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齡木 官翠玲
湖北中醫藥大學管理學院,湖北武漢430065
基于因子分析的藥價虛高的影響因素研究
許齡木官翠玲
湖北中醫藥大學管理學院,湖北武漢430065
目的分析藥價虛高的影響因素,為切實有效地解決藥價虛高的問題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方法采用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于2015年10月對230名消費者、醫療機構工作者、衛生政策研究者與制訂者進行調查,包括性別、年齡、學歷、月收入以及藥價虛高的影響因素。使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因子分析、回歸分析等。結果通過分析,共提取6個藥價虛高的影響因素,按照影響大小依次為政府管制、醫院管理、企業成本、藥品生產流通、消費者藥品購買、藥品固有屬性。結論政府、醫院、企業需制訂有效措施,切實解決藥價虛高的問題。
藥價虛高;影響因素;因子分析;回歸分析
藥價虛高指藥品價格大幅偏離其價值,違背市場規律,長期停留在過高水平的現象[1]。解決藥價虛高的問題一直是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引發了各界的廣泛討論。在市場經濟日益完善的今天,“買不起藥”“看不起病”成為消費者面臨的又一問題[2]。藥價虛高是由多種因素共同影響而成,李大平[3]指出藥價虛高的真正原因是藥品尋租、藥品加價銷售政策不合理、看病的付費機制不科學、醫療服務市場缺乏競爭機制。王增鑫等[4]指出藥價虛高受商業賄賂、醫生對藥品使用權的壟斷、資源壟斷的影響。胡銀環等[5]從制度分析角度指出不適應市場經濟規律的藥品定價體制、以藥養醫醫院補償機制、不健全的藥品流通體制導致了藥價虛高。陳柳宇[6]發現藥價虛高受信息不對稱、委托代理、藥品需求彈性小的影響。楊帆[7]將藥價虛高的原因歸結為醫藥流通環節層層加價、醫藥生產企業虛報成本、制藥企業及藥品批發公司過多、過散。蔣春靈等[8]提出藥價虛高是由于醫院管辦不分以及藥品生產流通體制不完善造成的。陳海榮[9]歸結出了藥價虛高的原因包括供應鏈研發成本、運行成本、流通成本高、醫院醫生的雙重壟斷。本研究通過問卷調查,利用因子分析研究藥價虛高的影響因素,發現政府、醫院、藥企在藥品生產、流通、定價、上市、銷售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為切實有效解決藥價虛高的問題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采用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武漢市消費者、醫療機構工作者、衛生政策研究者與制訂者230名作為研究對象,于2015年10月對其開展問卷調查,共發放262份調查問卷,回收有效問卷230份,問卷回收率為87.79%。
1.2方法
本研究在廣泛閱讀各類文獻的基礎上設計調查問卷,調查問卷共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調查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別、年齡等;第二部分為藥價虛高影響因素量表,共26個測量指標測量藥價虛高的影響因素,包括藥品生產、藥品流通、藥品自身固有屬性、醫藥企業公關成本、醫藥企業宣傳成本、醫藥代表的逐利行為、醫生收受回扣、醫院以藥養醫、藥品政策等,采用Likert 5級量表,依次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非常同意”,分別賦值l~5分。
1.3統計學方法
首先應用Epidata 3.1軟件建立數據庫,然后將數據導入SPSS 20.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獨立樣本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因子分析、回歸分析等。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研究對象基本情況及不同群體藥價虛高差異比較
本次調查共收集230份有效問卷,其中,男94名,女136名;調查對象年齡以35歲以下為主,占72.6%;調查對象學歷主要為本科,占39.6%,學歷結構呈兩頭小中間大趨勢。調查者收入結構相對合理。經調查,藥價虛高的均值均在3.5以上,表明藥價虛高情況較為嚴重。經過獨立樣本t檢驗和方差分析,結果顯示,不同性別、年齡、月收入的群體在藥價虛高上的均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研究對象一般資料和不同群體藥價虛高差異比較
2.2因子分析
2.2.1因子分析的適用性檢驗在對收集的數據進行因子分析之前,采用KMO檢驗、Bartlett球形檢驗進行因子分析的可行性檢驗。檢驗結果結果顯示,KMO= 0.915>0.8,Bartlett球形檢驗的統計量χ2=2842.689, P<0.01。兩項檢驗結果表明變量間存在很強的相關性,本數據可以進行因子分析。
秸稈直燃發電是當前國家大力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不僅能避免農作物廢棄物資源的浪費,而且能有效緩和秸稈禁燒管理難的問題。開發利用秸稈發電對我國能源安全、生態環境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2.2公因子提取本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旋轉方法為最大方差正交旋轉,提取的標準為特征根大于1。在分析的過程中,剔除因子載荷小于0.60或在不同因子上有相近負荷的項目,累計剔除7個原始條目,最終提取6個公因子,累計貢獻率為64.024%。見表2。

表2 公因子的特征值及方差貢獻率
2.2.3公因子命名本研究對公因子進行最大方差正交旋轉,旋轉后的因子負荷結果見表3。根據旋轉后各因子的內容對其命名,6個因子命名如下:因子1包含6項測量指標,體現新藥界定制度、藥品監管、進銷差價率管制等,命名為“政府管制”;因子2包含3項測量指標,體現醫院以藥養醫、醫生收受回扣、醫院首選高價藥,命名為“醫院管理”;因子3包含3項測量指標,該因子體現企業宣傳成本、公關成本、賄賂成本,命名為“企業成本”;因子4包含3項測量指標,體現藥品中標后的生產情況、藥品的生產成本、藥品的流通,命名為“藥品生產流通”;因子5包含2項測量指標,體現消費者的購藥情況,命名為“消費者藥品購買”;因子6包含2項測量指標,體現藥品的專屬性及缺乏需求彈性,命名為“藥品固有屬性”。
2.3藥價虛高影響因素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根據因子分析結果,藥價虛高影響因子為政府管制、醫院管理、企業成本、藥品生產流通、消費者藥品購買、藥品固有屬性6個方面。為了進一步驗證藥價虛高各影響因子與藥價虛高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以及各影響因子對藥價虛高的影響的權重,對二者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以藥價虛高為因變量,各影響因子得分為自變量,采用強行進入回歸分析法。結果顯示,各影響因子都對藥價虛高產生顯著影響(P<0.05),從標準回歸系數可以看出各影響因子對藥價虛高影響的強度,政府管制因子的影響最大,消費者藥品購買、藥品固有屬性因子的影響相對較小。見表4。
3.1藥價虛高的影響因素分析
研究發現,藥價虛高受到政府管制、醫院管理、企業成本、藥品生產流通等因素的影響。
3.1.1政府管制因子由于新藥界定不清,藥品審批、監管不力,藥企利用漏洞通過更改藥品包裝,變換藥品劑型,調整藥品規格,增加藥品適應證以及添加少許無關緊要的成分等途徑來申報新藥,提高藥品價格。政策規定藥品的進銷差價率不能超過15%,也就是說藥品價格越低,差價率越高,因此在藥品進銷差價率上限的管制下,醫院為了實現收益最大化,傾向于購進價格高的藥品,這在無形中拉高了藥品的價格,同時也將物美價廉的藥品逐出市場。2015年6月1日《推進藥品價格改革的意見》正式施行,政策規定除了第一類精神藥品和麻醉藥品外,其他藥品實行企業自主定價,這在無形中也抬高了藥品價格。雖然政府制訂了一系列政策來管制藥品,但是近年來對衛生事業的投入越來越少,醫院不得不通過藥品來維持其正常發展,這在一定程度上為藥價虛高又添了一把火。

表3 旋轉后的因子負荷矩陣

表4 各影響因子對藥價虛高的影響分析
3.1.3企業成本因子近年來,醫藥企業越來越多,競爭激烈,藥企為了能讓自己生產的藥品真正進入到藥品市場,通過向醫院公關、廣告宣傳、向招標部門商業賄賂的方式確保藥品的銷售,這無形中增加了藥品的實際成本,藥企為了獲得更高的利潤,將這些成本加入藥品銷售價格中,由消費者承擔,因此藥價虛高經久不消。
3.1.4藥品生產流通因子制藥企業數量眾多,生產集中度低,生產能力嚴重閑置,同時藥品流通環節過多,行業集中度低,規模化程度低,物流配送水平低,經營費用高[11];再加上藥企通常會將同種藥品以兩種高低不同的價格投標,低價藥品中標后,供應一段時間即停止生產,臨床不得不采用價格水平較高的藥品,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藥價虛高。
3.1.5消費者藥品購買因子消費者大多不具備藥品相關知識,不了解生病該使用何種藥品,再加上疾病的突發性,消費者沒有過多的精力去尋找替代藥品,大多只能遵從醫囑購買使用藥品,患者處于劣勢;部分醫生可能會利用其知識優勢,推薦同等療效價格更高的藥品。
3.1.6藥品固有屬性因子藥品大多具有其專屬特性,其在市場上的替代品較少,即使存在替代品,其價格仍然較高;再加上藥品的需求彈性小,甚至可以說是剛性需求,人們為了疾病的治愈不會因為藥價高一點就不購藥,這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藥價虛高。
3.2降低藥價虛高的措施
3.2.1加大衛生投入,掌握藥品價值政府要增加對衛生事業的投入,給予一定的撥款及相應的財政補貼。同時政府對藥品的管制重點不再只停留在價格管理,更應從根源上解決問題[12],因此要在一定程度上透明化藥品的生產銷售,以便政府能充分掌握藥品的實際價值,并對此進行監管與界定。另外,政府要提高對醫藥產業創新的支持力度[13],推行有利于創新企業的優惠政策,并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
3.2.2充分核定醫生價值,激勵藥師使用低價藥品,引入第三方購藥應努力創造“醫藥分家”的條件[14],設計出類似美國CMS機構倡導的資源相對價值尺度(RBRVS)定價模型[15],以此來核定醫生投入成本及工作量,從而來決定醫生工資水平。醫院也要引入專業的藥劑師,充分發揮藥師在監督藥品管理、審核調配處方、提供用藥咨詢、降低醫藥費用等方面的作用[16]。醫生開具的處方需交予藥劑師過目,鼓勵藥劑師使用便宜的替代藥品,每替代一次給予一定的現金獎勵,月末對開大處方的醫生給予一定的懲罰。控制藥價虛高的關鍵是切斷藥品銷售的利益鏈[17],因此,可以引入醫保機構采購藥品,醫保機構是醫療費用的付費方,采購的藥品價格越低,其利益也越大,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制約高價藥。
3.2.3成立藥品價格委員會,建立藥品價格公示網站
建議成立類似澳大利亞的由醫學會、通用藥協會、消費者、衛生部等組成的藥品價格委員會(PBPA)[18],委員會對新加入的藥品給出合理的參考價格,藥品實際價格若超出參考價格過多則要向委員會遞交相應的藥品成本報告。同時,要建立相應的藥品價格公示網站,并在一定程度上注明藥品的價格組成。
3.2.4簡化藥品流通,優化藥品生產建立有效、健康、合乎市場規律的藥品流通機制[19],減少流通環節,提高藥品流通效率;提高藥企成立的準入門檻,嚴格藥企的成立程序,清理生產水平不達標、生產經營虧損的小型藥企。在藥品的生產流通領域充分引入競爭[20],通過市場競爭淘汰實力不強的藥企,提高藥品的集中化程度,節約藥品生產成本。
3.2.5普及藥品知識,加強醫德建設政府有關部門可以通過舉辦講座以及分發藥品手冊的方式向全民普及藥品基本知識,提高消費者的基本用藥觀念。抬高醫生準入門檻,加強醫生職業技能和職業倫理教育[21],提高醫生的道德水平,增強醫生的責任感。醫生在開具處方的同時要給予患者一定的解釋說明。
[1]吳建文,沈莉,喬延清.藥價虛高博弈分析[J].中國工業經濟,2006(7):80-85.
[2]劉國慶,江旺祥,王濱,等.現階段醫療機構藥品銷售價格形成機制探討[J].中國衛生經濟,2013,32(10):24-26.
[3]李大平.藥價虛高的成因分析與治理對策——質疑醫藥分開[J].衛生經濟研究,2011(4):7-9.
[4]王增鑫,尹暢,劉西國,等.藥品集中采購制度下藥價虛高的成因與制約[J].中國衛生經濟,2014,33(4):72-74.
[5]胡銀環,金新政.藥價虛高的制度分析[J].中國藥事, 2006,20(6):342-344.
[6]陳柳宇.我國藥價虛高現象的三重因素分析——信息不對稱、委托代理與需求價格彈性[J].社會工作,2007(6): 59-61.
[7]楊帆.淺議藥價虛高的原因與對策[J].新經濟,2013(14): 114-115.
[8]蔣春靈,付建華,李銀才.藥價虛高的體制探源[J].中國衛生經濟,2014,33(4):20-22.
[9]陳海榮.中國藥品供應鏈重構研究[J].管理現代化,2014(2):81-83.
[10]連讓平.藥品價格虛高原因分析及對策建議[D].太原:山西大學,2012.
[11]朱恒鵬.醫療體制弊端與藥品定價扭曲[J].中國社會科學,2007(4):89-103.
[12]蔡輝明.我國藥價虛高的形成機制分析及其治理途徑[J].社會工作,2008(8):59-61.
[13]鄭冰嬋,段利忠,牧原,等.我國藥品價格形成的影響因素和對策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31):119-123.
[14]申團結,黃泰康.基于新醫改的藥品定價機制改革初探[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4,34(1):156-158.
[15]Hsiao WC.A national study of resource-based relative value scales for physician services:final report[M].Boston: Harvard University,1988.
[16]張超,潘木善.醫藥費用逐年增加的因素分析與對策建議[J].中國藥房,2013,24(25):2311-2313.
[17]張英男,徐文.“藥價虛高”現象分析及藥品定價策略研究[J].中國藥業,2014,23(6):3-6.
[18]吳可,史錄文.醫療機構設立藥事服務費問題研究[J].中國執業藥師,2010,7(5):34-37.
[19]周宇升.藥品價值鏈形成機制探討[J].中國藥業,2015, 24(16):2-4.
[20]房信剛,呂軍,石慧敏.“以藥養醫”的根源分析與破除對策[J].中國醫院管理,2015,35(7):5-6.
[21]蔡昱,龔剛,張前程.以醫師價值之回歸革除“以藥養醫”——基于理論模型視角的論證[J].南開經濟研究, 2013(1):40-52.
Study on influence factors of high drug prices based on factor analysis
XU LingmuGUAN Cuiling
School of Management,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ubei Province,Wuhan430065,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igh drug prices,and provide a particular theoretical basis to resolve the high drug prices effectively.Methods A survey of 230 consumers,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and policy-makers and researchers was conducted in October 2015 and utilized the method of stratified sampling,including gender, age,education,income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igh drug prices.Furthermore,the SPSS 20.0 statistics software was used to conduct factor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on the data.Result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6 virtual high drug prices were extracted through the analysis.According to the influences,the orders were arranged as follows: government regulation,hospital management,enterprise cost,drug production and circulation,consumers'drugs purchase and drug property.Conclusion The government,hospitals and enterprises need to develop effective measures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high medicine price.
High drug prices;Influence factors;Factor analysis;Regression analysis
R956
A
1673-7210(2016)06(b)-0125-04
許齡木(1993.10-),女,湖北中醫藥大學2015級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醫藥經濟與管理理論。
官翠玲(1969.8-),女,博士,教授,湖北中醫藥大學管理學院院長;研究方向:醫藥經濟與管理。
(2016-01-10本文編輯:程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