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翻弟
【摘 要】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是實現新課標、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途徑。然而農村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實驗教學恰恰是個很薄弱的環節。文章針對農村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提出了加強管理、加強培訓、努力開足實驗等提高實驗教學效率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效果研究
初中物理實驗課堂最重要的意義就是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及科學思維能力。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學改革更是時代的要求,所以鄉鎮中學的物理教學也必須要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提高自身駕馭課堂的能力,采取有效合理的教學策略來改善初中物理實驗課堂現狀,提高物理課堂實驗效果。
一、初中物理實驗課堂教學存在問題及現狀
1.實驗準備不充分,實驗效率低
課堂時間十分有限,教師必須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課堂資源,使得物理實驗課堂最優化。但是部分物理教師忽視在實驗課前做好準備,缺乏精心設計實驗課堂教學環節和實驗教學重難點的意識,或出現遺漏實驗演示所需器材及工具等,嚴重影響了實驗教學的有效進行,甚至做出了的演示實驗缺乏教學效果,使實驗教學任務流于形式等。
2.實驗教學器材有限,實驗教學手段缺乏創新性
鄉鎮中學的物理實驗室或者物理實驗課堂的器材,相對來說是比較有限的,所配備的實驗器材也只是根據教材而準備的,僅能滿足教師基本的演示實驗和學生的基礎實驗,而且這些實驗只是形式教學,完全按照課本設計的相關步驟進行的,嚴重縮小了中學生實驗操作和實驗探索的范圍。由于實驗器材的局限,再加上部分教師的教學方法老套,使得物理實驗課堂只是照本宣科、單一的演示實驗,不能夠很好地演示物理現象及反映物理規律,而且使得整個物理實驗教學課堂枯燥乏味,學生學習效率低,更限制了學生科學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3.以教師演示實驗為主,忽視學生的主體學習意識
初中物理實驗課堂教學,特別是鄉鎮地區的物理課堂教學,很多都保留著傳統的物理實驗課堂教學模式,即以教師演示實驗為主,學生主動參與到實驗學習的時間很少,完全是教師做實驗、講實驗的一個灌輸式的教學過程,沒有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訓練,忽視了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及探究學習的能力,不符合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和學生是課堂主人的教學新理念。這樣的課堂教學不僅不利于體現實驗教學的真正意義,更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阻礙了學生科學思維及創新實踐能力的發展。
4.實驗操作失誤,缺乏嚴謹的科學實驗態度
初中物理實驗課堂的效果,很大取決于教師這個課堂的引導者,而往往有些老師由于自身準備的不足,缺乏嚴謹的科學實驗態度,沒有足夠認識到物理實驗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導致其在演示實驗時出現操作步驟不規范,操作行為不符合標準等。例如沒有調整彈簧測力計與零刻線就直接拿來測量;在使用托盤天平時不按照操作規范調整好就直接開始實驗,造成學生在觀察實驗時產生質疑等,這種隨意實驗的教學態度不利于學生養成嚴謹科學的實驗態度。
二、改善實驗課堂教學現狀,提高課堂實驗效果的策略
1.合理創設物理實驗教學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育心理學家經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只有興趣才能促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因此,物理教師要提高物理實驗課堂教學的效果,要合理地創設物理實驗教學情境,構建具有趣味性、引導性及實踐性的教學環境,來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在滿足初中生的強烈好奇心與求知欲的情況下,快速地導入課堂教學內容。例如,在引入大氣壓強時,我采取小實驗課堂設疑法,在課堂開始前,準備兩個口徑大小不同的試管,將大試管裝滿水,小試管插入大試管中大約三分之一處,倒置后放開小試管,學生會看到一個神奇的現象,隨著大試管中水的慢慢流出,小試管在大試管中緩緩上升,好像小試管被大試管生生吞掉一樣。通過實驗呈現的效果,學生不禁雀躍起來,然后我再設置問題讓學生去思考(小試管真的是被大試管吞掉的嗎?那是什么力量讓小試管在大試管中緩緩上升的呢?)學生因為好奇,所以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就會自覺地融入到我接下來的物理教學課堂中。
2.由教師演示實驗轉變為學生主動參與的小實驗
教師單一的演示實驗,很難讓學生愛上物理實驗課堂,學生必須要通過自己親身體驗才能發現學習物理的奇妙,才會激發他們想要學習物理的興趣。所以教師必須要從傳統的演示實驗中解放出來,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多做些小實驗,讓他們真正參與到物理實驗課堂的學習,提高實驗課堂的教學效果。例如,我在講述滑動摩擦力和靜摩擦力概念時,請全體學生將右手平放在桌面上完成一個簡單的小實驗:用手沿桌面施加推力,使手在桌面上滑動,感受來自桌面的摩擦;第二次仍用手沿桌面施加推力,但保持手的位置不變,再感受一下來自桌面的摩擦。進而提出這兩種摩擦一樣嗎?它們分別是何種摩擦?學生通過這樣一個簡單易做的小實驗,很容易就分出兩種摩擦的不同,通過這樣的親身體驗能更大地激發出學生的求知欲望。又如我為了讓學生很好地掌握“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最直接的方法是讓學生都拿起自己的鉛筆,按要求分別用兩指向筆的兩端施加同樣的力量,通過感受筆尖和筆頭兩端擠壓的疼痛感,親身體驗后明白了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有關。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兩塊一樣的橡皮泥,要求學生分別用兩手向橡皮泥施加不同的力,經過觀察學生發現,施加壓力越大,橡皮泥變形也越明顯。學生通過控制不同變量,做了這兩個驗證實驗,不僅加深了他們對壓力作用效果影響因素的理解,而且不容易遺忘。
3.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創新實驗教學手段
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教育制度的改革,現代信息媒體技術運用于現代教學已不是什么新鮮事。物理教師可以借用多媒體來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設計及教學環節,進一步優化物理實驗課堂。通過利用多媒體模擬物理教學中比較抽象難懂的物理現象及物理規律,以加強學生的各種感官體驗,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物理老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搜集一些有趣且能擴大物理實驗課堂內容的視頻(如大氣壓強能托起十米多高水柱的視頻),先使學生在視覺上產生震撼效果,讓其了解物理實驗的奇妙性和趣味性,進而使學生從心理上想要知道為什么會這樣,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在講物體運動與靜止知識時,可以運用電腦動畫制作出模擬物體相對運動的情景(比如可以用動畫展示孫悟空的扮演者是怎么做到在云中飛行的),以直觀動態的模擬,設置物理現象呈現的快慢,將抽象的物理概念清晰地呈現給學生,使其了解物體運動的全過程以及運動規律。
4.改變實驗形式,豐富實驗活動以激發興趣
初中物理實驗課堂如果僅僅停留在課堂,那么它就會失去吸引學生的魅力,所以教師必須要根據學生在課堂內所學習的物理知識,改變實驗的實踐形式,有計劃地組織和引導學生開展課外物理實驗探究活動,這不僅是檢驗學生物理課堂所學知識能力的體現,更是給學生開拓實驗視野的機會。例如開展物理知識原理模型制作活動、科學智慧小發明、物理實驗競賽等。通過豐富的實驗活動,來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既鍛煉了學生實驗操作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促進了學生物理實驗教學課堂學習能力的發展。
三、結束語
在農村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師生都要提高對物理實驗的認識,并克服設備不足、實驗管理人員缺乏等實際困難,想方設法加強實驗教學。此外,教師應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吸取新課程理念,積極進行實驗探索和創新,使初中物理實驗成為培養學生觀察、操作、分析能力,提高素質的重要環節。
參考文獻:
[1]王陸芳.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生活化的實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8)
[2]陳劍.新課程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若干問題的探討[J].中學物理.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