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玉
【摘要】自2016年5月1日在全國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起,營改增已經成為一個企業越來越關注的熱點。營改增對于企業來說不僅會帶來稅收的變化,同時還會對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工作帶來一定變化,如何在營改增的政策下進行合理的財務規劃尤為重要。
【關鍵詞】營改增 ?財務 ?稅 ?現金流量
一、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一)對稅負的影響
營改增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對企業應該繳納的稅費的影響,營改增的目的就是避免重復征稅,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但是在一些行業中或者一些企業里,并不一定真正的能夠做到節稅,甚至會出現該政策使得企業應繳納的稅費增多的情況,這需要視企業的實際狀況而定。
(二)對資產負債的影響
通過對營改增試點地區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實施營改增以后固定資產原值賬面金額與累計折舊都會減少,再減去企業應該繳納的營業稅,其期末的余額必定減少。就固定資產而言,營改增以后進項稅額可以抵扣使固定資產原值降低,減少了企業對固定資產的投入成本。
(三)對利潤的影響
1.對營業收入的影響。營業稅改革后,營業稅被增值稅取代,當企業為一般納稅人時,收到的價款扣除取得原材料時的進項稅額,剩余的部分作為收入。所以相同價格情況下的同一產品在改革前確認的收入比改革后確認的收入少,即營業收入總額減少。
2.對營業成本的影響。營改增中對企業成本影響最大的就是固定資產的折舊和存貨的入賬金額。由于營業稅改增值稅,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較之以前有所下降,相對應的固定資產折舊也隨著減少。而存貨的入賬價值中也有一部分是以前征收營業稅現在征收增值稅的,與固定資產一樣入賬價值也會減少,在這兩者共同作用下,營業成本較之以前有所下降。
3.對營業稅金及附加的影響。營業稅金及附加包括企業應交的營業稅、消費稅、城市建設維護稅及教育稅附加,土地增值稅等項目。其中營業稅稅額減少,消費稅不變增值稅的數額則與其進項稅額和銷項稅額相關,所以具體數額并不能確定變動多少,但總體上來說營業稅金及附加還是有所減少的。
(四)對現金流量的影響
營改增對企業現金流量的影響也可以從這三個方面進行分析:首先,營改增給企業的經營活動帶來影響,營改增會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這樣會使營業稅稅額減少,從而現金流量有所上升;其次,營改增會影響企業的投資活動,為了滿足企業發展需要購買固定資產,其購買固定資產時的進項稅額可以抵扣銷項稅額,企業購買固定資產所產生的現金流量在現金流量表上顯示出來,與之前相比會企業的現金流出減少;最后,企業的籌資活動也會受到影響,從短期來看,融資會注入大量流動資金,但從長期來看,融資所產生的利息每一期都需要支付,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企業的現金流量。企業現金流量的下降、負債的增加會對企業的資產負債率造成很大的影響。
二、基于營改增影響的企業財務管理對策
(一)優化內部管理結構
營改增以后,企業加強內部的納稅管理勢在必行。由于稅務機關對增值稅發票的管理非常嚴格,這就要求財務人員對增值稅普通發票和專用發票的開具、取得、審核、認證、抵扣等方面又透徹的了解,尤其要注意增值稅發票的管理,對于取得的發票各個要素必須逐一仔細核對,應特別注意應稅項目相同但進項稅率不同的業務,避免出現錯誤。
不僅如此,企業在生產和管理的過程中應當做到責任明確,賬務清晰。比如為了保證增值稅鏈條的完整性,從原料的采購環節一直到產成品存儲環節過程中,因管理不善所造成的非正常損失,其進項稅額不能用來抵扣銷項稅額,應作出進項稅額轉出的會計處理。在這個過程中,明確原材料或半成品在哪一環節發生非正常損失,做到責任明確。
(二)加強企業稅務籌劃
營改增的到來,如果企業沒有及時合理的做出相應的稅收籌劃,將會導致企業資金不必要的流出。
1.在納稅義務人認定方面,增值稅納稅人分為小規模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小規模納稅人雖然適用的稅率較低,但并不能抵扣進項稅額。相反,一般納稅人雖然稅率高,但進項稅額可以抵扣,因此一般納稅人所需要繳納的增值稅不一定會高于小規模納稅人。所以,要視企業的經營狀況和利潤水平選擇成為小規模納稅人還是一般納稅人。
2.在進項稅額抵扣方面。首先,企業可以通過獲取高抵扣稅率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來獲得更多的進項稅額抵扣。其次,還可以通過區分應稅項目和非應稅項目減少稅收,比如企業購買小汽車自用可以全額抵扣進項稅額,但是如果用作接送班車等職工福利就不予抵扣了,企業可以通過混合使用小汽車的方式來獲得全額抵扣,這樣既可以減稅,又可以提高職工福利狀況。
(三)調整定價機制,實現稅負轉嫁
營改增實行過程中,小規模納稅人稅負減少較為明顯,而一般納稅人在取得足夠的進項稅額后可以用于抵扣進項稅額,同時在企業的存貨成本與固定資產的取得成本有所降低,固定資產的折舊也隨之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企業的成本。企業如果繼續維持原來的定價,就會有更多的利潤空間。但是如果企業根據目前產品成本以及市場上同類產品售價等調整產品的定價,將價格訂到一個合理的位置,可以打開企業產品的銷售市場,做到薄利多銷,也會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利潤。在定價機制中也要考慮上游企業和下游企業兩個方面,如果上游企業增加銷售價格,企業可以通過稍微提價來將稅負轉嫁給下游企業,對于下游企業來說,雖然進價提高,但是其可抵扣的進項稅額也會增加,對其財務的影響也較小,做到雙贏。
(四)合理規劃固定資產投資
在營改增過程中,企業應當根據自身的產品銷售狀況以及企業的流動資金狀況合理購置固定資產,做出最合理的選擇。
1.購買時將物資單獨核算。購置固定資產和原材料等物資時,應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并且分開單獨核算。購進貨物用于自建固定資產(房屋建筑物除外)的可以抵扣,而最初購買時用途不確定的原材料也需要取得增值稅發票以便需要時可作為抵扣項目。
2.合理選擇固定資產的購置時機。企業可以合理的根據自身的生產經營情況以及企業流動資金狀況購置固定資產,由于購買固定資產的進項稅額可以抵扣的特性,在企業其他方面條件都允許的條件下,選擇當期銷項稅額較多的時期購買,一次抵扣當期的銷項稅額。或者可以采取融資租賃的方式購買固定資產,將進項稅額分攤到各個會計期間內,這樣每個會計期間都有較多的進項稅額來抵扣,不僅在長期來看可以持續穩定的減少稅收負擔,并且可以將購置固定資產對于企業的現金流影響降到最低,增加企業資金的流動性。
3.合理選擇供應商。由于現在固定資產購置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減稅的作用,而可以減稅的數額與購買方的性質相關,所以企業購買固定資產時應考慮從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還是一般納稅人處購買。在設備價款各個方面都相同的情況下,選擇一般納稅人作為供應商為最佳。設備價款如果有差異,則會計人員可以通過計算來獲知最佳選擇。
參考文獻
[1]杜文嘉“.營改增”對我國企業財務的影響[D].山東財經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