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走邊拍
這些年,游過了不少名山大川,逐漸偏愛去原生態鄉村的角角落落走走。
喜歡看鄉村的小橋流水,更喜歡看村子里升起的裊裊炊煙,那房頂盤旋的裊裊炊煙,一看見它,就給人一種特別溫馨的感覺,總忍不住舉起相機,記錄下這平常卻耐人尋味的畫面。
鄉村的炊煙富有詩意,它是“夕陽有詩情,黃昏有畫意”的風景,欣賞它,可以袒露胸懷,放松心情; ;它是“長煙落日孤城閉”的生活積淀,欣賞它,可以感念生命的質樸與純真;它又是一個古老的故事,是一段如歌的歲月,曾讓多少離鄉的游子潸然淚下。
我喜歡鄉村的炊煙,喜歡炊煙彌漫的純樸,喜歡炊煙升起的寧靜,喜歡炊煙飄蕩的空靈。在我的眼里,縈繞在村子上空的炊煙是一首婉約的小詩,是一幅隨意潑墨的畫,是一道隨心所欲的風景。
清晨的炊煙隨著雞鳴從村里的角落緩緩升起,驚擾了村莊的寧靜,飄來一天的憧憬;午間的炊煙似飛流直下的瀑布,一頭連著銀河一頭連著粉墻黛瓦,仿佛是一雙丹青妙手書寫的美輪美奐;傍晚的炊煙,如曼妙的仙女似含情的少女,婀娜多姿地在空中長風起舞,把一天的勞作和辛苦歸宿于錦緞般的艷麗空中。
不管是黎明還是黃昏,飄忽散淡的炊煙,清濃淡染著村莊,給寥廓的天空送去了溫暖,飄忽散淡的炊煙冉冉升起,升起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希望,升起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幸福向往。
鄉村的炊煙是無言的親情與溫暖。孩子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看到房頂飄出淡淡的炊煙時,總會自然不自然地加快回家的步伐,因為那淡淡的炊煙是母親無聲的召喚。
當母親把燒好的飯菜端上桌時,就能聽到父親驅趕牛羊的吆喝聲,因為父親知道那淡淡的炊煙是收工的信號;當裊裊炊煙飄向蔚藍的天空時,總能在游離的浮云中找到山里的莊稼,山崗上的羊群,還有父親躬耕的犁,母親喚兒時舉起的手。
多少年來,不管我走到哪里,只要看到飄悠升起的炊煙,聞到空中散發的柴草燃燒的清香,心中頓時會感覺到從沒有過的溫馨,好像是自己回到了家。
那淡淡妖嬈的炊煙一直輕盈飄渺在我記憶的天空中,它如一幅永不褪色、永恒不變的多彩畫卷,永遠定格在我的心中,纏繞在我的心頭,牽引著我的腳步。
青山依舊,綠水依流,鄉村的炊煙早已脫去了錦織的輕紗,似乎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遠,我們難以再見徐徐升起的炊煙。但是,無論走到哪里,在我的記憶深處,鄉村的裊裊炊煙,讓我刻骨銘心,讓我永遠懷戀。
(選自《人民日報海外版》2016年3月1日)
閱讀
訓練
1.請你在文章的橫線處仿照畫線的句子續寫一句話。
2.作者喜歡炊煙的哪些特點呢?
3.文章畫線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4. 如何理解“鄉村的炊煙是無言的親情與溫暖”的含義?
5.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
(李傳鵬 設計)
(參考答案見6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