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飛 (江蘇省淮安市開明中學,223002)
為師之道:崇尚立德樹人 共享職場情趣 經歷是種幸福,堅持定有收獲
劉飛 (江蘇省淮安市開明中學,223002)

江蘇劉飛
校田徑隊成員參加完2015年10月的市中學生運動會后,就立刻投入到了繁重的文化學習之中。平時走在校園里,遇到一兩個田徑隊成員,師生間禮貌性問候后,又各自投身不同身份該做的事情。一直以來,我時時產生一個念想:召集田徑隊成員,和他們一同享受運動帶來的快樂和激情。然而,卻長期找不到合適的機會。直到有一天,幸福突然降臨了。教研組長衛老師告訴組內同事全國田徑大獎賽(淮安站)將于2016年4月21日至23日舉行,問我們誰想觀看,門票由她來負責。我立即表態:“衛老師,我要門票,而且想要13張。”衛老師不解地問:“小劉,雖然再多門票我都可以搞定,可你要13張干嘛呀?”我咧開了嘴,笑著說:“我想帶田徑隊的成員觀看田徑比賽。”不過,當我的話剛說出口,辦公室里同事們的冷水就兜頭潑了下來,我內心的小小喜悅瞬間化為烏有。他們像是猛攻堡壘一般,“前仆后繼”地對我進行勸說:“田徑比賽的時間是在晚上,那個時候安全很難保障,一旦出現意外將很不利。而且,家長也不一定支持,你最好還是放棄這種想法吧。”我知道同事是出于好意和關心才這樣勸阻,在當下的教育環境中,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戶外活動是一件多么令人戰戰兢兢和提心吊膽的事情啊,誰又不想減少工作風險呢?但是,這次比賽畢竟是一次可遇而不可求的機會,我多想帶領田徑隊的孩子們去領略國家級賽事的風采啊!最終,我沒有選擇放棄,而是善意地拒絕了同事們的提醒。我決定把自己的計劃付諸實踐。
經過思考和策劃,對于活動的安排我已經成竹在胸。擺在面前的第一關是說服家長,讓他們同意接送學生觀看田徑比賽。我撥打了已保存在手機里的每個田徑隊成員家長的號碼,用誠懇的語氣告知他們此次活動的流程和用意,希望獲得家長的支持。相比于我的忐忑,電話那頭的家長們都很開心,對我的做法很贊賞,沒有施加什么阻力。只有一位學生因為回老家探親,趕不回來,遺憾地錯過了和伙伴們相聚的機會。第二關是做足觀賽準備,把握教育契機。周六晚上六點半比賽開始,我要求家長們六點前把學生送到檢票口。時間剛好卡在飯點,我估計孩子們來不及吃晚飯,就帶了兩大袋面包、零食和飲料。當然,我組織大家觀看田徑比賽的目的不是看熱鬧,而是要領略國家級比賽的風采,真正有所收獲。于是在比賽開始前,我給每位隊員發了一份觀賽須知,規范孩子們的言行舉止,同時設置了相關問題,讓他們思考“在全國田徑大獎賽中,為什么要分A組和B組”。比賽過程中我不失時機地向他們講解比賽規則、場地布置、名次判定等專業知識,寓教于樂,寓學于樂。第三關是賽后安全。在田徑比賽快結束時,我一一聯系家長,通知他們接孩子。同時,囑咐學生到家后,發短信告知我。站在體育館門前,我目送每位學生隨著家長離開,才放下心來。等孩子們走完,我打出租車回到宿舍,時間已經快到晚上十一點了。
當天晚上,一位學生家長還是很好奇地發短信問我:“劉老師,非常感謝您帶我家孩子觀看比賽,孩子很開心。不過,我想問問您,孩子即將初三畢業,參加不了下屆市運動會了,你怎么還帶她去觀看比賽呢?”我給她回的信息為:“不是孩子參加田徑比賽才想到她,關愛要每時每刻。”家長回復:“劉老師您真得不錯,有機會請您吃飯。”我隨即回短信:“不用了。”
是啊,難道我們體育教師只有在參加各類比賽時才想到身體素質或技能技巧超群的學生嗎?他們對自己的體育教師的情感不同于其他學科教師,而我們對校隊成員的情感也不同于所帶班級的其他學生。換言之,我們師生之間這份特別的感情需要用心呵護,精心維系。這樣我們的“關門弟子”才能如同桃李一般滿天下,我們才能真正體驗到做體育教師的幸福和價值。因此,對于身上有著我們“影子”的校隊成員,要無時無刻地關注,給予多方面的關心,不論體育專長還是文化學習。
要是單從帶隊參加市運動會次數來說,我只經歷兩屆,因為參加工作不久。但是,要從和校隊成員發生的故事數量來說,經歷卻超過奧運會的屆數,比如我買西瓜給學生吃、學生給我過生日、我幫學生洗田徑服等等,歷歷在目,回味無窮。每當看到訓練的學生汗流浹背,馳騁在紅色跑道上,在不斷地進步、不斷地成熟時,我的內心充滿著自豪感,也忘卻了訓練的疲勞與苦楚,更不在乎周末加班有無酬勞。原因很簡單,和田徑隊成員在一起,我很幸福。
帶隊的時間是短暫的,歷程卻是漫長的。從最初訓練的迷茫到現在的“老道”,我不知看了多少田徑理論書籍,進行了多少次嘗試,也不知遭遇了多少次理論無法指導實踐、實踐推翻理論的苦惱,更不清楚自己受到了多少冷嘲熱諷、白眼相加。或許,正是蠶蛹化作蝴蝶前的破繭之痛,鳳凰涅槃前的浴火之苦,才成就了它們陽光風雨后的美麗動人。若問是什么讓我學會堅持,我會說,是田徑隊成員那不畏風雨之膽、頑強拼搏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