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通海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第二小學,310018)
《指導綱要》視角下開展體育教研活動的實踐與探索—以浙江省體育教研活動為例
陳通海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第二小學,310018)
教研活動是連接課程理念與體育課堂教學實踐的一條紐帶。通過教研活動,把課程的理念和《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以下簡稱《指導綱要》)的操作性,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有效地進行嘗試與運用研究。通過《指導綱要》的實踐操作運用,進一步內化浙江省體育教研活動的理念,為教研活動的創新與升級提供方向。如《指導綱要》提出“技術、體能、運用”三個維度下,構建單元內容的新思維。在《指導綱要》的引領下,教師更多地去關注“教材的價值與功能”、“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作為提高教師專業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浙江省緊緊抓住體育教研活動的載體與價值,下面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1.從課程目標的內容維度出發
把現行課程標準中的教學目標分解為子目標,轉化為可以操作的教學目標,讓目標具體化、內容化。如,以教材學習為載體,以提升課堂教學能力為核心,開展一系列的主題教研活動;開展以單元為主題的教研活動;根據《指導綱要》以“內容標準”和“表現標準”為主要呈現形式,明確教學的內容要素與評價指標。
2.以疑難問題為導向引領教學
在《指導綱要》引導下,對各個單元教學內容中,對具有代表性的教學疑難問題進行專門性研討,幫助教師將學生的生理認知序和學科知識序架構起來。如,2010年浙江省舉辦了“浙江省體育學科疑難問題的研討會”。本次活動疑難問題重點是“義務教育階段體育必學內容研討”、“高中選項教學”。又如,2013年6月召開的浙江省中小學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新教材“疑難問題解決”專題培訓,解決了從技術、體能、運用三個維度分別設計多種趣味、多種形式、多種方法的練習單元課時,給體育教學帶來了啟發。
3.從體育學科特點的教學內容維度出發
通過針對具有體育學科特點的教學內容研討,有助于提高教師對教材內容的理解與把握。通過有針對性地對教材進行深入研討,給每個區域的教師課堂教學帶來啟發,起到了輻射引領作用。如,2010年浙江省五城區聯合教研活動研討的教材內容是《體操:側手翻》;2011年研討的教材內容是《足球:正腳背踢球》;2012年研討的教材內容是《山羊分腿騰越》和《折返跑》;2013年研討的教材內容是《折返跑》等。總之,通過對這些具有學科代表性的教材內容進行研討,幫助教師更好地實現有效的課堂教學。
4.從學科系統性角度出發
將教材內容和學生看作是一個系統和完整的體系。在《指導綱要》引導下,從三個維度實施單元教學,有利于教學內容的整體把握,有利于學生學習的系統考慮。如,以體操滾翻教材內容為例,設計不同水平階段的課,進行中小學銜接的系統教學研討課,以便教師厘清此教材內容的脈絡,根據學生身心特點,整體系統把握教學的學習層次。
在課程理念和《指導綱要》實踐操作性理念的雙重指導下,進一步深化區域內的教研引領、服務功能,不斷實現校本教研的常態化和系統化。筆者作為一線體育教師,通過參與浙江省內區域體育教研活動,對一些好的教學理念和設計思路進行研究,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如,根據省里要求,以挖掘教材價值功能為指導思路,進行關于體能與技能和諧發展的教學研討活動。
在2013年長三角地區體育特級教師研討活動中,浙江省體育教研員余立峰老師指出:“浙江省體育教學就是在抓規范,從規范師資隊伍建設,到抓教材的規范、內容的規范,以使之形成系統化、系列化”。浙江省體育教研活動就是建立在常態、規范的基礎上,不斷實現探索與創新。浙江體育教研活動可謂蓬勃發展,采用多元化、多形式、多途徑發展模式,民間與官方組織平臺互補、和諧發展,不斷向課堂要質量,向課堂要活力,不斷促進教師的專業能力的提升。如,“浙派”名師課堂教學研討、浙江省五城區聯合教研活動、長三角體育教研研討、浙江省中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研討、杭州市四城區聯合教研活動、江干區教育城市新區教師研訓聯盟研討活動等系列活動。浙江的教研活動堅持探索“走出去、聯合引進”模式,不斷地輻射教研活動的價值,不僅讓本區域內的教師受益,而且還輻射周邊市縣區的教研,通過聯合交流,達到共贏的目的。
[1]教育部.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11.
[2]莫豪慶主編.新課程背景下中小學體育教材教法和單元教學計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