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得分手
討論一名球員是否足夠偉大,數據是一項硬性指標,與過去的球星不同,在科比的年代,有一項時常被人們提起的數據叫做球員效率指數(PER)。效率指數是一項反映球員能力的綜合數據,其計算公式也有點復雜,PER值=(得分+籃板+助攻+搶斷+封蓋)-(出手次數-命中次數)-(罰球次數-罰球命中次數)-失誤次數/球員上場比賽的場次,以此來判定一名球員在出場時間內的比賽效率。也就是說,如果一名球員想要讓自己的效率指數看起來漂亮,那他必須要在球場上表現得更無私、更努力,但這看起來并不是科比的比賽風格——他是一名狂熱的得分手,他給自己定位的角色是“解決戰斗的那個人”。但是當科比結束了自己的最后一場比賽,告別球員生涯的時候,我們發現,他的效率指數卻并沒有如人們預想的那么低。
科比退役之后,在NBA聯盟中,再也沒有像他這樣的球員——雷霆隊的威斯布魯克勉強能算上一個,但他還是要為杜蘭特讓出球權。而勒布朗·詹姆斯雖然也擁有不受限制的開火權,但他卻一直想打造一支能靠整體表現贏得比賽的“完美球隊”。而科比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一直給人們留下單打獨斗的印象。他在三分線外的命中率為32.9%,這與庫里這樣的三分投手相比不值一提;而他的場均助攻是4.7個,場均能搶下5.2個籃板,這些其實都是他在球場上的隱性貢獻——這些貢獻都被他的高出手率掩蓋了。
在科比的職業生涯中,2005-06賽季,他的PER值達到最高(28.0),在那個賽季中,科比一共出手2173次,命中了978球,這是他職業生涯最高光的表現。而在那個賽季,湖人止步于季后賽首輪,對于科比而言,顯然稱不上成功。而在2008-09賽季,科比的出手數為1712次,命中716球,出手數排在職業生涯第三,而湖人隊卻獲得了“后鯊魚時代”的第一座總冠軍獎杯,也可能是因為保羅·加索爾的加盟,科比在這個賽季化身球隊的進攻組織者,他為隊友送出399次助攻,PER值達到了24.4,進攻效率值也達到了生涯最高的115。除了效率指數這種綜合數據之外,科比的硬性數據可能會更好地體現出他作為一名得分手的價值。
首先,科比是NBA歷史上第一位命中11000球(命中11719球)、7000籃板(7047)和6000助攻(6306)以上數據的球員。這能夠充分地表現出他在進攻端的效率。這項數據同時也是建立在他的高出手數上(26200次出手),正因如此,他在NBA歷史上也排在打鐵榜首位。眾所周知,科比是一名強硬的攻擊手,他的季后賽出手數也排名歷史第一。而在他告別NBA賽場時,科比最終得到了33643分,排名歷史第三位。
最好的得分手,是對科比職業生涯的最佳概括。

科比職業生涯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