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紀東
【摘要】隨著2008年天津股權交易所的批準成立,我國區域性股權市場邁上了陽光之路。我國目前已有37家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2016年4月,蘇州也建立了股權交易中心,對服務區域內的中小企業融資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將對尚處于起步階段的蘇州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發展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 ?蘇州 ?規范 ?風險控制
一、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概述
2012年5月,中國證監會下發了《關于規范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從政策層面首次確認中國場外市場包括四個層次:滬深主板為一板,深市創業板為二板,新三板為三板,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為四板。
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是為特定區域內的企業提供股權、債券的轉讓和融資服務的私募市場,是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設立與發展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有利于擴展地方非上市中小企業的融資路徑,解決融資難的問題。一個繁榮的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十分利于地方經濟:一方面,有助于打造區域性經濟金融中心,另一方面,有助于整合各類資源為區域經濟建設服務。
二、對蘇州股權交易市場發展的思考
江蘇省現有中小企業超過150萬家,數量居全國首位,蘇州地區中小企業集聚度更高。雖然近年來蘇州上市企業隊伍實現快速擴容,在我國證券市場中的中小板、創業板和“新三板”形成以制造業為主的上市公司的“蘇州板塊”,上市企業數量從2010年底的52家增加到如今的106家,今年還有6家加入上市板塊。但由于區域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相對滯后,中小企業融資主要依賴銀行貸款,融資難問題突出。
2016年4月20日,蘇州股權交易中心正式開業。蘇州股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由元禾控股、江蘇股交中心、園區經發公司、東吳證券、蘇州信托和蘇州產交中心六家股東聯合發起,是交易中心的運營主體。蘇州股權交易中心的成立可以通過對區內企業公開掛牌、公開信息、公開定價等方式,利用市場手段對企業進行合理估值,促進民間資金向盈利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行業和企業流動,提高資本回報率,優化民間資本的投向結構,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切實提高企業融資效率、節約企業成本,減輕區內企業負擔。
通過蘇州股權交易中心網站,我們可以了解到蘇州股權交易中心為企業提供登記托管、掛牌、定向增資和股權交易等服務。擬掛牌的企業可以申請到孵化板或新興板進行掛牌。其中在孵化板掛牌的企業為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導向的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企業、優秀商業及文化企業、其他具有人才、技術、品牌、商業模式優勢的企業,優秀的傳統行業企業可以在新興板掛牌。在蘇州股權交易中心掛牌的企業不需要進行股份制改造,有限責任公司和合伙企業都可以到中心掛牌。對于蘇州股權交易市場的發展,筆者有以下幾點思考:
(一)缺乏整體體制與運營機制的設計易引發風險
從國家層面來看,我國《公司法》和《證券法》并未對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進行明確的法律定位。國發38號文及37號文從基本交易規則的角度解決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什么不能做”的問題。《關于規范證券公司參與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的指導意見》也在一定意義上從基本運作規范角度對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進行規定。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在缺乏整體的體制與運營機制的設計的情況下啟動,市場的不成熟性也就體現出來。同時由于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界定,在市場運作的情況下,利益最大化就成為市場參與者的發展原則,會引起參與者利用政策、法律的漏洞,追逐自身利益,引發風險,不利于市場的穩健發展。蘇州股權交易市場需要有相應的法律規范以便制定規范市場、調控市場、控制風險的規則。
(二)掛牌門檻和中小微企業質量之間的矛盾
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主要的服務對象是中小微企業,這類企業往往存在著企業管理制度不完善、市場競爭能力弱等問題。券商參與股權交易市場,在專業、技術、經驗等方面有著自己的優勢,但是對證券市場風險控制的謹慎性以及《券商參與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對券商參與區域性資本市場要求的嚴格性,使得券商實際上對進入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的企業會有較高要求。在以往的成立的區域性股權交易中心,大多數券商會按照新三板的要求來對四板企業進行內部審核。而鑒于大部分中小微企業的質量,也許依然難以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三)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之間存在一定競爭關系
區域性股權市場覆蓋全國的態勢已經形成,基本呈現了“一省一市場”格局,其中一些省份還設有兩家以上。區域性股權市場在全國一哄而起,在法律法規和總體構架沒有建立的情況下,市場開始出現亂象叢生、同質競爭的現象:區域性股權市場與“新三板”之間的競爭、區域性股權市場之間的競爭。這樣的發展態勢不僅容易造成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而且導致不公平競爭和市場公信力缺失,不利于區域性股權市場的長遠發展。同時,由于地方設、地方管,全國各地的區域性股權市場都自定市場準入條件、交易規則制度、交易登記結算制度。且在市場運作機制、掛牌企業準入門檻等方面差異較大,加之各區域市場大多有跨區域經營沖動,有意向全國企業開放。區域市場總體上呈現管理無序狀態,為今后的統一監管、統一規范和有序發展設置了障礙。
三、對策建議
(一)加快相關法律法規及制度的設計
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作為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其蓬勃發展的態勢下,相關部門應當及時根據已設立較長時間的區域性股權中心的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統一監管、統一規范,使得市場能夠有序發展。從而使得地方的區域性股權交易中心也有章可循。
(二)明確服務對象和功能定位
區域性股權市場的服務對象是“兩非一高”的中小微企業,眼光要向下看,包括服務的地域要向下延伸,服務的企業要向下延伸,特別是小微企業。鑒于我國中小微企業數量巨大,很多難以到場內市場掛牌交易,也很難得到所需的金融服務,客觀上需要區域性股權市場提供服務。區域性股權市場對這類企業進行培育和規范,可以為交易所市場提供上市企業資源。蘇州股權交易中心應當積極對企業進行宣傳、培育,無論規模大小,讓企業提高自己的質量,加強企業的融資能力。
(三)優勝劣汰,適者生存
通過一段時間建設和競爭,各地區域性股權市場發展程度不一,形成優勝劣汰。在此基礎上,可讓運行較好,規模較大,對市場和企業服務較好的區域性股權市場實現跨省區的區域性股權市場試點,更加完善區域性股權市場功能,擴大影響。蘇州股權交易市場雖然起步晚,但是通過借鑒國內外先行者的經驗,發揮自身的優勢、適當地擴大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的服務對象,服務項目,從而更快更好地助推地方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孔金瑞.我國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發展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4.
[2]汪竹霞.蘇州市股權投資FOF發展狀況調查[J].金融縱橫,2016,02:74-79.
[3]張紅曼.廣西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發展問題研究[D].廣西大學,2015,
[4]何登錄.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發展之思考[J].財會月刊,2014,08:31-34.
[5]黃運成,漆琴.發展區域股權交易市場[J].中國金融,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