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思虹
【摘要】伴隨財政改革的不斷深入,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改革不斷加強,逐步建立起了比較完善的預算管理體制和收入、支出管理方式,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本文對于目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存在問題及其原因進行總結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期為行政事業的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進而為其改革的順利推進創造良好的條件。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 ?財務管理 ?問題 ?原因 ?對策分析
一、引言
行政事業單位作為公共服務的提供者和社會事務的監管者,代表著黨和政府履行相關職能,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行政事業單位中,財務管理對提高政府部門的行政工作效率、規范行政部門會計人員行為、確保國家各項財政資金規范使用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縱觀目前我國各類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有部分環節不能較好的適應當前的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必須找出癥結并及時解決,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工作質量和水平。
二、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所面臨的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預算編制方法簡單,質量不高,執行不力
預算編制部門難以調動各個職能部門積極參與預算,更沒有條件對預算項目進行必要的調研、論證,編制籠統、方法簡單,質量粗糙。很多單位還習慣于“上年基數+本年調整”的老方法,憑既往經驗和主觀理解來進行編制,結果與實際情況相差甚遠,難以將預算分解到各部門執行,導致執行過程中經常出現調整、追加預算的現象,影響預算執行必要的剛性。單位預算的追加缺乏規范的程序,沒有統一分配標準和依據,僅憑單位申請和政府領導的批示即可撥款,隨意性較大[1]。
(二)公用經費擠占項目支出的問題較為普遍
行政事業單位的經費支出包括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兩部分。基本支出是為保障其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編制的年度基本支出計劃,主要包括人員經費和日常公用經費兩部分。項目支出是指為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務或事業發展目標,在基本的預算支出以外,財政預算專款安排的支出,主要包括基本建設、有關事業發展專項計劃、專項業務費、大型修繕、大型購置、大型會議等項目支出。不少單位在項目支出中列支了大量的公用經費,專款專用不能很好地實現,并且無法控制好支出,超支現象十分常見。
(三)公務用車購置使用不規范
一些單位超過機關事務管理局核定的編制購置公務用車,配置車輛的排氣量超標;一些單位采取分別開具購車價格、車輛內飾發票的方式,規避對公務用車價格的控制;有的單位違規長期借用企業、下屬單位車輛并報銷費用,公務用車運行和維護費居高不下;公務用車出行管理松散,加油隨意性大,記載籠統。
(四)固定資產管理不規范
固定資產管理的規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手續不嚴謹,管理責任不明確。購置固定資產時,達到政府統一采購范圍、種類的采購以分批次分攤的形式來規避統一采購;登記制度不健全,資產使用現狀不明了,資產流失責任不清;處置不規范,報批手續不全,隨意出售、轉讓與核銷現象時有發生;有的單位長期未進行盤點,各項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形同虛設,造成賬賬、賬實不符。
三、原因分析
一是單位預算編制部門簡單地為獲取預算結果而編制預算,閉門造車,脫離實際夸大預算支出,爭取更多財政資金;財政部門年初在安排各部門經費時,常常預留部分指標,待年中追加預算,造成“低定額、頻追加”的問題,同時也根據多年運行下來的基數批復預算。
二是公用經費定額標準和方式不科學,預算難以滿足保障。一些地方政府財政財力較差,制定的基本支出中的定員定額標準偏低,與維持正常運轉的需要不符,或沒有根據物價水平適時調整。一些地區沒有考慮不同單位的業務特點,簡單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測算公用經費;不少單位公用經費實際支出遠遠高于預算保障,缺口部分只能通過項目經費給予彌補。項目專屬性不強,年初預算項目與基本支出內容重復混淆,內容寬泛,圍繞專項經費設置一般性的商品和服務支出,項目支出經費化,能體現項目核心用途的直接費用很少。
三是在舊的公務用車管理體制下,部門之間在配車問題上相互攀比,下屬單位多、有實權的部門資金充裕,車況好、車輛多,造成小車過多、過濫衍生不正之風。單位對汽車加油、維修管理不嚴格,容易形成滋生腐敗的溫床[2]。
四是重貨幣資產輕實物資產和重購置輕管理的不良理念,制約了資產監管的有效性[3]。對固定資產接受捐贈、處理監管不力,導致資產流失。
四、對策分析
一是完善部門預算編制。財政部門提高年初預算到位率,減少預算執行過程中維持機構運轉支出的追加追減;加強對預算執行情況的分析研究,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基本支出定員定額標準,按照人員、車輛、辦公用房面積等因素分檔設定公用經費支出標準;加快項目庫建設,推行項目績效管理。制定國庫集中支付動態監控規則,以實時動態監控為重點,實現資金收付各環節之間的有效制衡,提高資金運行安全性和透明度。把預算單位的預算績效目標覆蓋率、年初預算準確率、預算執行率等納入預算單位績效考評指標。
二是按照國家《關于全面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和《中央和國家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方案》的要求,各地制定改革方案,取消一般公務用車,對保留下來的車輛,把好油料管理關,辦理加油卡,綁定油型和車號,不得給無關車輛加油。對日常保養和修理,到財政指定有資質的修理廠修理。適時組建“公務用車租賃公司”減輕財政負擔,積極穩妥、循序漸進、先清后改做到不影響公務。
三是完善政府采購運作,需要政府統一采購的資產,要做到信息公開、透明。加強對固定資產的內部控制,建立分類有序的固定資產臺賬、卡片等,嚴格資產管制度,強化處置監管機制,對處置的數量、金額嚴格把關,建立健全定期清查、盤存制度,嚴格“先報批、后處置”的程序,做到賬實相符,堵塞漏洞,防止人為資產流失。
參考文獻
[1]尹祎.基層行政事業單位支出管理淺析[J].中國審計.2013(23):56-57.
[2]郭永發.行政事業單位公務車輛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J].福建審計.2010(03):33-34.
[3]莊啟龍.強化固定資產管理案例分析[J].福建審計.2012(03):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