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楚王江洋△高亞華溫文娟王 菲
①中國.沈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遼寧沈陽) 110034 ②遼寧省孤兒學校 △通訊作者 E-mail:yangyang791123@163.com
1~6年級孤兒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
張 楚①王江洋①△高亞華②溫文娟②王 菲②
①中國.沈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遼寧沈陽) 110034 ②遼寧省孤兒學校 △通訊作者 E-mail:yangyang791123@163.com
目的:了解孤兒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方法:本研究采用小學生心理健康評定量表(MHRSP)對某孤兒學校1~6年級孤兒學生進行施測,分析了心理健康各維度在孤兒性別和年級上的差異。結果:孤兒的心理健康各維度在性別(F=3.42,P<0.01)和年級(F=3.30,P<0.01)上存在顯著差異。在學習障礙(F=13.007,P<0.001)和品德缺陷(F=15.75,P<0.01)上孤兒學生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在學習障礙(F=3.713,P<0.01)、性格缺陷(F=3.98,P<0.01)、社會適應障礙(F=2.32,P<0.05)、不良習慣(F=3.39,P<0.01)、行為障礙(F=9.55,P<0.01)和特種障礙(F=3.69,P<0.01)上孤兒學生存在顯著的年級差異。結論:孤兒的心理健康狀況不佳,且在各維度存在性別和年級差異。
孤兒;心理健康;性別;年級;小學生
孤兒是指由于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疾病或法律等原因失去父母或被父母遺棄,由他人或社會福利機構或孤兒學校收養的未成年人。孤兒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弱勢群體,他們由于失去父母的撫養,缺失父母、親人等家庭教育和支持,在成長的過程會出現很多問題,如恐懼、焦慮、抑郁、自卑、孤獨,學習障礙,社會適應障礙等心理問題[1-10],這些消極的情緒和行為表現不利于孤兒的健康成長。以往研究者從不同的角度對孤兒的心理健康進行了調查,研究結果表明孤兒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同齡正常兒童[10],福利院兒童心理健康水平相對較差[6,8];孤兒心理健康狀況存在性別差異和年級差異,男性孤兒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性孤兒[8,10],四年級的孤兒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更高年級的孤兒[10]。福利院孤兒與普通家庭兒童相比,其社會能力低,反社會行為水平高[11]。福利院孤兒缺乏社交技巧,社交能力低,孤兒學習困難、厭學情況嚴重,存在較多不良行為習慣等[2,5,8,10]。福利院里的孤兒有著偏執、敏感、虛榮、自卑的個性特點,福利院兒童在社會適應與人際溝通中主要的問題是缺少生活常識、學習與技能、人際互動,適應性差[12-13]。王琳從孤兒心理面貌、意外事故與疾病孤兒心理狀況、孤兒沙盤療法、家庭寄養4個方面探討孤兒心理現狀及心理問題,針對研究中的結果提出相關建議[14]。以往對孤兒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是對福利院孤兒的心理健康進行研究,而對孤兒學校的孤兒學生的心理健康研究較少。由福利院監護、集中在孤兒學校接受教育的孤兒學生,是接受政府集中教養模式安置的典型代表。雖然他們享有和普通兒童同樣生活和接受教育的權益,但是卻明顯的從普通兒童群體中分離出來,被長期隔離與主流社會之外,這可能會對孤兒學校的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了解他們的心理健康情況變得尤為重要。本研究通過調查1~6年級部分孤兒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了解孤兒學校整個小學階段孤兒學生的整體心理健康狀況,為他們心理健康課程的開展提供一定的依據,以便更好地促進孤兒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
1.1 對象
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從某省孤兒學校隨機抽取382名孤兒學生作為樣本,其中一年級52人,二年級61人,三年級64人,四年級67人,五年級63人,六年級75人;男生256人,女生126人。調查時間為2015年5月,所有問卷均由心理健康老師主持施測,由孤兒學生獨立完成。
1.2 方法
小學生心理健康評定量表(MHRSP):該量表可以對小學生心理健康傾向與狀態進行模糊性評定,由學習障礙、情緒障礙、性格缺陷、社會適應障礙、品德缺陷、不良習慣、行為障礙和特種障礙8個分量表組成。每個分量表的具體項目采用3點計分模式,即選擇“沒有”計0分,選擇“偶爾”計1分,選擇“經常”計2分。若每個分量表項目的合計分數達到10分或10分以上,一般可以認為存在該方面的心理問題。該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943,內容效度為0.756。
從一至六年級每個年級隨機抽取兩個班進行小學生心理健康評定量表(MHRSP)的施測。
1.3 統計處理
使用SPSS 17.0對結果進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和事后檢驗統計分析。
以孤兒學生的性別和年級作為群組劃分標準,描述孤兒學生在心理健康量表各分量表上的表現,其得分的平均分和標準差的統計結果見表1。
表1 孤兒學生心理健康各分量表在不同性別和年級上的描述統計(±s)

表1 孤兒學生心理健康各分量表在不同性別和年級上的描述統計(±s)
注:A總表示學習障礙,B總表示情緒障礙,C總表示性格缺陷,D總表示社會適應障礙,E總表示品德缺陷,F總表示不良習慣,G總表示行為障礙,H總表示特種障礙,下同。1~6表示一至六年級
項目A總B總C總D總E總F總G總H總1男4.06±4.07 4.42±4.30 3.97±4.81 3.08±3.86 2.67±3.87 2.72±3.44 2.42±4.00 3.22±4.68女2.50±3.01 4.44±4.15 2.75±3.91 3.25±3.66 2.19±3.12 2.25±3.00 1.50±2.19 1.75±2.47 2男4.42±3.78 4.23±3.44 5.30±4.74 4.19±4.28 3.72±3.49 4.05±3.14 4.26±3.34 4.19±3.40女4.50±3.84 4.72±4.98 5.78±5.13 4.67±4.31 2.83±3.85 4.28±4.20 4.33±3.60 3.78±3.39 3男6.43±3.96 5.79±3.95 5.64±4.00 4.90±3.55 3.26±3.60 3.95±3.30 5.17±3.29 3.10±3.10女3.23±3.55 4.68±3.24 3.77±3.64 3.32±4.05 1.55±2.77 2.32±2.28 5.36±3.43 2.05±3.17 4男7.32±3.68 5.57±3.69 5.81±3.35 6.32±3.82 4.13±3.29 4.23±2.66 6.51±3.09 3.34±3.05女5.75±3.67 6.05±3.80 6.90±4.22 5.00±3.10 2.45±1.99 4.25±3.28 5.50±3.17 3.85±2.98 5男5.79±4.29 4.95±3.29 5.74±3.84 5.45±4.18 2.89±2.76 2.95±2.57 5.50±3.59 1.84±1.67女4.44±3.75 4.00±2.38 4.52±2.89 3.20±2.50 1.04±1.40 2.20±2.08 4.56±2.14 1.76±1.54 6男6.08±4.33 4.78±3.42 6.22±3.53 4.42±3.37 3.20±2.37 3.40±2.98 6.00±3.38 3.02±3.05女4.36±3.94 5.08±3.44 6.40±4.12 4.56±3.47 1.92±1.55 3.84±3.22 5.40±3.25 2.60±2.24
以性別和年級為自變量,以心理健康各分量表得分為因變量做多因素多元方差分析,見表2。孤兒學生心理健康各分量表在性別、年級上的主效應均顯著,但性別與年級的交互作用不顯著。這表明孤兒的心理健康狀況存在顯著的性別、年級差異。

表2 孤兒學生心理健康的各維度在不同性別和年級上的多變量檢驗
進一步對心理健康各分量表得分進行性別、年級的差異檢驗,見表3。在學習障礙上,性別主效應、年級主效應均顯著,性別和年級交互作用不顯著。這表明不同性別和年級的孤兒學生在學習障礙上存在顯著性差異,男生所表現出來的學習障礙問題顯著高于女生。在情緒障礙上,性別主效應、年級主效應、性別和年級交互作用均不顯著。這表明不同性別、年級的孤兒學生在情緒障礙上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在性格缺陷、社會適應障礙、不良習慣、行為障礙和特種障礙上,均為年級主效應顯著,性別主效應、性別和年級交互作用不顯著。這表明不同年級的孤兒學生在性格缺陷、社會適應障礙、不良習慣、行為障礙和特種障礙上存在顯著性差異。在品德缺陷上,性別主效應顯著,年級主效應、性別和年級交互作用均不顯著。這表明不同性別的孤兒學生在品德缺陷上存在顯著性差異,男生所表現出的品德缺陷問題顯著高于女生。
進一步對存在顯著年級主效應的各分量表進行事后檢驗,由于本研究實際收集到的數據存在樣本不匹配問題,即最大年級樣本量為六年級7人,最小年級樣本量為一年級52人,樣本數量相差較大,導致年級方差不齊性,因此采用Tamhane方法進行事后檢驗,見表4。在學習障礙上,四年級顯著高于一、二年級,而與三、五、六年級差異不顯著;在性格缺陷上,四年級顯著高于一年級,而與二、三、五、六年級差異不顯著;六年級顯著高于一年級,而與二、三、四、五年級差異不顯著;在社會適應障礙上,四年級顯著高于一年級,而與二、三、五、六年級差異不顯著;在品德缺陷和不良習慣上,四年級顯著高于五年級,而與一、二、三、六年級差異不顯著;在行為障礙上,二、三、四、五、六年級顯著高于一年級;四年級顯著高于二年級,而與一、三、五、六年級差異不顯著;在特種障礙上,五年級顯著高于二年級和四年級,而與一、三、六年級差異不顯著。

表3 孤兒學生心理健康各維度在性別、年級上的方差分析
3.1 孤兒學生心理健康的性別差異性
本研究表明,孤兒學生在學習障礙和品德缺陷上存在較大的性別差異,男生所表現出來的問題顯著高于女生,這和關薦等人[8]的研究基本一致。在學習障礙上存在性別差異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受智力發展水平快慢的影響,在小學階段女孩比男孩智力發展相對較早,學習接受能力較快,女孩在學習上表現出的學習問題較少;從性格上看,男孩好動,學習自主性較差,女孩自制力較好,得到教師的關注多[15],容易得到表揚、獎勵和榮譽[16],學習主動性和學習動機比男孩強。人的教育除了來自學校和社會的教育外,兒童早期的父母的教育也很重要,由于孤兒缺乏父母教育,導致孤兒學生在學習上、品德上存在一定問題。孤兒學生在孤兒學校生活學習,學校采取集中化管理,不利于對他們進行個別教育,學生出現問題也不容易發現,教師不能對他們進行及時教育,糾正他們的問題,導致學生在一些問題上表現突出。男孩不易服從教師管教,女孩與男孩相比性格比較溫和,容易聽從教師的管理,這也可能是造成男孩比女孩品德缺陷問題突出的原因。孤兒學生在學習障礙和品德缺陷上存在性別差異還可能是由于孤兒學校男女比例不均衡造成的。

表4 孤兒學生心理健康各維度年級差異的多重比較
3.2 孤兒學生心理健康的年級差異性
本研究表明,孤兒學生在學習障礙、性格缺陷、社會適應障礙、不良習慣、行為障礙和特種障礙上存在顯著的年級差異。四年級孤兒學生在學習障礙、性格缺陷、社會適應障礙、品德缺陷、不良習慣和行為障礙上表現的問題比其它年級孤兒學生表現的問題突出。四年級孤兒學生在一些問題上所表現的問題比其他年級孤兒學生所表現的問題突出,這和李燕燕等人的研究一致[10]。
這可能是由于四年級學生處于小學階段的過渡時期,他們認知能力的發展,情緒的發展,自我意識和意志力的發展,與低年級學生相比較,四年級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較快,情緒比較穩定,自我意識較強,意志的自覺性、果斷性、堅持性和自制性的發展水平較高[10]。而與高年級學生相比,四年級孤兒學生各方面發展水平相對較低,他們的接受適應能力比高年級學生的接受適應能力差,因而四年級學生的問題比其他年級學生的問題突出。
通過對孤兒學校1~6年級孤兒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針對孤兒學生表現出的突出問題,學校及任課教師可以通過采取相應的措施,來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孤兒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完善他們的人格發展。
[1]趙愛琴.132例病殘孤兒術前心理護理[J].護理學雜志,2000,15 (11):687-688
[2]習紅兵.試論福利院孤殘兒童心理問題及其疏導[J].湖南冶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9(2):69-71
[3]陳衍,陳慶良.福利院兒童與普通兒童孤獨感和人格特征的比較研究[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1):105-108
[4]陳衍.56名福利院兒童人格特征及社會交往狀況[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3,17(7):450-452
[5]蘇英.北京市某福利院兒童心理健康狀況及其人格特征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19(2):199-202
[6]王津.孤兒恐懼心理發展特點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09
[7]周永紅.人際交往能力與孤兒焦慮:自尊中介作用分析[J].中國特殊教育,2015,22(12):72-76
[8]關薦,王志強.兒童福利機構中孤兒的心理健康狀況[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19(3):325-326
[9]李國強,鄭力.120名在校孤兒影響學習的心理因素調查研究[J].心理科學,2004,27(2):402-402
[10]李燕燕,李開瓊.孤兒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6,14(2):194-196
[11]成彥,胡艷霞,朱鳳玲.福利院兒童自尊與情緒適應性研究[J].社會福利,2003(6):49-54
[12]王雁,蔡練.福利院與普通家庭兒童學校社會行為的對比研究[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3,17(3):185-187
[13]莊嚴.蘇州市福利院兒童社會適應行為的心理評估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0
[14]王琳.我國孤兒心理狀況研究[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4,27 (6):724-725
[15]穆竟,王藝容,龍文靜,等.孤兒的社會支持、自我意識與心理健康的研究[J].學理論,2011,20(2):45-46
[16]林崇德.發展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72-274
Investigation on Mental Health of Orphans from 1—6th Grades
Zhang Chu,Wang Jiangyang,Gao Yahua,et al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034,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mental health of orphans.Methods:Test of MHESP was conducted on selected students from 1—6th grades of an orphan school.Results:Every dimension of orphan students'mental health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ender(F=3.42,P<0.01)and grade(F=3.30,P<0.01).There were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s in learning disabilities(F=13.007,P<0.001)and character flaws(F=15.75,P<0.01).Also,there were great grade differences with regard to learning disabilities(F=2.32,P<0.05),bad habits(F=3.39,P<0.01),behavioral disorders(F=9.55,P<0.01),and special obstacles(F=3.69,P<0.01).Conclusion:The mental health of orphans is in a poor condition,and exists gender and grade differences.
Orphans;Mental health;Gender;Grade;Pupil
R395.6,B844
A
1005—1252(2016)11—1706—04
10.13342/j.cnki.cjhp.2016.11.028
2016-05-26)
http://www.cjhp.com.cn/
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3年度立項課題(編號:JG13CB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