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蕾
(河北省承德市口腔醫院特診科,河北 承德 067000)
DIY熱牙膠充填系統用于慢性根尖周炎臨床療效觀察
郭 蕾
(河北省承德市口腔醫院特診科,河北 承德 067000)
目的:分析DIY熱牙膠充填系統用于慢性根尖周炎的臨床療效。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期間診治的80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依據患者的治療方式將其分為DIY熱牙膠充填組(40例,78個根管)與冷牙膠充填組(40例,72個根管),冷牙膠充填組患者采用冷牙膠側壓法充填根管,熱牙膠充填組采用熱垂直加壓及熱塑注射充填進行根管治療,觀察患者的術后一周疼痛情況、根充后X片質量情況,及術后6月治療有效率。結果:熱牙膠充填組78個根管中,恰填70例(89.7%),對照組72個根管中,恰填64例(88.9%),兩組恰填成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熱牙膠充填組患者術后6月治療有效率為97.5%,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80%。熱牙膠充填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冷牙膠充填組;熱牙膠充填組疼痛程度低于對照組,兩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DIY熱牙膠充填系統用于慢性根尖周炎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
熱牙膠充填; 慢性根尖周炎; 臨床療效
本研究采用此方法與傳統的冷牙膠側壓填充技術比較,治療成人慢性根尖周炎,觀察術后的疼痛反應、根充質量的不同以及術后6個月根尖周病變愈合情況。
1.1 臨床資料:收集我院特診科2015年1月至2015 年11月間接診的通過X線片或CBCT確診為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根尖密度減低區影像范圍在0.8cm×0.8cm以下)80例,所有患者均無牙髓治療史,且本組患者均排除合并重度牙周炎以及合并系統性、全身性疾病者,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隨機將其分為熱牙膠充填組(40例,78個根管)與冷牙膠充填組(40例,72個根管),熱牙膠充填組年齡16~64歲,平均年齡(35.26±14.26)歲;冷牙膠充填組年齡17~66歲,平均年齡(36.45±14.6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具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本次研究使用的儀器包括:DIY-PEN&DIY-GUN熱牙膠充填系統(韓國)、機用ProTaper鎳鈦銼(Dentsply,美國)、AH-Plus根充糊劑、0.04錐度牙膠尖、0.02錐度牙膠尖(美塔,韓國)、17%乙二胺四乙酸液(美塔,韓國)、根管測量儀(森田,日本),同時準備好濃度為2.5%的次氯酸鈉、生理鹽水、吸潮紙尖等等。所有患者均按照規范完成揭髓頂、沖洗,手用不銹鋼10#銼根管初預備后機用ProTaper鎳鈦銼FX預備根管上段,再使用根管長度測量儀進行根管工作長度測定后,以機用ProTaper鎳鈦銼根據根管情況進行根管預備至F2[1],期間配合超聲蕩洗。冷牙膠充填組按照規范依次完成主牙膠尖插入、加壓、攝X線片、冠部嚴密封閉等操作。熱牙膠充填組采用垂直加壓法充填根管治療,選擇0.04錐度的主牙膠尖試尖后攝x線片,然后啟動DIY-PEN&DIY-GUN熱牙膠充填系統,DIY-PEN溫度設置為M檔即200℃,并在距工作長度3~5mm處放置定位片;②將試好的0.04錐度主尖按工作長度剪去尖端0.5mm,根尖1/3蘸AH—Plus根充糊劑,將牙膠尖插入根管至根尖部卡緊止;③用加熱筆尖DIA-PEN放置在根管口處,觸壓加熱開關,同時向根方平穩加壓至止點3~5mm處,同時去除根管冠2/3區域的牙膠材料,迅速使用垂直加壓器壓實根尖處的牙膠,完成根尖段的充填;④再將DIA-GUN溫度升至200℃后插入根管內,與根尖1/3處的牙膠相接觸。緩慢向冠方移動加壓注射牙膠,分段加壓,最終將牙膠注射充填至根管口處壓實,攝X線片,觀察根尖封閉及充填情況。
1.3 效果判定標準
1.3.1 患者疼痛情況:觀察患者的術后一周內疼痛情況,疼痛程度判定主要依據Mohd標準,一級表示沒有疼痛,二級表示輕微疼痛,三級表示無法忍受的疼痛。
1.3.2 以X片為評定指標進行根管充填質量評價:①恰填:根充物充滿整個預備的根管空間,根充物距根尖端0.5~1mm,且根尖方無根管影像,僅根管中上段有小氣泡小于0.3mm。②超填:根充物超出根尖孔,進入根尖周組織。③欠填:根充物距根尖端1mm以上或根充物根尖方可見根管影像,根管側壁有不致密區大于1mm,根尖1/2出現氣泡。
1.3.3 術后6月情況:術后療效評價標準:根據自覺癥狀以及X片將療效分為痊愈,有效,失敗三類。①痊愈:術前根尖周組織無論病變范圍大小,術后6月至1年完全恢復正常,患者無任何自覺不適癥狀。②有效:術前存在根尖病變,術后根尖病變周區明顯減小,但根尖骨質未完全恢復正常。③失敗:術前有根尖病變,術后根尖病變區不變或擴大,有自覺癥狀或已拔除[2]。治療有效率計算方法(痊愈+有效/總例數)。
1.4 統計學方法:運用SPSS.21.0統計軟件加以分析,計數資料用率描述,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用例數描述,組間比較采用秩和檢驗。
根管充填質量情況為:熱牙膠充填組78個根管中,恰填70例(89.7%),欠填2例(占2.6%),超填6 例(7.7%);對照組72個根管中,恰填64例(88.9%),欠填6例(占6.9%),超填4例(4.2%),兩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68,P>0.05)。熱牙膠組有5個(6.4%)根管充填術后X片上顯示出側支根管充填影像;對照組只有1個(1.4%)根管充填術后X片上顯示出側支根管充填影像,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32,P>0.05)。
患者術后6月情況:熱牙膠充填組患牙35例痊愈,4例有效,治療有效率為97.5%,對照組患牙29例痊愈,3例有效,治療有效率為80%。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51,P<0.05)。
熱牙膠充填組與對照組疼痛程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u=-3.57 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術后疼痛程度比較
目前臨床上治療根尖周病首選根管治療,而根管充填是根管治療最關鍵步驟,根管充填質量直接關系到根尖周病變的愈合情況。現代根管治療學認為,根管系統的三維嚴密充填是根管治療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3]。臨床上,大多數根管治療失敗的原因在于根管充填不完善,例如欠填(充填短于工作長度、三維不致密)、超填(牙膠尖及糊劑超出根尖孔)、根管側支或其他不規則區域未能充分充填等。臨床根管充填方法通常采用牙膠加根管封閉劑進行冷側壓充填術或熱牙膠垂直加壓術。冷側壓充填術是應用較為廣泛,也常常作為評價其他充填技術的對照標準[4]。但冷牙膠的變形能力有限,導致了主副尖之間形成間隙需要糊劑填充,充填致密性欠佳,且側支根管充填率低等缺點,降低根尖周炎治愈率。與傳統冷壓膠側壓充填技術相比,熱牙膠充填具有良好的流動性的特點,使其能夠徹底的封閉完整的根管系統。
DIY熱牙膠充填將連續波熱牙膠垂直加壓充填技術(DIY-PEN)和高溫牙膠熱塑注射充填(DIY-GUN)的聯合應用。連續波熱牙膠垂直加壓技術是將牙膠軟化后使其具有一定的流動性,通過垂直向的壓力將牙膠壓緊,嚴密封閉根管根尖1/3區主根管及側支根管,再使用高溫牙膠熱塑注射充填術將全根管系統,包括根管內各交通支及側副根管嚴密充填,壓實。相較于冷側壓充填技術,熱牙膠充填后得到的充填材料中牙膠比例高,充填物致密性好。
本文主要對我院的80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進行了研究分析,試驗結果顯示冷牙膠側壓充填與熱牙膠垂直加壓充填質量雖無顯著差異,術后根管充填恰填率近似,但術后6月根管治療有效率有顯著差別,也說明熱牙膠垂直加壓充填根管的致密性,牙膠的充盈量顯著高于冷壓膠充填,單純靠X線片在評價根充致密性上有局限性。實驗組、對照組共9例失敗病例,其中6例為糊劑或牙膠尖超填,臨床研究發現對感染根管進行充填時,如牙膠超出根尖孔,其治療成功率較適充者降低,即超充會影響到根尖周病的愈合。根管超充填往往發生于粗大根管,慢性根尖周炎常伴有根尖骨質吸收,更易造成根管超充。超充的牙膠尖可能將感染帶出根尖孔,充填材料亦可與根尖周組織產生免疫反應而導致根管治療失敗。
[1]王青青,唐宇英.根管預備型號與充填溫度對熱牙膠充填根尖微滲漏的影響[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15,37(7):684~688.
[2]郭蕾,啟瑞,李英英,等.改良冷牙膠側方加壓技術的應用體會[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1,32(10):1195~1196.
[3]王嘉德,高學軍.牙體牙髓病學[M].北京醫科大學醫學出版社,2010.418.
[4]彭瀾,陳建鋼.不同根管充填方法和根管封閉劑根尖微滲漏的研究[J].臨床口腔醫學2012,28(1):53~55.
1006-6233(2016)10-1701-02
A【doi】10.3969/j.issn.1006-6233.2016.1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