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暉亮(國網福建寧德供電公司,福建 寧德 352100)
?
輸電線路的防雷設計與輸電線路運維技術
彭暉亮
(國網福建寧德供電公司,福建寧德352100)
摘要:雷擊是一種嚴重危害電力系統運行安全的事故,此種事故極易導致線路短路,進而造成系統運行故障。所以,在輸電線路設計過程中,如何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降低雷擊危害,是值得關注的重要問題。線路運維是保證線路正常運行的有效措施和基本手段,對于提高線路運行效益有著巨大的影響。本文結合實際,對輸電線路的防雷設計以及輸電線路運維技術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輸電線路;防雷設計;線路運維
相關調查數據顯示,在架空線路的全部故障中,由雷擊導致的故障占了約50%的比例[1]。由此可見雷擊事故對線路運行的影響力之大。所以,在輸電線路設計過程中,必須將防雷作為重點,根據線路實況,采取相應的防雷措施,保障線路的安全性和運行穩定性。
以某山區為例,由于當地所處的位置剛好在冷暖氣流的交匯處,再加上山區地勢起伏的影響,此處雷電活動比較頻繁。但是,由于在線路設計中,沒有充分重視這一點,此處雷擊事故發生率非常高,線路故障率常年居高不下,尤其是在夏季,經常出現停電事故,給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大不便。所以,線路設計中的防雷非常關鍵[2]。一般來講,線路防雷可以采取的措施有下述幾種,在具體的設計中,應遵照結合實際、經濟性、合理性等原則,進行綜合考慮。
2.1增加絕緣子
按照相關規定,線路絕緣是有一定要求的:一、若線路所處地區的海拔不超過一千米,那么,110kV線路中的絕緣子數量應在7片至8片左右(最好是8片)。二、若檔距比較大且桿塔高度超過了四十米,那么,絕緣子數量應按照每增加十米加裝1片的標準來確定[3]。
2.2優化接地裝置
以110kV線路為例,其運維中應以改良、優化接地裝置為工作重點。在將接地裝置進行改良之后,線路出現跳閘的次數會有所減少,故障概率也會因此降低。依據相關實例來講,優化接地裝置之后,輸電線路中跳閘率的降幅最大可達30%;如果接地裝置以往設置的比較不合理,在經過改良之后,跳閘率降幅甚至可以達到50%。
具體實施中,接地裝置改良的要點是降低電阻,一般方法包括填充低阻物、安裝導電模塊等,應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在電阻率相對較高的情況下,降阻可采用布設接地極的方法,以解決接地不良問題。但要注意的是,不同線路的布設要求也不一樣,實施中應注意區分。若為水泥桿塔線路,接地極布設應從其3米到5米之間的位置開始;若為鐵塔線路,接地極布設應從其5米至8米之間的位置開始。使用的接地極最好選擇長度為1.5米長的,間隔距離最好在4米至6米。除了布設接地極之外,接地裝置改良還可以通過增加耦合系數實現。此種方法的實現途徑通常是增加架空地線或耦合地線。
2.3加裝避雷設施
若桿塔較高,不僅會縮小其本身以及線路與雷云之間的間距,還有可能會造成雷云與線路平行或者接近桿塔的情況。在這樣的情況下,桿塔本身會處于一個較為復雜的電磁環境中,雷電繞擊過電壓幾率會因此增大。對于這個問題,現實中可通過加裝側向避雷針的方式來解決。對于110kV線路來講,側向避雷針通常被安裝在桿塔橫阻兩邊的位置,長度一般約為3米,安裝時應注意在其中間1.2米處進行固定。若橫向設備需加裝避雷針,那么其長度最好在1.8米左右。而電氣連接則需將其螺孔與桿塔橫擔進行連接來實現,其可以將雷電流引入大地。結合安裝效果來講,側向避雷針能夠起到提升防繞擊水平等作用,對于保障線路安全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但是,其也有一個明顯的局限性:引雷率較高。對于這個局限性,目前相對有效的克服措施是增加絕緣子數量。
另外,氧化鋅避雷器也是一種在線路防雷方面具有一定優勢的設備。其適用于雷電活躍、電阻率較一般情況偏高以及一般降阻方法無法實現的情況,可有效降低跳閘率以及繞擊率,對保障線路安全能夠起到非常顯著的積極作用。
2.4調整保護角
目前,線路防雷除了上述措施之外,調整保護角也是一項比較有效的策略。此種方法具有一定的防雷效果,但是,其缺點也比較多,其中包括:投運線路往往很難進行保護角調整;部分線路無法實施;此種做法需要大量資金作為支持,成本較高。所以,在具體線路中,應結合資金實際和技術能力,綜合分析以確定合理的保護角,保證線路效益。
3.1線路檢修
運維是保證線路安全的基本手段。變線為點是一種經實踐證明效率較高的檢修模式,但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去實施。線路檢修應注意下述三點:一、為了保證線路檢修秩序,確保檢修任務能夠按時完成,在檢修過程中,應注意保障交通便利。二、應盡量選擇技術先進、售后服務質量高、性能佳的設備。三、使用的線路老化率最好不要超過3‰且絕緣爬距必須符合規定。檢測周期應根據線路老化率決定,若其近四年均不超過2‰,檢測周期應為4年/次;若其近四年均在2.5‰,檢測周期應為2年/次。檢修工作中需要注意的是,對于比較容易受外力影響的桿塔等,應采取一定的保護措施;對于暴露在外的線路,要注意保養其絕緣材料。
3.2防雷監測
統計資料表明,雷擊跳閘是輸電線路最容易出現的故障之一,發生率較高,特別是在某些山區,由于氣候、地形、環境相對比較特殊,雷擊事故的發生率非常高,已然成了線路的最大安全威脅。所以,線路運維中,防雷監測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在目前的情況下,人們已經逐漸認識到了雷電對線路的危害性,也在管理工作中對防雷監測技術進行了改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雷擊事故具有突發性,因此,應注意合理布設防雷裝置,并做好維護,確保其能夠正常工作。
線路故障是導致大規模停電的主要原因之一,對社會生產的影響力非常大。因此,降低線路故障率是保證線路效益的關鍵。出于此項考慮,在線路設計過程中,必須將防雷考慮在內,采取有效的避雷措施,盡可能的避免雷害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郭省平.輸電線路運行故障原因及查找[J].科技與創新,2015(20):144.
[2]謝家力.肇慶地區輸電線路防雷措施探討[J].技術與市場,2015,22(10):31.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1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