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紅斌 (浙江省嘉善縣教育研究培訓中心,314100)
《排球:多種形式的拍(擊)球方法及游戲》單元構建的基本思路與策略
錢紅斌 (浙江省嘉善縣教育研究培訓中心,314100)
在本次活動中,作為嘉善團隊的一員,筆者參與了水平一《排球:多種形式的拍(擊)球方法及游戲》單元的構建和課的設計,現把其中的一些心得體會和大家分享。
水平一開展排球教學,教什么?怎么教?為什么要這樣教?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問題。要進行課堂教學設計,首先要構建好單元,而構建好單元的首要任務是對教材的正確理解和把握。《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版)》中,關于水平一運動技能學習目標的描述有以下三點:一是“獲得運動的基本知識和體驗,知道所學運動項目或體育游戲的名稱或動作術語”;二是“體驗運動過程并初步了解一些運動現象”;三是“學習基本的身體活動方法和體育游戲……”。
基于以上考慮,我們把單元設計思路定位在以下四個發展能力、體驗感知、學習方法(動作方法、練習方法)、激發興趣。單元目標表述如下:

通過排球多種形式的拍(擊)球方法和一些趣味性的游戲,提高學生拍(擊)球的興趣和基本活動能力,如:控球能力、協調能力、平衡能力、反應能力等,發展學生的協調、靈敏、力量、速度等身體素質,讓學生體驗在不同身體部位、不同身體姿勢、不同方向、力量、路線、節奏等情況下人與球的關系,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嘗試、學習多種形式的拍(擊)球方法,豐富身體體驗,感知排球特性。
根據《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中排球在水平一的內容標準和表現標準確定單元教學內容。
《綱要》中水平一排球內容標準分“多種形式的拍(擊)球游戲”、“多種形式的拋接球游戲”、“綜合游戲”三個單元。根據教學需要,綜合游戲單元拆分到前面兩個單元中。以“多種形式的拍(擊)球游戲”單元為例的表現標準見表1。
根據表1中所列的表現標準,確定水平一單元教學內容為身體不同部位的拍(擊)球動作方法、身體各種狀態下的拍(擊)球練習方法、行進間拍(擊)球練習方法、不同部位拍(擊)球運用方法和綜合游戲5個部分。
根據技術、體能、運用三維度構建單元的方法厘清單元教學內容邏輯順序和課時安排。
水平一的學生以發展基本運動能力,獲得運動體驗為主。因此,根據《綱要》中技術、體能、運用三維度構建單元的方法,本單元側重在體能和運用維度。以“身體不同部位的拍(擊)球動作方法”為例,技術維度主要學習排球拍(擊)球的動作方法,安排1課時。然后按照體能、運用的邏輯順序,體能維度重點學習練習方法,結合練習方法發展學生各種身體素質,分別為“身體各種狀態下的拍(擊)球練習方法”,4課時;行進間拍(擊)球練習方法,4課時,共計8課時。運用維度主要為“不同部位拍(擊)球運用方法”,主要安排一些滲透排球簡單技術的游戲或比賽,如拍擊球比高、比遠、比準等,4課時;綜合游戲4課時,共計8課時。整個水平單元設計為17課時。

教材“三個一”是《綱要》中關于“一堂課的基本要求”的核心內容之一,即基本部分要有一個單一練習、一個組合練習、一個游戲或比賽。在單元設計中,每節課的教學策略我們圍繞教材“三個一”來展開,簡潔明了。單一練習多為學習新的動作方法或練習方法。組合練習在設計組合時要考慮本節課重點發展學生哪方面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哪方面的運動能力。游戲或比賽則是在前面學習基礎上的拓展。為了表述清楚,我們從“身體不同部位的拍(擊)球動作方法”、“身體各種狀態下的拍(擊)球練習方法”、 “行進間拍(擊)球練習方法”、“不同部位拍(擊)球運用方法”、“綜合游戲”5個部分中各選擇一課時,舉例如下(見表2)。

表2 單元課堂教學策略舉例
1.發展學生運動能力的練習在每節課中應有明確指向
學生有各種能力需要培養和發展,落實到每節課中要有所側重,忌貪多求全、眉毛胡子一把抓。不管是單一練習,還是組合練習,都要練熟練透,不能蜻蜓點水、低效重復。
2.拍(擊)球需體現排球特性
本單元所有設計的動作方法、練習方法等都要體現排球拍(擊)球的特性,要加強學生排球運動意識的培養,要與其他球類運動區分開來。技術、體能、運用三維度設計單元的核心是技能本身,要以排球運動為載體,不能機械組合,要有機融合。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