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
目前,學生中挑吃揀穿,不愛勞動,不珍惜學習用品,不刻苦鉆研功課,不愛做值日勞動等現象比較嚴重。中國人民大學附中學生的《關于進一步開展中小學節儉教育的提案》獲得了2016年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最佳提案??梢?,勤勞節儉教育在學校教育中被提上了日程。如何加強班級管理中的勤勞節儉教育呢?
一、教師應為學生樹立勤勞儉樸的榜樣
講勤儉要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做到不攀比、花錢得當、不買不必要的東西、學會儲蓄等;使學生懂得“成由勤儉敗由奢”的道理。特別是可以通過一些名人注意節儉的事例來教育學生,這樣會更有說服力。除了可以用名人的榜樣力量教育學生,教師更要起到為人師表的作用。教師的一舉手、一投足、一顰一笑,都會對學生產生極大的影響。教師衣著要樸素大方,節約水電,不講究吃穿,不亂花錢,能和學生一起承擔班級值日工作等。同時教師可以建議學生把用過的舊本子積攢起來賣廢紙,為全班學生買書看。這些都會在學生身上發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只要教師講清道理,以身作則,給予具體指導,學生一定會逐漸培養成勤勞儉樸的好品德。
二、勤勞節儉應作為常規教育常抓不懈
在班級管理中,常常只見“雷聲大、雨點小”,不注意勤勞節儉的現象隨處可見:餐桌上,有的學生因為不愛吃雞蛋,即便是不送給他人吃,也要親手捏碎棄之;雖然學校教育學生吃小零食有危害,但是放學出了校門,飛奔到小食品店去“消費”的學生比比皆是;老一輩用舊報紙或是舊掛歷來包書皮的時代早已過去,取而代之的是,用印有明星圖案的專業書皮來裝飾書,似乎也失去了包書皮為了保護書的意義。勤勞節儉教育不應是到了每年的雷鋒活動日才想起搞活動,組織學生做好事,更不能將教育學生注意勤勞節儉教育掛在嘴上。節儉應從點滴小事做起。如,在對待零用錢的問題上,教師與家長應當教育學生把零花錢攢起來,把錢用在正當有益的事情上,如,買一些有益的書籍等,既可以增長知識,又可以陶冶情操。因此,勤勞節儉應作為常規教育從小事做起常抓不懈。
三、學生應該享受的勞動權力還給學生
曾看到某學校因后勤人員多,便安排了打掃各班級樓道的任務,保證了學生安全卻使學生喪失了勞動機會;更看到學校教學樓周圍被教師個人分成了自家的小片地,學生的勞動實踐基地要上校外去尋找。學生的主要活動是學習,他今天怎樣對待學習,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他將來怎樣對待工作、勞動和生活。因此,教師應在學習上嚴格要求學生,讓學生通過學習逐步養成吃苦耐勞的習慣,決不能忽視勞動教育。作為班主任教師,需要安排學生承擔一些勞動任務,如,班級值日工作、打掃操場、拔草等一些公益活動,這也是培養學生勤勞好品德所不能少的。同時教師要與家長溝通好,讓家長有目的地安排、引導、教育學生從小干一點家務活,并在干活中間讓他們有一點主動性,逐步掌握一些生活技能。
四、協調各科教師系統性對學生進行教育
小學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教材中有單獨進行“勤勞節儉”相關教育的內容。相關各年級都有勤勞節儉的教育內容,低年級主要是教給學生怎么做,中年級主要是告訴學生怎樣做更好,高年級則是教給學生認識為什么要這樣做。高年級重在理性教育,使學生認識勤勞節儉的好處,使學生在生活條件比較好的情況下,養成勤勞節儉的良好品質是非常重要的。
但單單靠這一學科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教育還是不夠的,這需要學校行政部門牽頭進行課程整合。即使學校沒有進行課程整合,班主任如果認真翻看了三學年的各科教材也會對學生的教育活動做到心中有數,協同各個學科教師一起在學生中開展“勤儉節約從我做起”實踐活動。數學從統計數據開始,語文從學習名人勤勞節儉開始,音樂從歌唱《勤儉是咱們的傳家寶》開始,科學從增強環保理念倡導綠色出行開始……
無論是國還是家,勤勞才能興旺發達,奢侈必然破落衰敗。瑞典是個古老而年輕的國度,從很多微小的細節都能看出瑞典人是如何善待舊物保護舊物及巧妙地利用舊物的……我們中國人更應該像始終崇尚節儉的生活。勤勞節儉教育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從節約每一度電,節約每一滴水做起。
(作者單位:吉林蛟河市天崗中心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