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瓊
“3+2”中高職一體化“教學共建模式”下對師資共建的探索
陶 瓊
文章分析了現在“3+2”中高職一體化“教學共建”模式下師資共建存在的具體問題,進一步探索相應解決辦法,為相關高職學校提供師資方面的借鑒。
“3+2”模式 教學共建模式 師資共建
“3+2”模式指的是專科和本科的銜接。在教學過程里,這一模式可以實現高職一體化,有效提高技術性人才的綜合素質。不過,實現高職一體化,貫徹落實“3+2”模式對于課程的類型設置以及教師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重視程度不夠,流于形式
對于一部分學校來說,它們口頭上講述自己對“3+2”中高職一體化“教學共建模式”下師資隊伍建設的關注度,但卻忽視了實踐的重要作用。在具體的實踐里,呼吁要培養高素質的技術型人才,但卻并沒有在實踐中加強師資建設。很多學校滿足于現在取得的成就,忽視了長遠的發展,僅僅是為了教育而教育,滿足于現狀,沒有深層次的開拓和發展。具體來看,他們在促進師資建設時愛走捷徑,在教師的繼續教育工作開展中,僅僅在蓋章后就代表完成工作,沒有落實到實處去。在建設雙師型體系中,用門檻較低的技能證書來應付和蒙混,過分關注各種指標,卻忽視了教師的真正綜合素質的提高,這樣一來,教師培養出來的學生也會缺乏能力,難以適應企業的發展。
(二)過度看重結果,名不副實
對于一部分學校來說,它們過分關注師資建設的結果,導致師資建設道路走向誤區,僅僅關注一些指標和證書的結果性,忽視了對于教師過程性建設,疏于管理,使得教師的長遠發展受到阻礙,而其知識更新能力得不到提高,停滯不前,導致師資能力進一步減弱。過分看重結果盡管在短期內會提高師資能力,但長期來說和“雙師”的名號卻有較大差距。
(三)缺少過程性考核和長效性機制
在很多高職學校的建設里都存在這樣的問題,盡管對于師資建設的重視力度比較高,但是僅僅局限于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發展,教學理念得不到詮釋,也忽視了講師的技術水平和綜合能力的培養。這樣一來,師資隊伍里沒有自我更新的意識,導致教學理念的滯后,而在高職市場中人才的培養需求不斷擴大。綜合來看,現在普遍存在的過程性考核缺失,導致高職學校教師缺乏壓力,對于自我要求過低,這樣一來,積極性銳減會阻礙師資共建。
(一)重塑高職學校對師資建設的觀念
如果要實現高水平的職業教育,就要使用高素質的教育人才,還要兼具高水平的培養方式。所以,對于高職學校本身,要加快轉變思想方式,充分關注教師在培養人才中的重要性,培養先進的理念,不僅僅要局限于對相關指標的滿意程度,也不能拘泥于眼前的利益,要在實踐中謀求師資水平的提高,實施最有效的教育方式,通過學校、社會和個人的合作,實現師資共建,為社會發展提供高技術人才。
(二)提高“3+2”模式下師資建設的信心
在“3+2”中高職一體化“教學共建模式”下師資隊伍建設的信心尤為重要,只有有充足的決心才可以實現師資共建,這種信心的樹立必須通過培訓的方式,只有使老師樹立相關的理念,才可以督促自身提高綜合素質,在自身綜合素質和技術水平提高的前提下,才可以更好地教育學生,實現學生的高素質培養。
(三)實現“3+2”模式下規范管理,實踐培訓力求扎實
要想使得“3+2”中高職一體化“教學共建模式”下師資隊伍建設得到加強,就要抓好相關環節,實施規范化管理,適應社會對于高技術人才的需要,通過校企合作,實現學校和企業之間的銜接,滿足企業生產的需要的同時,又要按照學校的相關規章制度辦事。通過校企合作,可以幫助教師了解現在行業的趨勢和潮流,實現培養效果的提高。不管是對于教師企業實踐的哪個環節,都要取得一定的成效,除此之外,要通過校企合作,來穩扎穩打,落實實踐效果和成就,在本質上提高教師能力。
綜合來看,現在的“3+2”中高職一體化“教學共建模式”下師資隊伍建設中存在很嚴重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學校不重視、教師不積極的角度,為了改變這一現狀,要通過實踐來壯大師資力量,通過觀念上的創新來提高教師的主動性,通過實現教師的能力提高,而教師作為傳播知識和技術的重要媒介,必須充分發揮作用,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為社會培養高技術水平和綜合素質的人才。
[1]楊進.中國職業教育教學改革與課程建設[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4(15):64~65.
[2]周大農,戚亞光.五年制高職專業課程開發的實踐與思考[J].職教通訊,2001(4):12~13.
(作者單位:湖北藝術職業學院)
本文系“3+2”中高一職體化“教學共建模式”研究與實踐-以湖北藝術職業學院音樂專業為例項目編號2014B545。
陶瓊(1979-),女,漢族,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3+2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