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再生能源要求和排放標準比較
能源和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重大問題。發展可再生能源成為各國保障能源安全、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世界各國政府都在制定相關政策,促進使用可再生能源作為石油的替代品。制定相應政策促進對可再生能源的消費,不僅能減少國家對石油進口的依賴,而且還能改善國內經濟,扶持國內新興產業,同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對可再生能源的規定大致分為兩種:①針對可再生能源進行規定,給出可再生能源的要求和需要達到的市場份額;②針對可再生能源的燃燒排放進行規定,規定可再生能源燃燒所釋放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上限,限制碳排放。對這兩種規定進行了對比,并建立模型分析在汽車行業中單獨使用這些規定對可再生能源利用及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
文中先將可再生能源的實施區域分為國內(不特指某一國家)和其它國家這兩個區域,并假設這些區域都具有開放的經濟和競爭市場。所選用的傳統燃料為從傳統原油和合成原油中提取的汽/柴油,可再生能源選為從玉米和甘蔗中提取的乙醇。兩種針對可再生能源制定的規定分別為基于強制性指令的法律規定和基于市場機制的經濟規定。在全球背景下,分析了上述規定對所選用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影響,并建立了相應的分析模型。建立分析模型時還考慮了規定施行期間,以及其它因素可能產生的影響,如美國頁巖氣突然增加這一事件的發生就對美國可再生能源標準產生了影響。分析結果顯示,關于可再生能源的規定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分;同時使用兩種規定將更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降低碳排放。而對汽車生產廠家而言,在滿足低碳排放環境要求的同時,應兼顧經濟效益和技術實現,選擇符合自身的標準。
刊名:Energy Economics(英)
刊期:2015年第49期
作者:D. Rajagopal
編譯:陳丁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