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姍
河北省廊坊市第二小學
?
巧設情境 趣味識字
曹 姍
河北省廊坊市第二小學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一個漢字就是一首詩,一幅畫,一個謎。所以古人早就有這樣精辟的論述:人生聰明識字始。學習漢字的過程就是學習文化的過程。教學識字最終是為了讓學生能夠獨立識字,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那樣,我們在新課程標準下的識字教學才會走得又平又穩(wěn)。
教師想要營造一個民主、平等的教學情境,首先就要教師以微笑的面容、親切的話語、飽滿的激情去感化學生、親近學生。其次要將自己也列為學習的一員,與學生們一起操作,一起討論。使他們感到老師和他們一起動腦,一起學習。這樣就慢慢地打消了學生對老師的懼怕和隔閡心理,于是在輕松愉快地合作學習中完成了識字任務。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是學生學習積極性中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成份。學生只要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就會促使各種感官,共同引起對學習的高度注意,從而為參與學習活動提供了最佳的心理準備。
1.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的興趣。
游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兒童喜歡模仿,喜歡重復,喜歡表現(xiàn)。教師在教學中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符號的興趣,不斷采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如送信:請一名學生當郵遞員,其他學生邊拍手邊念兒歌:丁鈴鈴,丁鈴鈴,郵遞員叔叔來送信,小小信封誰收到,請你念給大家聽。收到信的小朋友就念出來,并把信高舉讓大家看。信中內容可寫生字、詞語或句子。此游戲適合用于鞏固識字階段。叫號:把生字卡片粘貼在黑板上,并且在生字上面編好號,請一個學生起來問:某號是什么字,其他學生應答。通過問答,加強學生對音近字和形近字的分辨能力,記住字音和字形。將這些兒童十分熟悉的游戲引入課堂,學生對識字就會興趣盎然,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
2.利用多媒體課件,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識字教學。
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識字教學。如:先出一組象形字,這組字采用由實物圖到象形字,再到現(xiàn)代漢字簡化字,逐漸演變的動畫形式出現(xiàn),富有動感的,生動有趣的畫面一定會使學生產生神秘感,同時也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識字教學。實踐證明,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識字教學,簡化了思維過程,減輕了記憶的強度,促進了思維的正遷移,有利于培養(yǎng)良好的認知策略,激起學生去探索這蘊含無窮奧秘和樂趣的漢字世界的欲望。
3.給字配“畫”,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思維的特點,引導學生想象,幫助他們把抽象的符號具體形象化,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簡筆畫言簡意賅、形象生動,而且內蘊豐富,給人以極大的想象空間。低年級兒童對圖畫的興趣濃于文字,在生字字形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給生字配上“身體動畫”“思維動畫”,如:教學“跳、扔、舉、拍、掃、洗、刷、端”一課時,學生運用想象,給生字配上身體動畫,讓字形在腦海里如動畫般流出來,讓一個個靜止的生字都活起來,初步培養(yǎng)他們的識字能力。給字配“畫”豐富了學生的想象,使學生生動地識字,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在識字教學中,我們要積極鼓勵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自主選擇、自主創(chuàng)造、隨時交流識字方法,任何稚嫩可笑的方法,只要是學生的良方,我們都不能否定,都應該鼓勵。平時經常這樣提問:“你是怎么記住這個字的?”“你用的什么好辦法?請你來教教大家!”這樣既能讓大家分享識字的樂趣,又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例如學習“飄”字,學生就有很多自己的辦法:有的說:我是這樣記的:飄是左右結構,左邊一個票,右邊一個風;有的說:我把飄和漂來比,漂亮的漂去掉三點水換上風字旁就是飄;還有的說:我編了一個順口溜:右邊風吹左邊票,車票隨風飄呀飄。
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創(chuàng)設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有了自由輕松的學習心境,自然就有了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