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鋅
淺析中國動畫分鏡頭設計的發展方向
黃 鋅
現代動畫中動畫家運用各種手段、技術、材料來創作動畫。在一部動畫的創作及制作的整個過程中,動畫分鏡頭的設計就是動畫的創作要體現動畫片狀態的敘事語言風格和構架設計其故事的邏輯以及控制動畫故事節奏的重要環節。
動畫分鏡設計 發展方向 視聽語言
動畫作為一種娛樂大眾的特殊藝術樣式,以其"隨心所欲"和"奇思妙想"的構思,從故事到視覺、聽覺的綜合藝術表現。動畫分鏡頭的設計,實際上就是導演對整部動畫片的理解詮釋后,思索如何表現的周密思考過程,同時也是導演對影片的總體設計和施工的藍圖。動畫片的創作與電影不同。動畫片是采用后期前置的模式進行的,即不允許有片比,因此,動畫片分鏡頭的創作過程,實際上已經是對一部動畫片進行了一次初剪。從這一角度上看,在這一階段的制作主要是從導演的角度去思考,并通過后面一系列實驗才能檢驗并逐步積累經驗。
中國的動畫片的制作思維存在著風格低齡化的傾向,大多數的動畫都是定位在十四歲以下的兒童階段,這就使得動畫片缺乏更廣闊的市場。此外,從教育學的角度來說,反復營造這樣一個虛擬的童話世界,對孩子身心健康和以后的成長發展并十分有利,相對比之下,真實的現實世界和社會才是他們成長所需要的。毋庸置疑,動畫片低齡化的傾向導致了動畫片失去了巨大的市場前景,那些不被大眾接受的動畫片將很快就會從歷史舞臺上消失。我國動畫片中塑造的許多人物的形象沒有生氣與創新力,顯得保守、陳舊和呆板,這種形象難以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動畫分鏡頭設計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動畫的動作設計和動畫的鏡頭語言設計上,在動畫動作設計方面,美國動畫的特點是在于“動”,創作的動畫的動作在行云流水中又有適度的夸張和變形,使動畫的動作有著別具一格的幽默感。在動畫鏡頭語言方面,美國的創作和日本的創作都各有自己的特色。首先景別來看,景別的轉換直接影響著影片的節奏。其次是場面調度(分為角色的調度和攝影機的調度),使用不同的鏡頭角度及運動形式拍攝,會給觀眾視覺上形成強烈的對比,能快速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在就是轉場方式,可分成淡入,淡出,疊化,切鏡等方式。還有就是蒙太奇的運用,分別為敘事蒙太奇、表現蒙太奇、理性蒙太奇。由于日本動畫制作的小投資的特點,他們對分鏡頭設計中蒙太奇的運用實施了新的創新手法,如文字蒙太奇,在動畫影片中插入很多定格文字形式的畫面,可以節約制作成本。
目前我國在動畫片的創作設計過程中,對動畫畫面的分鏡頭設計的重視程度還遠遠不夠,特別是有些電腦3D動畫的制作中甚至忽視動畫畫面的分鏡頭創作設計。在動畫創作過程中分鏡頭的設計形同虛設。在繪制了分鏡頭之后,不嚴格按照設計展開創作,使分鏡頭得設計失去了對影片結構的整體把握,失掉了動畫節奏及影片藝術性的意義。這是形成國內很多動畫制作水平不高的重要因素。所以,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形成屬于本土的動畫分鏡頭設計理論研究體系,在動畫分鏡頭設計上仍然得向美國動畫和日本動畫的設計借鑒。
就我國的動畫業而言,除了有劇本創作、造型設計、場景設計、音樂創作等多方面因素外,還應該我國從不同時期的動畫畫面分鏡頭設計中總結和歸納,研究整理出適合中國觀眾觀賞口味的、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畫面分鏡頭設計,從中突破原來的創作框架,提升當代動畫創作水平。從動畫的技術層面可以看出,我國的動畫制作技術技巧與美國、法國、日本等國動畫制作技術技巧還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又要重視不同國家所重視的技術方向上的不同。從動畫創作藝術層面可以看出,我國的繪畫和戲曲中追求“意象”“神似”的中華民族傳統的文化特點;西方國家民族文化是追求“客觀”“寫實”的特點;日本的文化則是將西方與中國的藝術文化和本土的民族文化進行融合后形成又一種新藝術的特點。對中國和世界民族文化特點的研究,可以為比較中外動畫在畫面分鏡頭設計上產生差異的本質原因做好相應的鋪墊。
在未來的動畫創作中,假如沒有構思縝密的鏡頭設計,那就不能很好地顯現動畫片創作的本意中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與情感。動畫創作分鏡頭的設計創作人員應根據他對動畫劇本理解,對劇本進行繪制,而動畫分鏡頭的故事設計板如同一幅幅前后照應的連環畫,這一系列分鏡頭設計里面,既有有場景,又有空間,還有背景。所有的分鏡頭設計串聯起來組成了動畫的完整故事情節。這樣,這些動畫分鏡頭的設計環節,就形成了一部創作動畫片的完整結構。在動畫畫面分鏡頭的設計創作過程中,一定將所要展示的場景、塑造的人物形象和動作等細節,運用動畫鏡頭把每個分鏡頭精心的加以設計,使其表現得明了化和直觀化。在動畫創作中熟練的運用影視鏡頭語言來表現創作意圖,除了能使動畫更生動外,還可以增強動畫片的審美感受和視覺上的沖擊力。分鏡頭設計的理論體系經過不斷的發展,已日臻成熟。隨著從業者的不斷深入研究和大量實踐,分鏡頭設計的理論體系得到了擴充與完善,并提出了更多的新觀念,這對于動畫的專業理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分鏡頭設計所涉及專業知識比較廣泛,如視聽語言,文學劇本,動作設計,場面調度,美術設計等,以綜合素質要求的高標準來要求創作者。
由此,我們不難得出:動畫創作不僅要彰顯自身主觀意識,還要展現現實生活中的故事,比的是想象力的豐富與否。未來我國的動畫創作還要求編劇積極地提升具有主觀表現力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努力從最大程度上消除客觀局限性的束縛。
(作者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黃鋅,碩士研究生,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