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雪婷 劉佳鑫 李迪(大連工業大學,遼寧 大連 116034)
?
視覺傳達設計中的視覺疲勞現象分析
孫雪婷 劉佳鑫 李迪
(大連工業大學,遼寧 大連 116034)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視覺傳達設計問題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度,但就當前現狀來看,基于視覺傳達設計不斷發展的背景下,人們逐漸凸顯出視覺疲勞問題,同時由此形成了不良的閱讀習慣。為此,當代視覺傳達設計領域在可持續發展過程中應著重提高對此問題的重視程度,由此營造良好的視覺傳達空間,并就此滿足人們信息獲取需求。本文從視覺傳達設計中視覺疲勞現象的凸顯分析入手,并詳細闡述了緩解視覺疲勞現象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視覺傳達;設計;視覺疲勞
就當前的現狀來看,視覺傳達設計中視覺疲勞現象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從web網頁端視覺疲勞角度來看,誘發視覺疲勞的因素主要歸咎于網頁排版、字體大小、文字底色等,即不良的網頁設計效果將促發閱讀者產生視覺疲勞現象,并就此呈現出視覺模糊的問題。例如,部分網頁在制作過程中為了追求美觀性,即將網頁中文文字控制7磅,同時英文為5磅,繼而促使閱讀者在長時間閱讀的基礎上呈現出眼睛松弛的問題。此外,在網頁制作過程中深色背景反白色的顏色搭配方法,亦會降低文字辨識性,誘發視覺疲勞問題。為此,當代視覺傳達設計領域在信息傳播過程中應提高對此問題的重視程度,并對其展開行之有效的處理;
第二,從移動端手機界面視覺疲勞角度來看,部分操作系統在設計過程中呈現出無法滿足人們視覺需求的問題。例如,IOS7系統在主屏幕設計過程中即過于追求扁平化設計形式,桌面圖標缺乏立體感,繼而致使用戶在對界面操控過程中逐漸呈現出視覺疲勞問題。為此,IOS7系統在改良過程中摒棄了傳統的設計理念,以色彩、間距作為支撐條件,增強了界面設計的簡潔性,達到了最佳的信息傳遞狀態[1]。
(一)強調圖與文的結合。
就當前的現狀來看,傳統的視覺傳達設計形式已經無法滿足受眾需求,因而在此基礎上為了增強整體視覺傳達效果,應注重強調圖與文間的相互融合。即要求設計人員在視覺傳達作品設計過程中應注重理清圖與文間的關系,同時合理布置版式,規避單板無趣設計現象的凸顯,達到緩解用戶視覺疲勞的目的。此外,在圖與文排版過程中為了增強整體視覺效果,應注重確保版面的整體和諧度,同時合理運用圖形邊緣。例如,今日頭條APP在新聞版面設計過程中為了增強新聞整體閱讀價值,即強調將圖片放置于文章中,對文章內容進行導向,最終由此增強了新聞內容的趣味性,同時保障了新聞內容的主次分明。另外,在版式設計過程中,字體變化、字體大小、字體粗細等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受眾的視覺體驗,為此,在當前視覺傳達設計過程中應提高對此問題的重視程度,最終由此增強版式美觀性,引導受眾展開有層次、有節奏的閱讀行為。
(二)堅守以人文本表現方式。
單一的視覺傳達設計形式,促使受眾在信息獲取過程中逐漸凸顯出厭倦、缺乏新意的閱讀印象,因而在此基礎上,為了增強紙質或多媒體媒介的整體設計效果,應注重堅守“少文多圖、色彩鮮艷”的設計原則。例如,在兒童圖書設計過程中為了增強整體趣味性,即應注重運用大量的圖片信息,以看圖說話的形式來引導兒童全身心的投入到閱讀情景中,并就此緩解自身視覺疲勞問題。同時,在視覺傳達設計過程中為了彰顯以人為本設計理念,應注重在排版過程中合理運用字體。例如,在老人閱讀內容版面設計過程中應注重將字體設置為字高12mm,寬8mm,36磅的長宋字體,并確保每頁內容處在8行的狀態下,就此增強閱讀內容的舒適度,達到最佳的版面設計狀態。此外,小說讀本、小字典等視覺傳達作品在設計過程中亦應注重確保材質選擇的合理性,由此來彰顯以人為本的表現形式[2]。
(三)應用簡潔的設計手段。
在傳統視覺傳達設計過程中受眾逐漸凸顯出視覺疲勞的問題,因而在此基礎上為了營造良好的視覺傳達空間,要求當代瀏覽網頁在設計過程中應注重堅守由上至下的移動設計原則,并確保頁面局部的主次分明,由此增強受眾閱讀的舒適度。同時,在瀏覽頁面設計過程中為了增強整體閱讀效果,應注重減少對界面輔助元素等的運用,且對信息進行分類處理,由此確保受眾在信息閱讀過程中呈現出遞進式的閱讀形式,達到最佳的閱讀狀態,緩解視覺疲勞問題。此外,在視覺傳達設計過程中色彩的選擇亦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因而在此基礎上設計人員在實踐設計過程中應注重對色彩飽和度的調整,同時合理劃分相鄰色彩所占比例,規避色彩沖突問題,達到高效的視覺傳達設計狀態。另外,在色彩運用過程中為了保障色彩劃分的合理性,應注重強化對色彩意義、色彩組合等層面的認知[3]。
結論:綜上可知,部分視覺傳達設計逐漸引發了受眾視覺疲勞問題,因而在基礎上,為了營造良好的視覺信息傳遞空間,要求設計人員在實踐設計過程中應注重強調對受眾視覺疲勞現象的緩解,同時注重從應用簡潔的設計手段、堅守以人文本表現方式等途徑入手應對傳統視覺傳達設計模式下凸顯出的相應問題,達到最佳的視覺傳達設計狀態,且就此滿足受眾視覺觀看需求。
參考文獻:
[1]陳瑩燕,熊凱.解讀與新媒介鏈接的視覺傳達設計中的通感現象[J].大舞臺,2012,24(12):156-157.
[2]皮藝舟.從“拆字”現象看視覺傳達設計的圖形語言特點[J].科技風,2014,34(24):7-8.
[3]吳亞蓮.視覺心理學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及互動性分析[J].美術教育研究,2015,12(02):85.
前言:基于信息同步化、互動性特征的顯現,重度視覺疲勞問題逐漸涌現出來,同時眼疾病亦逐漸呈現出年輕化的發展趨勢。為此,當代視覺傳達設計在完善過程中應注重從web網頁端、移動手機端等角度出發,貫穿以人為本的視覺傳達方法,最終由此提升視覺傳達的舒適度,規避不良用眼習慣等問題的凸顯。以下就是對視覺傳達設計中視覺疲勞現象的詳細闡述,望其能為當前視覺傳達設計領域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有利的文字參考。
中圖分類號:J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2-019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