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米娜臨夏州廣播電視臺,甘肅臨夏 731100
?
有關電視新聞的編排藝術分析
馬米娜
臨夏州廣播電視臺,甘肅臨夏731100
摘要顧名思義,電視新聞節目就是包含新聞信息的電視節目,一般來說有包含消息類、專題類、言論類3種節目。每一種節目都有屬于自己的特點,因此新聞節目的編排藝術會有所差異。電視新聞節目的質量其實就是編排藝術水平的衡量,本文主要從編排藝術的表現形式以及提高編排藝術的質量策略2個方面入手,以期在今后的同類研究中可以起到借鑒作用。
關鍵詞電視新聞;編排藝術;分析
編排藝術一定要建立在新聞節目真實性的基礎上,把編排思想進行概括與提升,用各種各樣的手法來展現出電視新聞的最大化價值[1]。電視新聞的編排是一種操作難度極大的藝術行為,不僅要結合審美、技巧,還要融入個人思想。隨著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也是相當快,市場競爭逐漸增大。所以,各個電視媒體都在探索新型的編排藝術手段,希望能夠在競爭激烈的行業中占領一席之地。但是,當前我國的電視新聞編排藝術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對我國電視新聞節目的質量提高非常不利。
1.1偏離群眾
電視新聞就是需要結合大眾的生活情況,人民群眾的需求來制定的,不是憑空捏造而來的,不貼合大眾心聲的節目是無法引起共鳴的[2]。但是,當前我國的電視新聞節目很多都已經偏離群眾的思想,沒有把編排的內容與群眾的實際需求結合,知識迎合政府的要求去進行編制,無法達到社會共鳴的效果。
1.2編排方式比較單一
電視新聞的服務對象是社會大眾,如果編排方式單一的話不僅無法引起大眾的關注,還會使得節目的發展走下坡路。所以,新聞題材應當豐富多樣,根據內容的不同來選擇不同的編排方式。但是,目前我國的電視新聞節目編排基本上都采用一種方式,雷同性極強,不管是什么看上去都是一個性質的,所以新聞節目的編排質量一直都無法有較大突破。
1.3內容單一,缺乏創新性
不管是什么類型的節目,創新都是極其關鍵的。節目的收視率與創新密不可分,沒有新意的節目就直接決定了其命運。當前我國大多數的電視新聞就都是老舊形式,老舊內容,沒有融入創新思想,有的還是一味的追求編排藝術,沒有考慮到新聞的真實性,導致我國的電視新聞節目質量一直都無法提升[3]。
筆者認為,要從根本上去改變我國電視新聞節目的不足之處,就應當采取以下策略。
2.1提高黃金時間段的效用
在黃金時間段播出效果是最佳的,所謂的黃金時間,就是人們在不用上班又剛好吃完飯的空閑時間。一般來說,世界各國的黃金時間都是在19∶00—21∶00,正常每一個電視臺在這個時間段中播出的節目都是屬于黃金節目,不僅節目質量是極高的,節目收視率也是無法比擬的。在這個時間段中播出的節目可以吸引更多的人群,給電視臺帶來更多的效益。
2.2抓住電視新聞傳播的及時性、真實性特點
電視新聞中報道的東西是現場的、最新消息肯定是更具吸引力與影響力的,也是提高節目收視率的保障。因此,在新聞節目編排時應當要抓住現場感,擴大節目的收視率。觀眾都是想第一時間知道新鮮的新聞。因此,播報現場新聞是具有很大的殺傷力。在當前,現場感最強的就自然是電視新聞,電視新聞可以把發生在現場的東西傳播到大眾眼中,讓大眾可以第一時間獲取到相關新聞,目睹事情發生的經過,感受下新聞現場的氣氛,可以大大的提高新聞的真實性與客觀性。在電視節目編輯過程當中,可以獲取到記者從現場過來的最新消息。
2.3合理安排新聞提要和新聞回報
新聞報道中的新聞提要極其關鍵,是總體內容的框架。主要就是把整個新聞當中的主要內容概括出來,用簡短的語言讓大眾明白此次新聞報道的主要內容是什么,用文字的形式體現出新聞核心。
當前基本上我國的電視新聞節目開頭都會有新聞提高,用字幕、音樂、畫面等結合起來展現,再加上播報員用簡單精練的語言表達,讓觀眾先了解新聞的大概內容,先保證下這次的新聞內容是否具有吸引力。
所謂的新聞回報,其實就是對新聞提高進行復述,在節目播出之后,用字幕或者口播的形式把所有的新聞主要內容表述出來,讓觀眾對新聞的印象更加深刻。同時對于中途有漏看的觀眾來說也算是一種信息補償方式,這種重播的性質也是具有很大必要性的。
可以說,每一個觀眾觀看節目都不會每一條信息都去認真看,有的甚至會中途更換頻道。因此,新聞節目的內容提要非常關鍵,不僅可以先吸引觀眾,還可以彌補中途換臺觀眾的信息遺漏。選擇出最關鍵的,最具吸引力的新聞來做簡明介紹,先進行鋪墊,讓觀眾認為此次新聞是有看頭的,值得自己不換臺的等待。例如,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都是在內容提要當中加入國內外的重大事件,一些極具吸引力的新聞,引起觀眾的關注度,此類新聞也是具有較強刺激力的。觀眾已經在心理上認可了新聞提高內容,新聞內容的播報已經有了收視保證,這也體現出新聞提要的重要性。
2.4要控制新聞內在節奏
新聞節目一般時間都是在15min左右,所以新聞條數要控制好。雖然在當今社會當中,觀眾都希望能夠在短時間之內獲取到更多的新聞消息,但是經過實踐驗證,信息量過大會導致人的接受疲憊。所以,新聞條數應當要控制在15條之內,超過了就容易引起疲憊感。
但是有重大新聞時,應當要安排好新聞時間,把重要的新聞安排在總時間的1/3。如果時間太短了,對于新聞內容以及條數的安排都會顯得不合理。所以,要注意片頭的合理穿插,莊諧結合。每一個電視臺的新聞時間都極其寶貴,要想在最短時間之內獲取到最有效的信息,新聞節目都應當要穿插新聞提要內容。但是,當前還有很多電視臺都不愿意穿插新聞片頭,就是沒有意識新聞片頭的重要性。
每一次新聞播報時都有重要與次要新聞之分,重要新聞一般花費的時間會較長,那么該如何把重要與次要新聞完美連接呢?在重要新聞向一般新聞過渡時,用播音員的巧出境方式最佳,做一個完美的過度,把新聞與新聞之間融合成承上啟下的效果,利用播音員巧出鏡的方式是一種很棒的方式,在新聞銜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的電視新聞節目編排藝術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內容老舊、編排手法單一、脫離群眾等都是其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這些問題制約著我國電視新聞編排藝術的發展。因此,要提高我國的電視新聞節目編排藝術質量,就應當緊貼人們的社會需求,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用創新的方式來編排,以獲取理想的收視保證,促進我國電視新聞節目編排藝術的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北燕.電視新聞節目編排藝術[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15).
[2]謝小巖.論電視新聞節目編排藝術[J].新聞傳播,2011 (10).
[3]吳彬.淺談電視新聞編排[J].新聞傳播,2012(9).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708(2016)165-0031-02
作者簡介:馬米娜,臨夏州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