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莉
【摘要】每學期的公開課是教研活動的重要環節,校內的,校外的,示范課,展示課,研討課,各種賽課,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作為從事初中語文教學的教師,在長期的聽課活動中,收獲很多的同時,我也在不斷地思考,今天,就我的幾點粗淺的認識,與各位同仁探討。
【關鍵詞】語文公開課;課堂問題
【中圖分類號】G63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公開課是日常教學教研的重要組成,具有很強的示范性,它既為常態教學提供參照,也傳遞嶄新的課程理念,更是教師提升自己教學技能的重要環節,因此,公開課受到學校和教師的一致重視。
也許是過于求新求全,當前中學語文公開課教學的課堂上總有太多的表演成分,以致忽視了課堂教學的求真務實,更談不上高效教學了。公開課的課堂上,我認為以下幾個問題應該予以重視。
首先,多媒體的使用要有“度”。多媒體對教學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可以很好調動起課堂氣氛,教師能完整的展現自己的教學內容,也能節省不少課堂時間,同時,通過一些形象化的圖片或是影像的呈現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語文公開課上沒有不使用它的。但是,多媒體過多過濫往往會沖淡教學主題,引起審美疲勞,內容和知識點過多,學生也無法及時消化和吸收。更重要的是,語文學習的特點之一是調動學生的想象力,使他們產生畫面感,如果以多媒體畫面代替學生頭腦中的畫面,這是對文字美的傷害,也是對學生想象力的破壞。《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必須“鼓勵學生多誦讀,在誦讀實踐中增加積累,發展語感,加深體驗與領悟。”比如《小石潭記》的公開課,有的教師出示的畫面非常精美,小石潭猶如一幅油畫呈現在我們面前,但是,這不是屬于學生的,這是教師“告訴”學生的,學生會把這幅畫記得很清楚,可卻沒能把情感放進去。如果在日常教學中形成了這樣的習慣,那么我們的學生將失去對文字的敏感,語文學習將會變得無趣。現在,很多教師害怕批改作文,原因之一是學生的語言干巴巴,缺乏表現力,我想,是不是多媒體的過度讓學生們的頭腦懶起來了?只會看圖,只喜歡看圖,文字變成第二位的了,語感、體驗和領悟都談不到了。
其次,學生們的討論交流活動是課堂上必不可少的,公開課上都有學生們的合作討論,大多是教師設置好問題,學生們圍繞問題去討論。教師可謂是花了一番心思,學生們也能討論得沸沸揚揚,可是最終,教師仍是按照原先的設置來擺出標準的答案,硬生生強加和灌輸給學生,對學生們的辛苦討論和交流的成果不與點評,使討論淪為形式,成了表演。實際上,有時候學生們的表達非常有情感,他們的看法的確與答案不一致,可是我們的教師沒有與他們交流,沒有進行引導,也許是受到課堂時間的限制,也許是不愿影響教學進程的完整性,也許是不想與教學目標發生沖突,于是,他們只是簡單地搖搖頭。教師是在教,那就只需要學生們學嗎?課程和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評委和其他聽課者是次要的,教師要能夠隨機應變調整好自己的教學,不能一味地按照教學進程走,要懂得隨機應變,抓住學生的亮點,讓課堂迸發光彩。當然,有的學生可能會背離問題,一味表現自己的“口才”,教師更應及時應對。
其實大部分學生都很樂意上公開課,初中時期的學生有好奇心,也不乏表現欲,他們希望自己有與眾不同的地方,給老師留下深刻的印象。我發現,孩子們在公開課上的表現大多比平時好,有不少學生提前做了充分的預習,課堂上與老師的配合也相當默契。我們常常感嘆,這如果是平時的教學狀態該有多好!也可能,孩子們的這種樂意無形中也使公開課有了表演的成分吧。
再次,語文教學還是應該圍繞課本本身,不能過分追求課外延伸。有些教師希望自己的課堂很有現實感,一節課的一半時間都在拓展延伸,文本則被忽視,看起來五光十色,實則浪費時間。葉圣陶先生早就講過“課文不過是個例子”,只有學好了這個例子,才能懂得舉一反三,才能去課外延伸。尤其在公開課上,教師必須掌握好課內課外的時間比例,必須認真思考:延伸的角度是什么,它的意義何在,與課本的聯系在哪里諸多問題,不能喧賓奪主。同時,還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差異,他們在認知能力和情境判斷力上都存在的個體性。總之,教師應該腳踏實地,讓課堂回到教學本身上,不能偏離語文教學的特點和規律,要重視對學生基本語文素養的培養。
無論是公開課還是平時上課,課堂都必須求真務實,才能讓學生“學有所得”。真實的教,真實的學,不讓課堂每一分虛過,不讓每一個學生虛坐,還原一個最真實的課堂,這才是真正的教學。我們的課堂不是競技場,而是學生汲取知識的舞臺,錘煉能力的陣地。因此,求真務實才是教師應有的堅持。只要做到一課一得,即一堂課的目標要集中,任務要單一,要求要明確,訓練要落實,我相信就能讓學生學到真正的知識,讓學生真正的在課堂上有所收獲。我們應該把本色課堂和高效教學作為自己的目標,摒棄漫無邊際華而不實甚至弄虛作假,準確把握語文教學的本質,落實好新課改。課堂教學追求的是社會化人性化教育,強調的是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必須要遵循教學活動的規律。
中學語文公開課教學作為當前一種普及的教學形式,還處在發展的階段,我們在發現問題的同時不斷地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和教師本身的主導作用,依學情設計課堂問題,讓學生在讀中思,在思中悟,主動獲取知識,調動其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讓語文公開課教學煥發出活力,那么語文公開課在語文教學中一定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