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杰四川文理學院,四川達州 635000
?
大眾傳媒新聞標題制作藝術分析
孫玉杰
四川文理學院,四川達州635000
摘要對于大眾傳媒而言,新聞標題的制作既要有足夠的吸引力概要保證足夠的真實性,而這是一門技術活。因此,本文將圍繞大眾傳媒新聞的標題制作的藝術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大眾傳媒新聞;標題制作;藝術
1)有很大的不同存在于文學作品和大眾傳媒新聞之間,曾有人就兩者之間的不同點做過相關的探討和研究,例如,從作品的內容和形式上分析,作品的形式在新聞中過于淡化,而在文學中則得到強化,前者是為了盡可能的將喧賓奪主的意味避免掉,而后者是為了盡量的把渲染的效果增強。從功能的層面上分析,審美能力的提升是文學的主要作用,而信息的傳播是新聞的主要目的,前者是為了將人們追求美的愿望滿足,后者是將人對信息需求的達成。
2)新聞標題就是新聞的題目,它是對新聞內容的整體概況,是新聞的眼睛,是讀者們看到的第一印象,標題的好壞直接影響讀者的閱讀興趣,一個好的標題不僅能成功激發讀者閱讀興趣,也能更好的揭示新聞內容,突出新聞主體,使整個文章錦上添花,也正因為新聞標題的重要性才讓他的擬定設計工作如此重要,而擬定新聞標題不僅是對文章內容的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同時也是一門藝術。那么,應該如何制作新聞標題才能夠突出它的作用,發揮它的價值呢?我們常說“寫文章要做到信達雅”,信即真實準確,達即通順明了,雅即優雅有文采,而用這一點來說明制作新聞標題的要求也是十分貼切的,一個好的新聞標題同樣也要做到“信達雅”。
3)不同影響力的形成是由于不同的作品差異而造成的。創作的動機決定著作者選取的作品標題,因此我們在日常中所看到的大多數的文學作品的標題都富有寓意或較為含蓄。但是新聞標題卻不是這樣,它主要起著向人們傳遞信息的作用,因而顯著的位置放置的都是重要的信息,直奔主題就是其去標題的主要手段,明確的在標題部分就將整個文章的內容展現出來,這也是主要的一個大眾媒體的特征。所以,語義構成在新聞標題中受到了來自新聞事實要素的約束,簡單來說就是在新聞標題中至少應該有一個以上的用詞歸屬于新聞要素,而這也正是句子化形式在大眾傳媒中新聞標題里的特征體現,也就說新聞標題作為一個句子,謂語和主語都缺一不可。
1)關鍵詞的重復。通常情況下,在文學作品的某一句話中,相同或相似的詞語都是禁止反復出現的,尤其是在詩詞當中。而在新聞標題中卻沒有這方面的要求,其目的是為了取得良好的傳播效果,或是某一傳遞信息的需要。因而,我們常能看見在同一條新聞標題中反復的使用的相似或相同的詞語作為關鍵詞,但是從深層次的含義上分析,不同的作用體現在相同的詞語當中,后來出來的詞語所表達的新聞信息的含義是另一種,有別于前者。
例如,在《人民日報》的2012年2月19日版中,《咬文嚼字》咬上郭敬明,稱其為“錯字大王”。標題中反復出現了兩個“咬”字,郭敬明不但是當紅作家還是網絡紅人,他具有一定的名人影響力,而此標題提出,立馬引起了讀者的研究興趣,作為一個作家怎么能夠出現錯別字,這是大眾眼中的共識,因而,新聞所想要達到的效果會因為標題的作用而事半功倍。
但是,所謂的重復并不是說對整個標題中的關鍵詞都重復,而只是將其中的某一個或某個部分重復,同時,其作為獨有的一個屬性存在于大眾傳媒新聞的標題修辭藝術手法當中,因為其將新聞中存在的要素以及要素的評論進行了分別表達。為了將所使用的修辭特性展現出因勢利導的作用,在重復詞語的選擇上,還可以采用同音詞。
例如,在大河網2012年4月16日刊,名為《三門峽一景區在搞“扯蛋”大賽,不少游客批其太扯淡》的新聞標題中,新聞的主要內容是綠皮雞蛋被放在廣口瓶中,參與者需要將線頭的一端抓住,當主持人“扯”字一出,雞蛋就需要被參與者往自己身邊拽,失敗的人就必須帶上綠帽子(烏龜的)以表示懲罰。這樣新穎的游戲吸引了很多人的參與,但是也有另外一個聲音的存在,他們人們這樣的游戲有失格調,并不文明,因此,后者的扯淡是對前者的批判。
2)動態化的詞語。為了活躍標題,語義關系的動態化展現形式應當在新聞標題中得到體現,就需要使聯動的關系在2種新聞表達要素中形成。例如,人民日報的2012年7月3日版的標題為《‘憤怒小鳥’飛進現實,上海將建主題公園》的報道。
Rovio是芬蘭的一家游戲公司,“憤怒小鳥”的游戲便出自他們之手,目前,由于該款游戲的火爆,已經成功的將它們從游戲世界中接入到現實空間了,“憤怒小鳥”實體店像蘋果一樣開遍全球,我國的北京和上海已經建立了這樣的實體店,并將小鳥類的玩具衍生品推出來,該游戲相關的第一個主題公園將在上海建立。上文的標題中巧妙的借助了小鳥飛的動作以此為題,有效的將上海建立憤怒小鳥主體公園的信息傳遞。
在《北京晨報》的2008年11月14日的報道中,有篇名為《北京哈德門飯店停業,數千人爭享“最后的晚餐”》。哈德門飯店是老北京人的記憶,在其停業之前的最后一夜,成百上千的人爭相品嘗最后的一餐。通過對最后晚餐的渲染,使得連貫的動作關系在哈德門與最后晚餐之間形成,形象有效的將新聞信息傳遞,帶有奇妙藝術的展現手法,人們會聯想到與題目同名的著名畫家達芬奇的油畫作品《最后的晚餐》。
3)映襯的對比性。新聞要素在大眾傳媒新聞中標題的凸顯,需要將不同事物的本質或人物通過映襯的方式將新聞價值展現出來。
例如,在大洋網2013年3月19日版的《貧困縣縣委書記被曝配備百萬豪車上假軍牌》的報道。將幾大新聞要素密集在一起,將新聞的重大和不同尋常的特征體現了出來,一個貧困縣的書記怎么能擁有百萬豪車,還使用了假軍牌,膽子可真大。將百萬豪車和貧困縣重點突出,新聞的報道價值也得到了凸顯,增大了社會討論熱點,達到了新聞出版目的。
4)比喻形式多樣化。新聞要素作為比喻本體存在于大眾傳媒的新聞標題之中,同時本體能夠直接被喻體替換掉,當然也允許喻體和新聞要素一同出現的情況。例如,在《新聞晚報》的2010年2月4日版的報道中,有標題為《居民暗藏“炮”庫》的一篇報道。一個“炮”字的運用就將險情巧妙的凸顯了出來,新聞的主旨和內容都能夠被讀者理解到。
新聞標題對大眾傳媒在新聞出版目的的達到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雖然整個標題只是內容的只言片語,但其突出了新聞內容的關鍵部分和關注重點。一個好的新聞標題,不僅要成功吸引人們的注意,還要體現出新聞的真實性,而這就需要借助到對標題制作藝術的運用手段,在新媒體時代下,新聞標題的制作要在遵循事實的基礎上,力求做到具有美學性、藝術性、欣賞性。
參考文獻
[1]李海宏.大眾傳媒新聞標題制作藝術新探[J].新聞傳播,2014(11):72-73.
[2]孔文靜.《南方周末》新聞標題的語言特色研究[D].南寧:廣西大學,2012.
[3]王娜.大眾文化中的“三俗”現象研究[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12.
[4]辛華.新聞標題語言的藝術[D].長春:吉林大學,2008.
[5]康晶晶.日報與晚報新聞標題語言風格差異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1.
[6]周全.新媒體時代下的新聞標題制作[J].中國地市報人,2011(7).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708(2016)165-0043-02
作者簡介:孫玉杰,四川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