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向榮
\【摘要】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課堂教學評價應該充分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為主,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評價在課堂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對此,本文對當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的有效性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評價;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新課標下的高中語文課堂是一個充滿新生的地方。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對學生語文學習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有著全方位的訴求。課堂教學評價作為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新課標的引領下頗受社會各界關注。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有效進行評價,既提高了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改革意識,又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同時還豐富了語文課堂教學。但是目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評價仍在存在一些誤區:評價缺乏長期、整體的規劃;沒有分學科進行評價;小組討論在語文課堂上“泛濫”;評價結果多以量化方式呈現;評價結果多以量化方式呈現;評價的主體單一;評價標準制定忽略教師意志;評價的方式較為單一等。這些誤區的存在警示著高中語文教師仍需要不斷進行思考和探索,才能實現教學評價的目標和意義。
一、優化評價要素
新課程的實施對高中語文教師是一個全新的挑戰,教師能否適應新課程的要求,很大程度體現在課堂教學上。因此,筆者認為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對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評價,不僅要重視課堂教學常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和管理、教學語言、教態等要素的評價,還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評價:1.三維目標的實現。課堂教學能否讓學生在“過程與方法”中獲得“知識與技能”,從而培養他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是課堂教學有效評價的首要因素。三維目標是新課程實施的精髓和關鍵,其實現不可能在一節課中完成,但三維目標應貫穿到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中,在課堂教學中潛移默化地滲透給學生。2.發揮主導、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否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能否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是評價的一大要素。只有當教師將課堂教學的重心放在“學生的學”上,才會“授生以漁”,才會想方設法引導、激發學生通過多渠道、多樣化的學習方法在體驗、探究中獲取和構建知識,并由此積累學習方法和提高學習能力。3.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體差異,促進全體發展。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能否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兼顧不同學生的需求,從而使全體學生都能學有所得,這也是課堂教學有效評價的一大要素。因此,教師更新觀念,樹立“大語文”觀,要充分開發、利用教材之外的各種課程資源,如網絡、電視、報紙、鄉土文化等資源。充分利用網絡、電視、報紙、鄉土文化等資源,既能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又能把握時代的脈搏,在課堂教學中體現社會的發展和需求。因此教師能否創造性的處理教材也是語文課堂教學有效評價的一大要素。
二、掌握評價原則
要使學生評價更有序,更有效,必須讓他們在評價中遵循一些原則。尊重他人原則:在合作評價時,一定要尊重別人。在評價前,一定要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根據他人的觀點,結合自己對問題的認識,進行思考,并選擇適當的語言,對別人進行鼓勵,或誠懇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見。我通常要求學生這樣說:“我覺得剛才某某同學哪兒讀得比較好……我還有幾點建議……”這樣評價的過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評價,既是一個促進別人的過程,又是一個取長補短的學習過程、提升過程。
例如:引導學生初讀課文時,我指定某幾位同學分段朗讀課文,等幾位學生讀完全文,就引導學生評價:聽了剛才幾位小朋友讀課文,你想說什么?于是,小手林立,有的說:“我覺得某某小朋友讀得非常有感情,真好,我要向你學習。”有的說:“某某小朋友,你讀得正確又通順,如果聲音再響亮一點,那就更好了!”有的說:“某某小朋友讀得很有味道,但漏了一個字,請你再讀一遍,把課文讀正確好嗎?”于是那位小朋友便欣然接受,認真地重讀了剛才的句子,從而贏得了全班肯定的評價。
總之,教學中如果能合理發揮教師和學生不同評價主體的互動作用,使評價向著人性化、科學化發展,則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健康、和諧發展。
三、保障評價語具有真實性與激勵性
課堂教學評價語是對學生學習活動做出的回應與評判,既是評判必有標準,結果自有正誤優劣之分,教師應明確做出真實客觀的評價。倘若一味地為學生叫好,是對正確的漠視,對錯誤的掩蓋甚至是庇護。心理學研究表明:不管是成人還是孩子,都希望得到別人適當的評價,尤其是帶有鼓勵性的評價語更能激勵人的上進心。評價語要有激勵性,但更要有真實性。因為虛假廉價的表揚、不置可否的評價其實是教師在露怯,學生不但從中無法獲益,甚至會讓思維走入歧途和誤區。況且高中生已經有了明辨是非、洞察細微的理性思辨能力,他們對教師缺乏個性的、千篇一律的評價是藐視的,往往會因為教師這種不真實的評價語而降低學習的興趣。
其實,只要是出于真實的、真誠的評價,即使是批評、指正學生的錯誤,高中生也會欣然接受的。當然,教師的批評、指正語,在對于錯誤切中肯綮、一針見血、詳加分析的同時,也要肯定其思維過程中有價值的部分。這樣學生獲知錯誤的同時,也有成功的喜悅。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評價必須正確認識誤區表現,切實搞好成因研究,扎實實施有效策略。唯有此,我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才能得到健康、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周健.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問題探討[J].黑河學刊,2011(2).
[2]董宜忠.談高中語文閱讀課堂教學的評價——讀《寧靜的課堂改革》有感[J].中國校外教育,2014(22).
[3]吳建平.淺談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探究[J].亞太教育,2015(09).
[4]侯超.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的誤區、成因及實施建議[D].鄭州:河南師范大學,2014.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