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濤(中國石化股份勝利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山東 東營 257015)
?
X井區梧桐溝組梧二段四性關系研究
張景濤
(中國石化股份勝利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山東東營257015)
摘要:X井區構造上隸屬于吉木薩爾凹陷東斜坡,過往X井區二疊系梧桐溝組油藏上報石油控制儲量2161×104t,含油面積13.1km2,技術可采儲量367.4×104t。本文利用測井、錄井、巖心和試油等資料對梧二段儲層的巖性、物性、電性及含油性特征進行研究,揭示了梧二段儲層四性之間的關系,確定了油層劃分的物性、含油性與電性下限,對今后X井區的開發工作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石油控制儲量;技術可采儲量;四性關系
(1)巖性特征。據取心井的巖性統計,X井區梧桐溝組梧二段地層巖性有泥巖、泥質砂巖、粉砂巖、不等粒砂巖、細砂巖、中砂巖、粗砂巖、含礫砂巖及砂礫巖。儲層巖性主要為含礫砂巖、細砂巖、砂礫巖。砂巖巖石顆粒以巖屑為主,含少量礦物成份,成份成熟度低。巖屑成份主要為凝灰巖、安山巖、霏細巖;礦物成份主要是長石及石英。雜基主要為高嶺石、伊利石;膠結物主要為方解石、白云石。巖石顆粒分選以中等-較好為主;磨圓以次棱角狀為主;顆粒支撐;膠結類型主要為接觸~孔隙式,膠結程度以致密為主。據鑄體薄片分析,X井區梧二段儲層孔隙類型主要有粒間溶孔、粒間孔。
(2)物性特征。據178個巖心分析物性資料,X井區梧二段儲層孔隙度在7.9-26.3%之間,平均19.4%;滲透率在0.007×10-3μm2-1331.6×10-3μm2之間,加權平均113.2×10-3μm2。據吉001、X、吉8井65個巖心分析物性資料,油層分析孔隙度在7.91%-25.98%之間,平均19.5%;滲透率在0.094×10-3μm2-1331.6×10-3μm2之間,平均161.1×10-3μm2,為中孔、中滲砂巖、砂礫巖儲集層。
(3)電性特征。電性特征是儲層巖性、物性、含油性的綜合反映。巖性、物性和含油性的差異,從根本上影響著儲層在測井曲線上的綜合響應。梧二段儲層在測井剖面上表現為:根據測井系列的不同,自然電位正異常或負異常;自然伽馬低值-中值;電阻率分布區間主要位于4-40Ω.m之間,隨著泥質含量的增加,自然電位幅度減小,自然伽馬升高,電阻率降低。
(4)含油性特征。根據X井區梧二段巖心描述,含油級別有:熒光、油跡、油斑、油浸、富含油。其中富含油的巖性有細砂巖、含礫砂巖、砂礫巖;油浸級的巖性有中砂巖、含礫砂巖、砂礫巖、細砂巖、粗砂巖;油斑級的巖性有細砂巖、中砂巖、粗砂巖、含礫砂巖、砂礫巖和礫巖;油跡級的巖性有細砂巖、砂礫巖、含礫砂巖;熒光的巖性有砂礫巖。其中含礫砂巖的含油性最好,其次是砂礫巖和細砂巖。
(1)巖性與電性關系。利用密度及電阻率曲線可以很好的對梧二段地層進行巖性劃分。泥巖、泥質砂巖表現為低阻,隨著巖石粒度增大,電阻率升高,密度值變大。在具體劃分時由于含礫砂巖、細砂巖、不等粒砂巖混雜在一起不易區分,作為整體來考慮;從巖心描述來看,砂巖的含油性要好于砂礫巖的含油性,在梧二段巖性解釋時,為了保證砂巖的符合率將密度值定在2.32g/cm3,各類巖性分區如下:
泥巖:RT≤5W.m;泥質砂巖:7>RT>5W.m;砂巖:RT≥7W. m 且ρb≤2.32g/cm3;砂礫巖:RT≥7W.m 且ρb>2.32g/cm3
(2)巖性與物性關系。梧二段儲層差異較大,粒度較粗的含礫砂巖、砂礫巖以及分選較好的細砂巖是主要的儲集層,據取心資料分析含礫砂巖的平均孔隙度21.53%,平均滲透率188.17 ×10-3μm2;砂礫巖的平均孔隙度19.24%,平均滲透率127.89×10-3μm2。分選較差的細砂巖及粉砂巖為非主要儲集層。
(3)巖性與含油性關系。從取心井的含油巖心統計結果來看,砂巖的含油性要好于砂礫巖的含油性,砂巖中含礫砂巖的含油性最好,其次是不等粒砂巖,細砂巖較差。
(4)物性與含油性關系。對比不同含油性巖心樣品物性分布情況來看,本區的物性控制了其含油性。無油氣顯示及熒光級樣品的滲透率一般小于1×10-3μm2;油跡、油斑級樣品分布范圍最廣,主要分布在100×10-3μm2以下;油浸及含油級樣品孔隙度多大于16%,滲透率大于10×10-3μm2。
(5)物性與電性關系。對研究區校正后的巖心分析孔隙度(φ)與對應的聲波時差(Δt)進行分析,發現兩者之間呈現較好的線性關系。回歸公式為:Δt =159.62φ+56.64
式中:φ——有效孔隙度,f;Δt——聲波時差測井值,μs/ft。
研究區含油飽和度由由阿爾奇公式計算得到,
公式為:Soi=1-(abRw/Rtφm)1/n
式中:a、b-巖性系數,無因次;m-孔隙度指數,無因次;n -飽和度指數,無因次;Rw -地層水電阻率,Ω·m;φ-有效孔隙度,%;Rt-油層電阻率,Ω·m。
孔隙度指數(m)、巖性系數(a)是根據X井區梧桐溝組巖電分析,建立地層因素(F)—孔隙度(Ф)關系式:F=1.0598Ф-1.8627R2= 0.7371飽和度指數(n)和巖性系數(b)采用實驗數據由算術平均求得。最后確定出各參數分別為:m=1.8627、a=1.0598、n=1.468、b=1.085。
梧二段地層水電阻率沿用2008年X井區梧桐溝組控制儲量報告中的參數,其地層水電阻率值Rw為0.2Ω.m。
根據梧二段試采成果、取心資料編制測井孔隙度-電阻率圖版確定梧二段油層下限,根據交會圖確定油層的下限為:孔隙度(φ)≥16%、或聲波時差Δt≥82.2μs/ft、含油飽和度(So)≥45%、電阻率(Rt)≥10Ω·m
X井區梧二段儲層四性關系有較好的規律性:巖性越粗、分選越好,物性越好,含油性越好,巖性與含油性有一定的關系。最有利儲集巖性為含礫砂巖、砂礫巖,含油性顯示級別高,在電性上表現為高電阻、低伽瑪、低自然電位值的特點。油層下限研究對今后新井解釋、老井復查、儲量計算和油田開發方案設計等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指導作用,為儲層評價奠定了基礎和依據。
參考文獻:
[1]尹壽鵬,王貴文.測井沉積學研究綜述[J].1999,14(05):63:440-445.
[2]陸鳳根.測井沉積學基礎[J].測井技術,1988,12(02):1-9.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1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