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艷紅
教學內容:教科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八單元16課。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引吭高歌”“展翅飛翔”等詞語的意思。
3.學習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4.知道丹頂鶴是一種美麗的珍禽,初步樹立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描寫小動物的技巧。
教學難點:通過對課文的朗讀,能夠完成說話。學習描寫小動物的技巧。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出示一只飛翔的丹頂鶴的視頻)
師:來,同學們,咱們看一段視頻,認識它嗎?仙鶴又叫丹頂鶴。
師:仔細觀察一下,丹頂鶴有什么特點?(美麗、羽毛潔白……)
師:那么我們看看課文是怎么寫它的特點的。上課!
二、揭示課題,學習生字“丹”“頂”
師: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6課《美麗的丹頂鶴》伸出小手和老師一起板書課題。
1.學寫“丹”字。
(出示投影,田字格中的“丹”字。)
師:觀察這個字有什么特點。
生:橫長,字形較長。
生:中間的橫要寫在橫中線上,稍微有點傾斜。左低右高。
生:豎撇和橫折鉤正好將中間那一長橫分成三份。
生:中間的一橫是這個字的主筆。
生:點要寫在豎中線上。
師:和老師一起寫一個“丹”。注意看它的筆順規(guī)則是怎樣的。
生:它是由4筆寫成的。第一筆豎撇要長由上半格穿過橫中線到下半格。第二筆橫折鉤折要有角,鉤要有尖。第三筆是點,要頓筆。最后一筆是橫,要長。(這一筆也是這個字的主筆。)
生:它的筆順規(guī)則是從外到內再封口。
師:大家在練習本上寫一個“丹”字。注意我們剛才提到的書寫規(guī)則。
師:同桌之間互相欣賞一下,推薦你認為漂亮的作品。
(學生推薦,說明理由。)
師:就像XX同學寫的這樣你再來寫兩個。
2.學寫“頂”字,出示投影。
師:這個字念什么?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
生:它是左右結構,特點是左窄右寬,而且左面稍低一些,右面稍微高一些。
生:它的字形特點是:頭不齊,腳不齊。右面的頁字作為偏旁部首捺變點。
生:這個字的關鍵筆畫是撇。
師:就按照同學們說的那樣,我們來寫一個“頂”。
(教師寫,學生書空。)
師:你們自己來寫一個。
師:(展示學生的作品)評價一下,他寫的怎么樣?(提出意見。學生直接在投影下進行修改)這回怎么樣?你們也像這樣再寫幾個。
師:我們已經(jīng)從字面上認識了丹頂鶴,下面就讓我們進一步來了解它。
三、 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師:打開書第108頁,將拼音和漢字對照著來讀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圈出生字新詞,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夠將字音讀準、句子讀通。
師:剛才老師看到同學們讀書很專心,真是一種好的學習習慣!現(xiàn)在我來考考你們,看看這些詞語是否都認識了!(投影出示詞語帶拼音:潔白、羽毛、故鄉(xiāng)、第一、保護區(qū)、黑龍江、鮮紅、高雅、優(yōu)美、仙鶴、引吭高歌、展翅飛翔。)
師:誰愿意讀?這么多同學想讀,那從這組同學開始,開火車讀詞語。
師:(投影出示詞語去掉拼音)增加點難度,你還認識它們嗎?誰愿意來讀讀?(3人分別讀。)
師:你能用動作來解釋一下引吭高歌嗎?(學生做動作,同時出示圖片。)繼續(xù)讀。(學生齊讀:展翅飛翔。)
師:能做個這樣的動作嗎?(學生們一起做動作。)
師:(投影出示詞語提出生字:潔、毛、故、鄉(xiāng)、第、保、護、區(qū)、黑、龍、江、丹、頂)這回你們還記得它們嗎?誰來讀讀?
師:黑的反義詞是什么?
師:對了,黑和白都是表示顏色的。再看看這些字當中還有哪個字也是表示顏色的?丹,能用丹組個詞嗎?你知道為什么叫它丹頂鶴嗎?因為它的頭頂上是紅色的。
師:同學們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就把這么多的生字記住了,有什么好方法嗎?
(學生匯報識記方法。)
師:生字寶寶和我們玩了這么久,咱們把它們送回家吧!
四、品讀課文,深化感悟
師:老師請4名同學來分自然段讀讀課文。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將描寫丹頂鶴樣子的句子畫出來。
師:誰來匯報?
生:丹頂鶴有一身潔白的羽毛,脖子和翅膀邊卻是黑的。
師:一白一黑,這是在寫丹頂鶴的——(學生接)顏色美!
出示:丹頂鶴有一身潔白的羽毛,脖子和翅膀邊兒卻是黑的。
師:誰來讀讀這兩句話,說說看有什么不同?
師:像第一句這樣寫你覺得有什么好處嗎?
師:作者寫得多準確呀,如果沒有這個“邊兒”,這只丹頂鶴為我們帶來的視覺感受可就大不一樣了!再讀讀這句話,看看是不是這樣啊?(出示句子:丹頂鶴有一身潔白的羽毛,脖子和翅膀邊兒卻是黑的。)
師:丹頂鶴身上還有哪些顏色也體現(xiàn)出了它的美?
(學生匯報,出示句子:它的頭頂就像嵌著一顆紅寶石,鮮紅鮮紅的,怪不得人們都叫它丹頂鶴呢。)
師:說說看,感受到了它怎樣的美?
師:你能用上因為……所以……將這句話再來解釋一下嗎?
師:因為它倆非常相似,所以作者把丹頂鶴的頭頂比喻成了紅寶石,這是非常好的一種寫作方法,以后我們寫作文的時候也可以這樣來寫。
師:整個第二自然段都是在向我們介紹丹頂鶴的什么?(板書:顏色)其實它的美可不只這些。還有哪些句子也體現(xiàn)了它的美麗?
(丹頂鶴很逗人喜愛。它腿長、脖子長、嘴巴也長。)
師:僅僅這三長(點擊變紅,同時出現(xiàn)圖)就能夠體現(xiàn)出它的美嗎?如果丹頂鶴動起來那可就不一樣了。(出示視頻。)
師:大家看丹頂鶴在干什么?(出示:引吭高歌。)看,它們在做什么?(出示:展翅飛翔。)
師:課文中是怎樣評價它們動起來的美的?誰找到了相關的句子給大家讀一讀?(丹頂鶴不論是在地上引吭高歌,還是在天上展翅飛翔,都顯得高雅、優(yōu)美。)
師:你能用讀書聲給我們送來一只美麗的丹頂鶴嗎?(指2名學生讀。)
師:誰來評價一下,他讀得怎么樣?
師:在你們的讀書聲中,老師看到了一只體態(tài)優(yōu)美的丹頂鶴。(板書:體態(tài)。)
師:正因為它的那種飄飄欲仙的、輕盈的體態(tài)美,所以傳說中就連神仙都選擇它作為旅伴呢。(出示圖片:傳說丹頂鶴是神仙的旅伴,所以人們又叫它“仙鶴”。)一起讀。
師:下面我們完整地讀一下第三自然段,再來體會一下丹頂鶴的體態(tài)美麗。端起書來。老師讀上半句,你們來接下半句。
師:同桌之間再來像我們剛才讀的這樣互相讀一讀。
師(出示第三段填空):把書輕輕地扣過來。我們借助這些提示,自己來嘗試著背一背。誰來試試?
師:下面咱們一邊欣賞丹頂鶴,一邊背誦這一段。會背的同學背,不會背的同學看書讀!(出示圖片及背景音樂。)
師:寫到這里還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一篇文章要有開頭和結尾。來看課文的第一自然段。男同學讀一讀,大家看看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了。
師:像這樣春天飛來,秋天飛走的鳥叫做“候鳥”。這其實是在告訴我們小動物的生活習性。
師:女同學一起讀讀最后一段。看看寫了什么內容。
師:什么是第一故鄉(xiāng)?
師:其實這是在進一步告訴我們它生長的故鄉(xiāng)是——-扎龍丹頂鶴自然保護區(qū)。(板書:故鄉(xiāng))為什么要為它專門設立保護區(qū)呢?
五、總結
師: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美麗的丹頂鶴》這篇課文。課文從丹頂鶴的生活習性、顏色、體態(tài)及它生長的故鄉(xiāng)分別介紹了美麗的丹頂鶴。如果讓你來寫它(出示大熊貓圖片)。你打算從哪些方面怎么來寫呢?
(作者單位:哈爾濱市群力實驗小學)
編輯/趙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