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輝然
河北趙縣綜合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
淺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趙輝然
河北趙縣綜合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在英語學習中,聽、說、讀、寫是有機的、互相聯系的統一體。它們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而不是互相排斥的。聽和讀是領會、理解語言的能力,說和寫是復用、表達語言的能力。領會理解是基礎,復用表達是提高。只有清楚正確地領會和理解,才能清楚正確地復用和表達。復用和表達能力的提高,又能促進領會和理解能力的發展。在學生已具有一定的聽說能力和習慣之后,在繼續進行聽說訓練的同時,側重培養閱讀能力是符合我國國情的。閱讀能力是最重要的語言實踐能力之一,也是自學能力的基礎。新頒布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要求比原教學大綱的要求更高,因此,對于高中生而言,培養與提高閱讀能力尤其重要。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能力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涉及到的不僅是閱讀能力的培養,也牽動著學習者的注意力、觀察力、毅力及興趣、動機、情感等眾多心理素質和思想道德、藝術審美等社會文化素質。那么,在高中閱讀課的教學中應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以達到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呢?
問題設計是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手段,是幫助學生理解、鑒賞文章的切入點。教師設計問題,要遵循循序漸近的原則,要把問題建筑在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之上,服務于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水平的目標需要。高中英語課文大多篇幅較長。課文內容參透了豐富的審美以及科學教育內容。在這些兼顧知識性、趣味性、思想性的閱讀課教學中精心設計既有啟發性又能激起學生探討興趣的系列問題,可以啟迪學生動腦,激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
例如在教故事類文章時,可以先對故事細節、實事等向學生進行由表及里的回答,最后提問推斷歸納性的問題。通過這樣的提問,推想出課文中沒有寫到但又與之關系密切的若干內容,能使學生加深和拓寬對課文人物刻畫、主題表現的領悟,激起他們去主動思考和探索。教師設計問題時,要緊扣教材,層層推進,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梯度。在提問、解答的過程中,教師要啟發引導,以激活學生的思維欲望,幫助學生認知和理解。
閱讀是讀者從各種材料中獲取信息從而主動構建意義的過程,閱讀是一項智力活動,也包括心理情感的認知活動。只有在這個高度上認識閱讀教學的意義,教師才能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通過有機地選擇和使用各項閱讀技巧,幫助學生發展智力,提高閱讀水平。教師訓練學生閱讀微技能、指導其閱讀策略、設計相關活動應該在閱讀教學的三個階段都有所體現:
首先,讀前。用多種方式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欲望,啟發學生對文章的預測和聯想。讓學生知道閱讀的目的、背景材料,提示文章的體裁,讓學生運用不同體裁的相關方法去展開閱讀。教師應預測并掃除部分在閱讀中學生可能遇到的障礙。
其次,讀中。用多種方式維持學生注意力,觀察和糾正學生的不良閱讀習慣,提高理解力,激發思考力。讓學生能夠通領全篇,掌握情節,避免歧義,抓住細節。學生可以積極思考、判斷,采取全班、小組、同伴交流等形式進行互動。
最后,讀后。設計具體任務和練習,引導學生理解、總結和表達文章的中心含義、篇章結構和語言意義。問題和活動設計不應拘泥于教材本身和傳統的固定模式,形式可以活潑多樣,設計有潛在難度的問題。點撥語篇、語法、詞匯的主要特征,讓學生加深對所學語言的示范印象和模仿活用。
閱讀理解是一個復雜的認知心理過程,在閱讀過程中,心理因素一直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學生在做閱讀理解時往往心理不夠穩定,解題輕率浮躁,缺乏信心、耐心,甚至焦慮煩躁。這些心理因素會導致學生不能明辨主題,不能把握脈絡,理解的深度、廣度不夠等。而這些心理因素往往是前文提到的學生一些不良閱讀習慣的真正內在的原因。
教師應努力盡量減少學生對英語閱讀的焦慮心理,積極引導學生提高閱讀興趣,并注意糾正學生的不良閱讀習慣。有的學生習慣出聲閱讀,其實默讀是通過視覺器官直接感知文字符號,見其形便知其義,盡量去掉詞語讀音這一環節,對節省時間很有幫助。要一口氣將整篇文章讀完,不要逐字逐詞地閱讀,而要以意群或句子為單位擴大閱讀視野。要邊讀邊記有關重要內容,盡量減少回讀次數。注意力應放在整篇文章上,不要過多地考慮每個詞或短語的意思,遇到與信息無關的生詞要跳過,不要在這些詞上過多地浪費時間和精力。如遇到與信息有關的生詞,要盡量根據上下文關系或構詞法知識去猜測其含義,最好不要查閱字典或參考書,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訓練學生快速閱讀。速讀過程中,要高度集中思想,讓大腦處于高度興奮狀態中,因此要養成視讀的能力,即用眼睛掃描文章內容,按意群、詞組理解句子的意識,不要朗讀或默寫,不要逐句讀,不要用指頭或鉛筆點著讀,不要隨時倒回去重讀,不要邊讀邊和別人說話,如果念得很慢,一詞一詞地讀,注意力不集中,往往念完全文還是很茫然,詞都認識就是不知道文章講什么。當然閱讀是限時的,我們是在單位時間里求質量,讀懂是第一重要的。
有效的英語閱讀并不在于能否從英語測試中獲得多么驕人的成績,而在于能否通過與教師、同學、讀物作者積極交流、協商意義,建構起個人對語言的理解,并獲得閱讀英語的有效方法、策略和手段。積極的英語閱讀者者并不會局限于個人外語知識和技能的發展,他們更希望通過廣泛的閱讀來發展自己的思維能力和閱讀興趣,獲得更廣闊的文化視野和更高的人文素養,獲得對世界、人生更深刻的理解,獲得閱讀的快樂。