應試教育。有些教師上課停留在原始的教學狀態中,沒有語音室,沒有幻燈片,沒有電腦等現代化的手段來輔助教學,甚至連錄音機都少用,從始至終都只靠教師講述,根本提不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參加中考和高考,只有筆試,不考核學生的聽說能力。為了適應學生答卷的要求,很多教師不注重聽說訓練,學生滿腦子裝的全是語法、句型和條條框框,聽說能力很差。
(二)厭教厭學。有些教師不能透徹地掌握教材,處理課文缺少靈活性,教學方法呆板,又不善于學習別人的長處和更新知識,長年累月地重復這種教學,感到厭煩。另外,有些教師教學任務重,既當班主任,又同教幾個班,還有中高考壓力,一天忙于教學等事務之中,時間一長,也容易產生厭煩情緒。學式。學生學習死記硬背,有些學生甚至不識音標,不會拼讀單詞。往往按照單詞的字母順序,象讀電話號碼那樣反復背誦、書寫生詞。結果,學生的“努力學習”收不到應有的成效,學過的單詞念不準,新的單詞不會念,加上作業過多,越學越吃力,就會在心理上產生害怕、厭惡甚至抵觸的情緒。
(一)提高教師自身素質,轉變教學觀念。教育的直接實施者是教師,教師的思想、學識和能力直接影響著素質教育的效果。英語教師要熟練地掌握教材,駕馭教材,超越教材,不僅要掌握所授學科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而且對這門學科的歷史、現狀、未來發展、社會功能以及與鄰近學科的關系等等都要有較多的了解研究。事實還證明,學生對英語水平高的教師本身就比較尊重。要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首先是教師應該深刻認識到這種轉變,并在實踐中應用,才能真正貫徹素質教育的理念。
(二)改善課堂教學方法。在教學中貫徹交際性原則,要把交際作為語言學習的根本目的,要采用各種操練形式,要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要使他們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具體來說就是要堅持用英語講課。用英語講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有利于向學生提供大量說英語的示范,便于學生口頭模仿,有利于激發學生說英語的欲望,培養他們聽力和口語的表達能力,并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三)創設情景進行教學。古板的句型操練,學單詞, 會讓英語課變得枯燥乏味。新世紀的課堂教學應該是多種多樣的, 把學生生活中的情景搬到課堂中來,以真實的生活感染學生,充實教學內容,讓學生在情景中大膽的說英語,從而培養他們運用英語的能力。輕松的學習環境是學生學好的關鍵, 在各種愉快的情景中學生能夠親身體驗到學習英語的快樂,進而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在特別緊張和有壓力的環境中我們每個人的學習效率是不高的。情景教學一方面減少學生說英語時的壓力,另一方面又為他們的學習增加了樂趣,達到了寓教于樂的效果。
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關鍵在教師,雖說學生是主體,是內因,但沒有教師主導作用的充分發揮,要想大面積提高學科教學質量是一句空話。再一點就是好的方法其實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的或是我們正在使用的方法,但關鍵是我們怎樣將其進一步細化落實,進一步增加其實效性的問題。所以只要英語學科教師在平時的工作中,切實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為出發點,以提高學生英語學科學習成績為目標,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先進的學習方法為歸結點,多學習別人先進經驗、多反思自己教學得失、多改進自己教學方式、多總結自己教學方法、多提高自己教學水平,英語學科的現狀就一定能改變,我們的目標就一定能實現。
[1]楊旭,高中英語課堂提問存在的主要問題及策略研究[D]. 東北師范大學, 2011.
[2]楊小蘇,初中低年級英語課堂提問現狀的調查和研究[D]. 華東師范大學, 2012.
[3]海真真,高中英語課堂提問調查[D]. 河南師范大學,2012.
G633.41
A
1671-864X(2016)11-02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