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呂叔湘先生的“少講多練”“教學生學”“關鍵在于一個‘活字”等語文教學法三個方面闡述了呂叔湘先生的語文教學觀及其對新課改的啟示。由此可見,呂叔湘等老一輩語文教育家教育思想對當前新課程改革仍然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呂叔湘;少講多練;教學生學;新型師生關系;有活力的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呂叔湘先生是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一生致力于語言教育和語文教育實踐,探索出很多具有重要意義的語文教育思想理論和教學方法。呂叔湘先生曾提出要大力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于是呂老傾注了大量的精力去研究整理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教學方法,以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
一、呂叔湘語文教學觀的主要內容
(一)少講多練,講為練服務
呂老曾在《關于語文教學的兩點基本認識》指出,當前語文課的主要弊端是教師講得太多,而沒有為學生留出時間來消化。“語文課上教師講得過多,講得過于煩瑣,是被呂先生視為‘語文課現在沒有把它當作語文課的主要表現之一?!泵鎸@種教學現狀,呂叔湘強調:“講解和練習都是為了學好語文,很難分主次,但是如果要追問兩者關系,恐怕只能說是講為練服務,而不能說練為講服務?!痹谡Z文課中,講解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缺少了講解就難以完成傳達知識的任務,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往往因為講得太多而忽視了訓練。因此,呂老認為,訓練是語文教學過程中很重要的環節,強調少講多練,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這些論述很有針對性,對于當時出現的把語文課講成政治課、文學理論課、語文知識課的傾向起到了較好的糾偏作用。
(二)教學生學
對于教和學的關系,呂老的認識可謂是極有遠見的。他說:“教,是教師這一面;學,是學生這一面。在教課當中,教師要起主導作用,這個沒有錯;學生學習要有主動性,這也沒有錯。教師的主導作用跟學生的主動性怎么結合?要偏于哪一方面就不妥當了?!钡趯嶋H教學中,教師一方面的“主導”過多,導致學生方面的主動性被大大削弱了。更為嚴重的是,教師所謂的“主導”,實際上也是被動的。針對上述問題,呂叔湘提出如下解決方法:“總的原則是變被動為主動,學生要主動地學,教師要主動地教?!眳卫蠌娬{要端正教師教學指導思想上的問題,認為:“教學,教學,就是教學生學,”“主要是教會他動腦筋?!庇纱丝磥?,教師培養學生,最重要的是教他如何思考、如何發散思維,通過思考來獲得新知,而不是讓學生一知半解地去死記硬背理論知識。
(三)關鍵在于一個‘活字
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呂老給出了一個總的原則就是“活”。他強調:“教學法的效果不同,并不是由于這些教學法本身有多大高低差別,而是在于教師會不會活用,關鍵在于一個‘活字……如果說一種教學法是一把鑰匙,那么,在各種教學法上還有一把總鑰匙,它的名字叫做‘活。”這里強調的“活”是教師隨機應變的能力,教師要善于根據教學實際進行靈活的處理,講法也不能千篇一律。也就是說,教無定法。教學方法是為著教學服務的,要依據實際情況靈活地運用多種教學策略,而不能總是拘泥于某一種教學方法。
二、呂叔湘語文教學觀對當下語文教學的啟示
以往傳統教學法是老師講、學生聽,導致語文教學實踐中長期存在著以講為主、以教師為中心的傾向,強調“講”而嚴重忽視了“練”,“講”和“練”極度失衡,在課堂上老師講得太多,學生練得太少,這種“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已經再司空見慣不過。由于窮與應試,教師上課或完全遵循參考書教學,毫無新意,循規蹈矩,或終生使用一種教學方式方法,教學模式呆板,缺乏教研創新精神,難以吸引學生的興趣,久而久之,導致學生形成思維定式,不能獨立思考。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建設師生間平等對話的關系、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建立有活力的課堂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1.建設師生平等對話的新型關系。在后現代主義教育者看來,“講解這一教學行為把學生變成了‘容器,變成了可任由教師‘灌輸的‘存儲器?!彼圆荒芤晃兜刂v解?!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實驗)》中也指出教師應“在與學生平等對話的合作互動中,加強對學生的點撥和指導,實現教學相長。”因此,教師要允許學生質疑或反駁,更多的應在平等對話中完成語文教學,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在教學中構建平等、合作、相互尊重的師生關系也是營造良好課堂氛圍的首要基礎,使教學過程建立在民主和諧的基礎上?!皩W生學習的本質是實踐”“‘講的方法不能使學生最終形成語文能力,這是‘破。最終還要‘立,也就是呂叔湘一貫倡導的‘正確模仿和‘反復實踐”。因此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更要注重技能的訓練,習慣的培養。多練是提高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方法,在反復的語文實踐中所獲得的獨特體驗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教師不可以單純的講解代替技能的訓練,學生的成長需要教師的引導,然而探究閱歷是不可傳授的。這其實也是堅持新課標中語文課程基本理念里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體現。
2.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學的重點是調動起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要求教師真正發揮主導作用,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輔助者,幫助學生發揮學習的主動性。新課程提倡“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中包含著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讀書寫作也都需要學生的獨立思考,強調教師要重視學生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內因作用。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結合學生的知識、能力和心理狀況,因材施教,從學生出發,用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實例引入,為學生創設一個真實的教學情境;在教學過程中增加有意義的教學活動,不斷滿足其求知的學習欲望,肯定學生主動求索的精神,學生有充分的機會積極主動參與這些學習活動并獲得真實的學習體驗。同時,引導其掌握正確的學習思路和方法,鼓勵學生主動進取,注重培養其自學能力,適度啟發學生積極思維。
建設有活力的語文課堂。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形勢下,語文課堂應該是富有活力的。上語文課不是做廣播操,而應該是下圍棋,學生的思維活力應該充盈整個課堂。教師的教學法要轉變,呂叔湘先生強調一個“活”字,但若僅僅是摒棄了滿堂灌的教學法仍然不夠,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地域文化差異大,學生在進入課堂之前的經驗不同,還有教學組織的設施、條件也不同,這就需要教師靈活教學,以達到提高學生語文能力這一終極目標。靈活教學并不是指在教學語文過程中過多依賴現代多媒體技術,也并非課上熱熱鬧鬧但缺少實在的基礎知識訓練,而是遵循語文教學的規律,在此基礎上靈活運用知識,機智采用豐富的教學方式,結合學生認知情況、教學設備條件等教學的實際來組織課堂教學。除了教師的教學方式靈活生動外,也要發展學生多樣的學習方式。不同的學習任務可通過不同的學習方式來完成,譬如個體學習、小組協作式學習、全班研究性學習等,同時在教師的啟發和幫助下,在教學中開展競賽搶答、表演課本劇、限時記憶、辯論賽等活動,獲得知識的同時鍛煉了使用語文工具的能力。
三、結語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師生平等對話關系的重要性、語文教學實踐是否能更科學有效以及如何構建生動有活力的語文課堂的問題仍需要我們深入地思考。面對新的形勢,我們仍然需要回顧與反思前人的思想,因而,呂叔湘等老一輩語文教育家教育思想仍然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陳大慶.把語文課當作“語文課”來教——學習呂叔湘湘語文教育思想札記[J].中學教學,1994.
[2]王晨.新課標·語文教育理論與實踐叢書:重讀呂叔湘·走進新課標[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3]劉志忠.呂叔湘新時期語文教學思想略論[J].河北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1).
[4]呂叔湘.關鍵在于一個“活”字[J].課程·教材·教法,1991(10).
[5]史偉琴,何善亮.保羅·弗萊雷的“對話”概念及其現實意義[J].教育導刊,2013(4).
[6]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方有林.語言學視角,科學化追求——呂叔湘語文教育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1.
作者簡介:邵穎,女,1992年生,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研究生,學科語文教育專業在讀碩士。研究方向:語文學科教學。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