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冰
速溶咖啡曾經的巨頭麥斯威爾似乎遇到了麻煩。
在咖啡行業屢敗屢戰的麥斯威爾,終于在2016年9月關閉了它位于廣州的工廠。它與雀巢咖啡在中國龍爭虎斗數十載的商戰歷史,或許會在此畫上句號。
握著一手好牌的麥斯威爾是如何把牌打爛的?與之相愛相殺的老對手雀巢在激流中又如何得以砥礪前行?站在企業的角度來尋找內因,也許比簡單地歸咎于消費升級更有價值。
況且,論成敗為時尚早,傳統企業與新勢力在交鋒中的融合與成長,才是這場大戲最精彩的戲碼。
無主之地
麥氏與雀巢的斗爭史,也是一部中國咖啡業的成長史。
卡夫作為全球第二大的食品公司,擁有奧利奧、王子、趣多多等一眾明星產品。其中咖啡品牌麥斯威爾有著百年歷史,連美國羅斯福總統都對其贊不絕口,稱它是世界上最好喝的咖啡。
1985年,麥斯威爾雄心勃勃地來到中國這片咖啡荒原。麥斯威爾的市場調研人員發現,中國剛剛冒頭的富裕階層可能是咖啡的潛在消費者。于是,麥斯威爾沿用其美國的廣告語:“滴滴香濃,意猶未盡”,確定了中高端市場定位,并通過大量的廣告投放,逐漸占領了中國咖啡市場。
當雀巢拍馬趕到的時候,已經落后麥斯威爾六年。想在麥氏統治下分一杯羹并非易事,但是雀巢卻發現了麥斯威爾在市場調研中的一個巨大錯誤。
雀巢在上海的調查發現,中國的女士們“最希望嫁的人”竟是出租車司機,因為出租車司機的收入比當時的平均工資高十幾倍。這帶給雀巢調研團隊的信號是:人們對精英階層的崇拜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高。喝得起,愿意喝咖啡的潛在消費者還是普通大眾。
于是雀巢喊出“味道好極了”這句樸實的廣告語,意圖將咖啡打造成消費者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員。
產品上,雀巢發現消費者會把產品的瓶子、盒子帶到辦公室裝東西,同時滿足炫耀的心理。于是雀巢“心機”地推出了瓶裝、盒裝產品,這也一度讓雀巢咖啡成為年輕人談論的話題。短短幾年,雀巢的知名度呈直線上升。
面對雀巢的突擊,麥斯威爾創新性地研發出3合1速溶咖啡以應戰??Х劝橹鴿鉂饽滔?,營造出小資生活的濃郁情調。
比起麥氏的高雅,雀巢卻顯得“人情世故”一些。熟悉中國“送禮文化”的雀巢,通過推出禮品裝,使咖啡這種舶來品逐漸成為“送親戚送領導”的流行選擇。
通過大眾化的品牌營銷,后來者雀巢一時間竟與麥氏平起平坐,斗得難分軒輊。
激戰云南
1997年,雀巢抄了麥斯威爾的后路。
麥斯威爾一直采用進口咖啡豆作為原材料,成本昂貴。而雀巢發現,擁有肥沃火山土壤的云南非常適合種植咖啡豆,于是揮師入滇,建造試驗田,開設服務站,以低價把種子出售給當地農民,按照紐約咖啡匯率的標準進行收購。雀巢此舉一下就吸引了2 000多名種植戶。
麥斯威爾聞訊,立馬來到云南,也成立采購中心。雀巢開出20元一千克的收購價,麥氏就加到21元,同時還為買不起農資農具的農民提供無息貸款。雀巢見狀,又選擇了一批當地農業組織達成合作,通過組織來聚攏分散的咖農進行原料收購。因為種植戶不多,生產力有限,兩家在云南寸土不讓,勢要爭個輸贏。
巨頭火拼,莊稼漢們也玩起了“生意經”。當地農民們一度囤積貨物,當起戰場上的軍火販子。你要是不買,我就賣給你的對手!
決勝點出現在2002年。連續的干旱使咖啡豆收成慘淡,麥斯威爾轉而尋找其他咖啡豆來源。敵退我進,雀巢認定云南擁有優良的種植條件,欲將其培養為長期的貨源地。于是“扎根”云南成立農業部,展開免費培訓,幫助咖農進行成本核算和風險預估,并為品質上乘的咖啡豆支付高價,咖農們自然愿意將最好的咖啡豆優先賣給雀巢。
2008年,雀巢在云南的咖啡豆收購量達到8 000噸,占當地總產量的三分之一。云南的咖啡豆更是憑借其一流品質,成為國際買家的寵兒。這時麥斯威爾再次出現在云南的采購市場上,卻失去了與當地農民一起成長的機會。
后方暗戰連連,麥氏與雀巢在銷售前線也摩擦不斷。
喪失成本優勢的麥斯威爾,在渠道上又輸給了“先天不足”??ǚ蚴称返闹鳡I業務是餅干,咖啡在其版圖中處于“摟草打兔子”的尷尬地位。而雀巢則恰恰相反,雖以奶粉業務發家,卻將咖啡作為拳頭產品。在2011年收購銀鷺后,甚至將銀鷺星羅密布的渠道網絡全盤用來扶持咖啡產品。
云南一役之后,雀巢更是如虎添翼。作為一家“財務型”公司,雀巢在成本降低的同時,能給經銷商更多的利潤。這使雀巢得以迅速在全國建立起更加龐大的分銷體系,引發銷售額的連鎖反應。2009年,雀巢的市場占有率飆升至60%。
與雀巢渠道角力無異于螳臂當車,此時的麥斯威爾,已經被逼到了墻角。
為了止住市場不斷下滑的勢頭,麥斯威爾不得不奮起反擊。2010年,麥氏更換了全新的包裝,將目光聚焦在更細分的人群當中。通過贊助《杜拉拉升職記》,在劇中塑造起“年輕人好伴侶”的品牌形象。隨著該劇成為當年收視率黑馬,麥斯威爾成功收獲一批白領女性擁躉。
中國的咖啡市場,得年輕人者得天下。雀巢緊接著打出“再累,也要陪你喝一杯咖啡”的口號,呼吁大家多關注為夢想打拼的年輕人,哪怕只是陪他們喝一杯咖啡,聽他們吐吐苦水,也是一種溫暖。
又是一招攻心計!麥氏只好見招拆招,雀巢以“苦”為切入口,麥斯威爾就反其道而行,拿出“白日夢”主題宣傳方案。每當主人公端起一杯麥斯威爾,一個個可笑又可愛的白日夢便浮現在腦海中。廣告意在強調麥斯威爾能為繁忙的生活帶來片刻安逸,這與“逃離北上廣”“詩和遠方”的意境不謀而合,在當時實屬大師手筆。
同時,麥氏還發兵“宅男村”,在各大網游及游戲論壇中貼出廣告,推出雙倍咖啡因和重度烘焙的產品,在毫無情調的宅男面前簡單粗暴地強調其產品有助于“熬夜廝殺”的功能性。
這套組合拳打下來,麥氏為自己爭取到大量年輕消費群體。但從結果來看,麥氏此番動作為時已晚,雀巢憑借其龐大的分銷體系,已經牢牢掌握了市場。2012年,雀巢的市占率達到68%,麥斯威爾僅占15%。
從那以后,可以說中國的速溶咖啡市場,只有第一沒有第二。
沖擊鐵王座
雀巢和麥斯威爾的糾纏爭戰,就像兩個算命先生為了“半仙”的名頭爭得你死我活,到頭來誰都沒有占到便宜——人們改信星座了。
伴隨著消費升級,用純正咖啡原液灌裝的即飲咖啡,因為更好的口感和開蓋即喝的便捷性,逐漸取代速溶咖啡登上王座。2012年到2015年,即飲咖啡的復合增長率達到36.4%。蛋糕已經做大,群雄紛至。
統一高調推出即飲咖啡產品“雅哈”,率先對雀巢發起了“升維打擊”。倚仗雄渾的實力和完善的渠道網絡,統一迅速完成了新品鋪市。同時推行“單品單部”政策,為雅哈設立專門的業務團隊,與經銷商一起跑市場,雅哈的銷量被快速地拉起。
對手來勢兇猛,雀巢只能避其鋒芒。2014年,雀巢將旗下即飲咖啡業務全盤交給銀鷺代為生產和銷售,自己則抽身進行產品的優化。在定價上,雀巢選擇避開競爭最為慘烈的5元市場,推出數款僅售3.5元的罐裝即飲產品。有了口味、瓶型、價格的優勢,雀巢進一步通過大量的廣告來增加產品的露出度。一來二去,雀巢堪堪保住自己的霸主地位,在即飲咖啡市場依然持有50%的市場占有率。
外國豪強覬覦內地市場已久,見狀紛紛效仿起雀巢和銀鷺的玩法。星巴克牽手康師傅,麒麟聯姻怡寶,三得利聯合百事可樂,前者提供市場營銷經驗和咖啡產品線,后者負責分銷渠道建設。于是一眾新品橫空出世,欲與雀巢掰手腕。
而無力打價格戰的麥斯威爾,將從云南采購到的咖啡豆出口,而使用進口原材料制作即飲產品,以6元的定價瞄準中高端市場,與雀巢形成差異化競爭。
前線戰況吃緊,雀巢又偏偏后院起火。
2012年,雀巢被曝光在咖啡伴侶中普遍使用對人體有害的氫化植物油。緊接著,雀巢又被指出其在歐美、中東、日韓等國家和地區,其實早就推出了“零反式脂肪酸”的咖啡伴侶,甚至還貼心地告誡消費者應認真檢查包裝上的配料表。
而發布這則新聞的《衛報》,卻是由麥斯威爾的母公司贊助支持的。毫無疑問,雀巢品牌形象蒙塵,而整個速溶咖啡也被貼上不健康的標簽,同在速溶陣營的麥斯威爾免不了“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以藍山、G7為代表的競爭者則趁虛而入,瞄準速溶咖啡“不健康”的軟肋,推出主打健康概念的“高級”速溶。星巴克為首的現磨咖啡館也成為消費者趨之若鶩的新選擇。整個咖啡市場的競爭格局再度升維,高檔速溶咖啡、現磨咖啡、即飲咖啡組成的“新生代鐵三角”開始共同夾擊速溶咖啡。
2015年初,雀巢因為銷售不利,在東莞工廠銷毀了近四百噸積壓庫存,這是雀巢自1992年建廠以來最大規模的銷毀。
兵敗羊城
2015年5月,麥斯威爾收到了一封來自母公司的市場咨詢郵件,而郵件的潛臺詞實為“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數月之后,麥斯威爾被其母公司拆除重整,轉由中國主營咖啡、茶葉的帝怡接手。這對于屢敗屢戰的麥斯威爾來說,打擊巨大。
在中國咖啡界,流傳著一個名為“三大浪潮”的理論。
第一次浪潮是以速溶咖啡為主的咖啡普及階段。第二次浪潮,以星巴克為代表的現磨咖啡店興起。因其獨特的文化符號,咖啡店衍生出諸多功能,成為一種營銷利器,在咖啡館里賣書、賣衣服、賣創業服務的不勝枚舉?,F在中國的咖啡市場,就處于第二次浪潮的末期。
到了第三次浪潮,行業中一切不以賣咖啡為目的的商業模式都將被打破。消費者對形形色色的咖啡館審美疲勞,消費訴求回歸到一杯優質的精品咖啡。
對于即將到來的第三次浪潮,巨頭們已有所察。在星巴克近年的整體銷量中,以“星冰樂”為代表的輕度咖啡飲品占的比重開始下降,不添加奶精的純正咖啡正逐漸受到消費者追捧。另外,星巴克的咖啡豆大賣,也證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自己動手制作咖啡。
為了迎合趨勢,星巴克今年開始在一線城市的門店中增設手作吧臺,為消費者提供精品手沖咖啡。同時生產由咖啡原豆研磨而成的膠囊咖啡粉,銷售給自己沖泡咖啡的消費者。
雀巢也在2016年果斷換帥,任用了在快消品行業運作經驗頗豐的龔萬仁為亞洲市場CFO。
龔萬仁的另一個身份是阿里巴巴集團的獨立董事。走馬上任后,她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與阿里合作。一方面對雀巢進行電商渠道的升級,另一方面將阿里作為品牌運營陣地,在其平臺上進行長達6個月的營銷活動,并由阿里提供消費者數據分析。
除此之外,雀巢對這次合作還有更深遠的戰略圖謀。
前幾年阿里大力推行農村淘寶項目,目前已經覆蓋了2萬多個農村網點。在市場萎縮、產能過剩的情況下,雀巢將目光望向了三四線城市以及農村市場。希望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實現曲線突圍,而阿里剛好能夠幫助雀巢完成銷售渠道的下沉。
在即飲市場上,雀巢則推出“喝前搖8下,咖啡變慕思”的“雪咖慕斯”來進行差異化競爭。另一方面,為了迎接將要到來的精品咖啡浪潮,雀巢在全國各大城市布局高端咖啡店,以優質的精品咖啡作為核心產品。
2016年7月,“闊別熒幕”許久的雀巢,通過冠名網絡綜藝《大學生來了》,對品牌形象進行了一次年輕化的升級。同時宣布與現磨咖啡巨頭強強聯手,星巴克將生產適用于雀巢膠囊式咖啡機的濃縮咖啡。這意味著消費者在家里就能用雀巢的咖啡機制作星巴克咖啡。
10月,雀巢建設的現代化咖啡中心在云南正式落成。雀巢得以從源頭開始控制產品質量,降低供應鏈風險,為接下來的戰斗儲備更多“彈藥”。
這邊是雀巢不斷加碼中國咖啡業務,展示出血戰到底的決心,另一邊的麥斯威爾則顯得有心無力。被母公司拆出后,麥斯威爾在中國市場上除了更新過一次產品包裝,從此再無下文。今年10月,麥斯威爾位于廣州的中國工廠已經人去樓空,大中華地區的產品將由泰國借道進口。麥斯威爾表示,公司將重新任命大中華區總經理,并與高瓴資本集團結成戰略合作伙伴,以期在中國有更大的發展。
是謝幕還是中場休息?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看到的是,速溶咖啡的拐點已經到來,新時代的王位之爭即將開啟。老人們一生戒馬打下了江山,卻是美人遲暮,壯士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