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摘 要:通過對少兒羽毛球對比分析,找出了少兒羽毛球比賽中常用技術有高遠球、挑球、殺球、推擋球等,在少兒羽毛球訓練中可以加強常用技術訓練,突出重點,合理運用技術訓練方法提高訓練效果,使技術動作訓練達到良好的訓練效果。
關鍵字:少兒羽毛球;常用技術;訓練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6)10-0045-03
一、少兒羽毛球比賽常用技術統計
鎮江市少兒羽毛球賽是鎮江市傳統的少兒體育競技項目,每年舉行一次,舉辦時間一般為每年的五月份。比賽根據性別和年齡分為六個組,分別是2002-2003的男甲組、2002-2003的女甲組、2004-2005的男乙組、2004-2005的女乙組、2006以后出生的男丙組、2006以后出生的女丙組,每個組只進行單打比賽,根據單打積分統計出團體成績。2015年鎮江市少兒羽毛球比賽在揚中市舉行,本文以2015年的比賽為藍本,采集數據統計分析,因為參賽運動員多,僅以每個組別的冠軍作為樣本,統計其在整個賽事中技術的運用并分析。
依據肖杰主編的《羽毛球運動理論與實踐》把羽毛球技術分為以下幾種:高遠球、吊球、殺球、推擋球、搓球、勾球、放球、抽球、挑球、撲球和其他技術。通過現場采集數據,進行統計匯總并計算,最后形成圖表,并將圖表穿插在論文的相應位置,這些數據為撰寫論文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持。
1.男子組冠軍技術統計分
過觀察表1我們可以看出男子甲組技術運用最多的兩項是挑球技術和高原球技術,分別占26.05%和25.46%,吊球和殺球技術緊隨其后,分別占16.85%和12.96%,推擋球所占比例為5.80%搓球所占比例為4.67%。
觀察表2我們可以看出男子乙組冠軍常用技術為高遠球、挑球、吊球、殺球、推擋球,所占比例分別為33.15%、29.70%、9.53%、8.95%、7.14%,推擋球和吊球、殺球所占比例相差不大。
觀察表3可以看出,男子丙組比賽常用技術前五項是高遠球、挑球、殺球、推擋球、勾球,所占比例分別為30.43%、21.68%、20.38%、16.03%、3.33%,其中前四項技術所占比例明顯較高。
對比男子甲、乙、丙組發現,運用最多的兩項技術都是高遠球和挑球技術,不同的是甲組挑球技術最多,乙丙組高遠球技術運用最多,觀察現場比賽可以看出,男子甲組隊員進攻性的擊球較多,防守性的挑球也較多,在其他技術運用上,男子甲組進攻性的吊球和殺球相對比重較大,男子丙組在相對防守的推擋球技術運用較多,隨著年齡增長,少兒羽毛球技術的全面,進攻性的技術運用增加,在低年齡的丙組挑球,高遠球,推擋技術運用較多。
根據數據指標,對比賽使用頻率高的技術應加強練習,同時要注意訓練方法。例如,在高遠球教學過程中,把高遠球技術手上的動作分解,分成三到四個環節練習,然后進行完整練習。再把步伐和手上高遠球動作結合練習,剛開始練習動作要慢,讓學生把每個環節做充分,隨著學生對整個技術動作的熟練,練習速度慢慢加快,最后形成完整技術。學生從無球動作練習到擊球的過程中,教師喂球時機很重要,教師要讓學生提前移動,然后喂球,同樣隨著學生擊球過程的熟練(減難法),教練喂球速度加快,最后越來越接近實戰,形成完整的移動高遠球擊球技術,最后通過加難法,提高訓練強度。
挑球的技術動作教學過程也是同樣的,每個技術從單一練習,到組合練習,再到完整的擊球過程訓練,最后形成完整的移動挑球技術。
殺球、吊球技術是在高遠球的技術發展出來的,學生想學習這兩個技術,首先要學會正確的高遠球技術。在教學訓練過程中,教師要明確指出,高遠球與殺球、吊球的區別,主要在擊球點、擊球拍面和力量上的差別,讓學生知道其中的區別,有利于學生記憶,同時讓學生掌握原理,學生在以后的比賽訓練過程中會更好地控制擊球方法,更有利于技術的發揮。
2.女子組冠軍技術統計分
通過觀察表4我們可以看出女子甲組技術運用最多的分別是高遠球和挑球技術,所占比例為28.80%和28.15%,這兩項技術運用百分比非常接近。吊球和殺球的比例分別為16.66%和10.26%。
從表5可以看出,女子乙組冠軍比賽中常用的技術為高遠球和挑球,所占比重為31.97%和28.59%。殺球所占比重為9.64%,推擋球所占比重8.08%,吊球的比重為7.98%。
通過觀察表6可以看出,女子丙組運用較多的技術是高遠球、挑球、推擋球、殺球和抽球。高遠球、挑球和推擋球所占比例較高。
女子甲、乙、丙組對比發現,運用最多的都是高遠球技術,在其他技術運用上,女子甲組進攻性的吊球和殺球相對比重較大,女子丙組在相對防守的推擋球技術運用較多,隨著年齡增長,少兒羽毛球技術的全面,女子甲組進攻性的技術運用也同樣表現出增加的趨勢,在低年齡的丙組挑球,高遠球,推擋技術運用較多。
男子甲組和女子甲組對比,發現男子甲組在進攻性強的殺球和吊球所占比例較大,在乙組比賽中女子組的吊球殺球相對多,在丙組的比賽中男子組進攻性較強的技術運用上,男子組數據稍高,這些數據的分析會有更多的指導意義,根據這些數據,平時訓練的側重點就很容易找到了。
前面已經在男子組的對比上講述高遠球、吊球和殺球技術訓練方法,在女子組的對比中,防守性的技術相對運用較多,在推擋球教學過程中,要更多的注意教授學生握拍方法變化,在快速的推擋球過程中一般是介于反手和正手中間的一種握拍方法。其次教學過程中學生步伐的教學訓練要和握拍的變化相結合,教練在喂球訓練過程中先喂相對速度較慢的球(減難法),讓學生慢慢適應握拍與步伐變化的結合,隨著學生熟練程度,慢慢加快速度,最后完成完整技術動作教訓,通過比賽以及喂更快速度的球(加難法),提高羽毛球技術的穩定性。
搓球技術、勾球技術的教學過程類似,當學生所有技術都形成后,再通過一定量的比賽練習綜合技術。
二、常用技術的訓練方法
運動技術即是完成體育動作的方法,是運動員競技能力水平的重要決定因素。選擇技術訓練方法應遵循下列要求:明確的目的性和針對性;多層面的綜合性;常用方法與特殊方法相結合。
在運動技術訓練中常用方法有直觀法與語言法、完整法與分解法、想象法與表象法、減難法與加難法,示范法等,這些方法針對不同技術運用的效果不一樣,時機不一樣,效果也不一樣。正確合理地選用訓練方法可以使我們的訓練事半功倍,相反方法不當會使技術訓練事倍功半。
1.運動技術形成泛化階段
在高運球、挑球、步伐等技術訓練時,要注意運用示范法、完整與分解法,完整示范正確動作,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動作表象,建立完整的動作技術運動軌跡。分解法的運用可以細化動作技術的各個環節,有利于學生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但在技術動作形成的泛化階段,要多用完整法進行訓練,在學生出現某環節錯誤時,結合分解法進行糾正。
2.運動技術形成的分化階段
在少兒羽毛球高遠球、挑球、殺球,推擋球等技術訓練時,要注意細化動作,可以結合分解教學方法、表象法,利用鏡子、錄像回放等手段讓學生對自己的動作進行分解,讓學生對自己的技術有更清楚的了解,建立完整的正確的動作表象。例如,學生在高遠球學習階段,可以把高遠球技術動作分解成四個環節,通過錄像回放,讓學生了解自己在哪一環節出現錯誤,如何糾正,通過重復訓練,鞏固動作。 在動作技術相近的技術上運用分解對比,區別記憶。
3.運動技術形成的鞏固階段
在少兒羽毛球的技術訓練中,不論是哪一項技術,教師教練一定不要忽略理論教學,要及時給予其理論,講解為什么要這樣做,怎么做才能更好地掌握技術。例如,在吊球教學中,要及時告知學生,擊球拍面和擊球點影響球的飛行軌跡,在運用時一定要通過手指控制拍柄,調整拍面進而控制球的線路,這樣學生在比賽中可以根據理論去調整擊球動作,更好地發揮技術。羽毛球技術訓練的這個階段多運用示范法、講解法、表象法、完整與分解法,多種方法的組合運用會達到較好的效果。
4.在運動技術形成的自動化階段
羽毛球技術處在這個階段,應該運用重復訓練法、完整與分解法和加難法去訓練,學生處在這個階段應該多個技術組合訓練,多參加比賽,比賽檢驗技術,課余訓練細化技術。例如學生可以將高遠球和前場勾對角組合訓練,吊球和前場搓球組合訓練,甚至三四個技術組合在一起進行訓練,也可以加快喂球速度,運用加難法進行訓練,同時多參加比賽,鞏固檢驗技術的穩定程度。
通過對少兒羽毛球對比分析,找出了少兒羽毛球比賽中常用技術有高遠球、挑球、殺球、推擋球等,在少兒羽毛球訓練中可以加強常用技術訓練,突出重點。動作技術訓練分為泛化階段、分化階段、鞏固階段和自動化階段,不同的時機運用不同的訓練方法會事半功倍,常用的訓練方法有示范法、完整與分解法、想象與表象法、重復訓練法、減難加難法、比賽法等,合理運用技術訓練方法可以提高訓練效果,使技術動作訓練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