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軒
(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人文社科與旅游管理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9)
江蘇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質量的現狀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
劉軒
(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人文社科與旅游管理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9)
通過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對江蘇地區489名高職大學生就業質量情況進行了跟蹤調查,以了解目前江蘇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質量的基本狀況,探索個人、家庭、學校學習等情況對于高職大學生就業質量的影響。統計結果顯示:江蘇高職大學生就業質量一般,所建立的Logistic回歸方程具有統計學意義,黨員、性別、英語證書、職業規劃、母親學歷、信息搜集、建議尋求、學習興趣、就業講座、獎學金等因素對高職大學生就業質量有顯著的影響。
江蘇;高職大學生;就業質量;影響因素;Logistic模型
自1970年代以來,國外開始有了與就業質量相關的研究,比如工作生活質量(Quality of Work Life)、工作質量(Qualityin Job)、體面勞動 (Decent Work)、高質量就業(High-qualityEmployment)等。但是,“就業質量”一詞最初是在上個世紀未由國際勞工組織提出,它是指:“促進男女在自由、公平、安全和具備人格尊嚴的條件下獲得體面的、生產性的、可持續工作機會”。國內研究人員從20世紀90年代后,開始集中研究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體系,如劉素華(2005)提出:"就業質量應包括工作水平、聘任條件、工作持續時候、勞動環境、社會保障水平、勞動關系度等內容”。賴德勝(2011)提出:“我國各地區的就業質量指標應包含工作環境、工作能力、工作狀態、工資薪酬、社會保障水平、社會關系6個一級指標,20個二級指標,50個三級指標(除西藏以外)”。李全林(2005)認為:“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應包括就業水平(客觀性因素)、畢業生的主體指標(主觀性因素)兩個方面的指標”。李斌(2007)提出:“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體系結構由畢業生就業前的主客觀指標(畢業生綜合能力、就業服務質量、失業率)、就業崗位指標(就業條件、就業環境、薪資水平)、就業滿意度指標(專業對口率、職業穩定性、勞動關系的和諧性、職業展望、社會保障水平)3個一級指標,11個二級指標組成”。劉景峰(2009)認為:“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從微觀視角應包括9個指標:就業率、專業對口率、工作穩定性、工資待遇、社會保障、畢業生滿意度、工作單位滿意度、工作創新性和職業發展前景;宏觀視角應包括畢業生就業水平、就業方向、工作環境、就業主觀感受5個指標”。
對于大學畢業生的就業質量的影響因素,已有研究主要從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兩個重要的角度來探討其對就業質量的影響。布勞與鄧肯將美國社會中個體的人力資本劃分為“先賦性因素”與“后致性因素”兩種類型。其中,“先賦性因素”是指個體出生即可享有的,通過繼承而來的人力資本,具體包括個體父親的受教育水平、個體父
親的職業地位等指標;“后致性因素”是指個體通過接受正規或者非正規的教育、參與職業培訓等方式,經過后天努力所積累的人力資本,主要包括個體的受教育水平、在職培訓等指標。國內的已有研究表明,大學生畢業生的學歷、英語水平,計算級水平等人力資本對大學生畢業生就業質量有顯著的影響(黃敬寶,2012;李珊珊,2013);社會資本作為資本的一種表達形式,是個人在整個社會網絡中所能有效動用的人際關系,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就社會資本與就業之間的關系而言,已經有多位學者通過大量的實證研究證實了社會資本可以有效地幫助求職者獲得就業機會(格蘭諾維特,1974),我國學者也發現社會資本對于大學畢業生的就業質量有顯著的影響(徐莉,郭硯君,2010,劉新華,楊艷,2013)。本研究則通過調查和分析,以了解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質量的現狀,探討高職大學生就業質量的主要影響因素。
(一)研究被試
本次調查共獲得來自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無錫職業技術學院、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等三所高職院校的489份跟蹤調查數據,在所調查的數據中:男生132人,占27.0%,女生357人,占73%;城鎮戶籍168人,占34.4%,農村戶籍321人,占65.6%;文科專業355人,占72.6%,理科專業134人,占27.4%。樣本總體情況良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調查程序
本次就業質量調查分兩次進行,首先采用自編的高職大學生就業準備調查問卷,在就業前對在校的大三學生進行第一次問卷調查,以了解大三學生就業前的就業準備情況,包括個人及家庭基本信息、在校學習、實踐情況等內容,第二次調查則是在高職大學生畢業后,搜集個人的就業質量反饋表,考察高職大學生就業質量的主要狀況及影響因素。
(三)研究變量
1.影響變量:影響變量主要包括個人變量、家庭變量以及在校學習狀況變量。個人變量包括:性別、年齡、戶籍、學習興趣、就業前準備等;家庭變量包括:父母學歷、父母職位、家庭收入等情況;學校變量則主要包括三好生、班干部、各類證書,獎學金,就業指導課程學習等情況。
2.就業質量。選取三所高職學校就業質量反饋表中的共同指標對就業質量進行測量,主要包括:工資收入、工作對口性、就業滿意度,就業穩定性等內容,得分越高表示就業質量越好。另外,將就業質量得分排在后30%的定義為低就業質量組,賦值為0;就業質量得分排在前30%的定義為高就業質量組,賦值為1。
(一)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質量的基本狀況
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質量的描述性統計分析的結果表明:在就業穩定性方面,有151人(30.88%)表示就業不太穩定,305人(62.37%)表示就業穩定性一般,只有33人(6.75%)表示就業穩定;在就業對口性方面,有86人 (17.59%)表示就業不對口,有133人(27.20%)表示就業對口性一般,有270人(55.21%)表示就業對口。在工資收入方面,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有182人(37.22%),月收入在1500-3000元的有289人(59.10%),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有18人(3.68%);在就業滿意度方面,對就業不滿意的有82人 (16.77%),就業滿意度一般的有363人(74.23%),對工作不滿意的有44人(8.90%),從就業質量的總體狀況來看,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工作穩定性不高,就業收入相對較低,就業質量總體情況一般。
(二)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質量的影響因素分析
通過建立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質量的Logistic回歸模型來進一步分析就業質量的主要影響因素,所建立的logistic回歸模型的分析結果見表1,回歸方程具有統計學意義。性別、黨員,母親學歷、學習興趣、英語證書、尋求建議、職業規劃、信息搜尋等因素對大學生就業質量有顯著的影響,從影響變量回歸系數的大小來看,對高職大學生就業質量影響的重要性程度由大到小依次為:黨員、性別、英語證書、職業規劃、母親學歷、信息搜集、建議尋求、學習興趣、就業講座和獎學金。

表1 高職大學生就業質量的logistic回歸模型結果
調查結果顯示,高職院校大學生總體就業質量一般,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質量受到個人因素、家庭因素以及學校因素的綜合影響。換而言之,提升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質量是涉及到個人、家庭、學校等三位一體的系統工程,需要從多方面入手,發揮個人、家庭、學校等的協同效應。
(一)個人因素對于高職大學生就業質量的影響
在個人因素方面,研究發現:黨員、學習興趣、證書、就業準備等因素對于大學生就業質量有顯著的影響。其中黨員的影響作用最大,在高校中,學生黨員一般都是積
極要求上進,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學習成績優異的同學,并且很多學生黨員還會擔任班級或學生會干部的職務,工作能力相對出色,這些因素都提升了黨員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企業也更樂意聘用品學兼優的學生黨員;另外就業前的準備工作對于大學生就業質量的影響也十分顯著,因此對于大學生而言,一方面需要提高對自己的要求,培養學習興趣,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另外一方面,需要做好就業前的準備工作,積極尋求家人、老師的合理就業建議,做好求職規劃,搜集相關就業信息,在未來的就業中以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
(二)家庭因素對于高職大學生就業質量的影響
以往研究發現,社會資本對于大學生就業質量有顯著的影響,本調查結果顯示在家庭因素中,只有母親的學歷對于高職大學生就業質量有顯著性影響,母親學歷的影響可能體現在母親對孩子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個人人格方面的影響,從而對高職大學生的就業質量產生間接作用。但是,調查未能發現家庭收入、父母職位等因素對于高職大學生就業質量的影響,這可能是因為所調查的高職院校大學生絕大部分都是來自農村,以及城市的低收入、低職位家庭,從而導致家庭收入、父母職位等因素對于高職大學生的就業質量的影響作用降低。
(三)學校因素對于高職大學生就業質量的影響
在學校因素方面,調查發現就業講座對于高職大學生就業質量有顯著的影響,為了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和就業競爭優勢,不少高校都已經開設了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和就業講座,以幫助大學生熟悉就業過程,了解就業的相關法律法規。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就業指導類課程和就業講座能夠有效提升高職大學生就業就業質量。因此,今后高校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對大學生就業的指導,通過開展模擬招聘、專家講座等方式,多層面、多渠道地拓展大學生就業指導的內容,讓大學生掌握求職的技巧和方法;另外還需要做好高職大學生就業質量的跟蹤工作,建立高職大學生就業質量的支持系統,根據畢業生的就業反饋情況來調整和完善就業指導工作。
[1]黃敬寶.人力資本、社會資本對大學生就業質量的影響[J].北京社會科學,2012(3):53-60
[2]李珊珊.人力資本與社會資本對我國新生代大學生就業質量的影響機制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中國政法大學,2013
[3]徐莉,郭硯君.大學生就業質量與社會資本關系研究[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10(9):85-90
[4]劉新華,楊艷.家庭社會資本與大學生差序就業——關于家庭社會資本對大學生就業質量影響的研究 [J].教育學術月刊,2013(5):66-68
[5]王曉巖.建立全程就業指導體系提升大學生就業競爭力[J].現代教育科學,2008(2):54-59
[責任編輯:潘洪志]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of the Quality of Employment and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Jiangsu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LIU Xuan
The study makes a follow-up survey on the quality of employment from 489 Jiangsu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soas tounderstand the basic situation and explore the influencingfactors ofindividual,family,school learning.Statistical results showthat the quality of employment is general.The Logistic regression equation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t.The significant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party member,gender,English certificate,career planning,mother's education,information gathering,seeking advice,learninginterest,employment lectures and scholarships.
Jiangsu,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the qualityofemployment,influencingfactors,Logistic model
G620
A
1009-6043(2016)12-0155-03
2016-11-05
劉軒(1981-),江蘇鹽城人,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人文社科與旅游管理學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組織管理心理學。
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15SJB607);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5年度課題(C-a/2015/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