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菱應+羅美華
摘 要:幼兒園體育游戲的主要目標其實是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以此來吸引幼兒參與。如何在原有的研究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實施好“野趣體育游戲課程”,有效地利用農村幼兒園中的優勢資源,以促進孩子健康、和諧、快樂成長,追隨孩子的興趣和天性是體育課程實施的一個重要依據。
關鍵詞:體育游戲;有效性;層次性
農村的孩子勇敢、敢于探索和挑戰,戶外是孩子們游戲的愿望場所,在這里他們可以自由結伴游戲,自主選擇游戲器材,為他們提供極大的創造和挑戰空間。怎樣突出玩中學、學中玩的理念;創設出適宜幼兒體育鍛煉的區域,成立“野趣”健康課程,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體育活動,使孩子從中得到游戲的快樂。
陳鶴琴先生曾指出:大自然、大社會其實就是主要的知識來源,學前期是重視兒童動作和技能的發展關鍵期。因此,有層次性的野趣體育游戲開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因地適宜,創設“野趣”體育活動場地
環境是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創設的環境應該具備教育的內涵,還特別強調學校里沒有一處是無用的環境。環境對于孩子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以“小小特戰營”為主創設大環境,內有各個子區域劃分,包括特戰建構區、特戰平衡區、特戰交通區、特戰體能區、小小特戰隊。
戶外運動場地在劃分過程中,操場以塑膠地為主,中間點綴著幼兒站立的藍色圓點,教學前面的活動場地上可以放置多種多樣的推車、腳踏車及經過清潔處理的廢舊輪胎等,在一邊建塑膠跑道一條,設定為特戰交通區。攀登架、秋千、平衡木、小游戲房、原生態木樁等多種功能。操場外圍環形草地設置“小小特戰營”主線,有自制鉆爬架、迷宮、小樹林、體能投擲、爬行網、拳擊房、各種半成品(樓梯、木凳、幼童、輪胎)。操場中間可放置一些較大的結構材料,可以讓孩子做結構游戲和分割玩耍空間。教學樓左側空地可以用多種建筑材料做成:鵝卵石、泥土、木條、草徑等,為孩子們提供多種感官刺激。
二、充分利用材料的趣味性,滿足層次性的需要
在實踐中發現,幼兒參加體育游戲的興趣,是源自于游戲帶給他們的挑戰性,同時又具備漸進性的游戲活動材料。若材料功能單一、品種少,難以激發興趣。可以見得,要充分考慮幼兒個體差異,特別要注意投放的層次性材料,使幼兒在活動中能在各自起點上獲得成功體驗。
恰巧低結構的材料適合孩子游戲,孩子方便自由取放。因為廢舊材料制作而成的玩具,是幼兒自己用過的物品,器材有趣,對孩子們來說非常親切、好玩。幼兒園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教具、玩具。自制體育器械有環保、實用、有趣且靈活的多種優點。這是非常值得我們提倡的,同時也是當下幼兒園中較為廣泛運用的。
踩高蹺是平衡活動的材料之一,考慮到有些幼兒平衡能力差異和不同發展需求,投放材料采用高矮、寬窄面不同的肉松館、王老吉罐制作的梅花樁、奶粉罐等,利用不同長短的繩子,幼兒可以直接用寬松帶套在腳上走,也可以選擇不同長短繩子提著走,甚至還可以借助于其他輔助材料,設置不同的游戲場景,選擇不同難度的高蹺,或者繞過不同難度的障礙走、兩人合作、頭頂沙包等。豐富的高蹺游戲材料,因為有了多層次的選擇,玩法有著難易程度的不同,所以幼兒可以充分自主地選擇進行平衡游戲,得到平衡能力的鍛煉。
三、融會貫通,各區域之間器械組合玩、一物多玩
教育家曾經說過:“最好的玩具其實是幼兒能夠用各種方式加以變更的玩具,也就是不斷變化著玩的玩具。”在為孩子制作玩具時,老師就應該考慮到玩具的多變性,能夠充分體現一物多玩。同時,引導孩子有創意地想象創造出不同的組合玩法。
為了發展幼兒的臂力,利用金龍魚的油桶,分別裝入不同量的水,讓小朋友們手提著油桶進行各種各樣的創造性游戲。幼兒基本能夠根據自己的臂力,自主選擇不同重量的油桶進行游戲,臂力大的幼兒可以雙手拎著油桶走,臂力小的幼兒可以雙手合力拎著一個油桶前行。
在練習障礙物跑時,可以把桶間隔擺放成“障礙物”;練習縱跳能力時,又可以將桶擺放成一排排,進行跳躍,擺放成圓形跳進跳出。幼兒在運用材料中,關鍵的是教師的引導“一物多玩”和“重新組合玩”。
四、要關注教師的分層指導,提升游戲的層次性發展
在相對開放式的野趣體育活動中,游戲材料都是具備開放性,幼兒合作也同時具有開放性,其游戲的方式充分體現幼兒的自主性,但是自主活動不等同于“放羊式”的旁觀活動,或是“高控式”的指揮活動。教師在游戲中應該成為幼兒游戲環境的參與者,幼兒交往機會的提供者,以及幼兒能力發展的支持者。這就需要老師既關注幼兒游戲活動的運動情況,又要對不同運動智能的幼兒進行層次性適時引導。
1.讓孩子自由選擇游戲材料和游戲形式
在體育游戲中,給每一個孩子自由選擇游戲材料的權利,讓孩子們在輕松自由的環境下敢于選擇,學會選擇。
2.讓孩子自由選擇游戲伙伴
教師在游戲前鼓勵幼兒自主選擇游戲伙伴,啟發幼兒與伙伴商討游戲的玩法,并鼓勵創造更多的玩法。在練習拋接球游戲時,幼兒要兩兩結對游戲,尋找適宜的位置,互相來回完成拋和接的動作。教師及時觀察幼兒的完成情況,并且鼓勵幼兒互換合作伙伴。
3.交流評價
鼓勵幼兒能夠認真傾聽老師對他們游戲的評價,提出相關的問題和困難,鼓勵幼兒共同探討,尋找更多更好的游戲形式。
教師只有真正重視分層次的戶外體育活動,才能實實在在發揮一日各個環節教育的作用,讓戶外體育游戲成為孩子發展的契機,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成為揭開幼兒精彩一日生活的帷幕。
參考文獻:
[1]李秀云.淺談晨間戶外活動的細化管理[J].麗水教育,2012(5).
[2]陳薇.幼兒園野趣活動的實踐與研究[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2(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